阅读113 返回首页    go 群英


自媒体时代宠儿“微信公众号”什么时候终极 PK 传统网站

在一个阴暗潮湿的地下室里.一个双眉紧锁的青年,手里拿着干涩的面包,聚精会神地看着桌子上破世界地图,他深深地陷入了沉思:国家下一步的发展策略是什么?国际形势会怎样发展?怎样处理好国际关系?如何对美军、台湾全面作战?一个个难题需要他思索、抉择。正在这时,外面响起了剧烈的砸门声,一个声音高喊着:“都他妈把门打开,不然踹门了,把身份证暂住证都准备好。”他含泪默不出声…..一会儿外面的人走远了,强大的信念再次站了起来,他迅速调整好了情绪,满怀激情地进入了下一番思考;不一会,砸门声又响起来,一个声音叫道:“小子,今天再不交房租,明早给我滚蛋。”......

这是源自于水木社区上地下室青年即“地青”的解释,其实很多时候用在运维小网站的小站长身上更为合适,小站长的境遇已经每况愈下,很多人入不敷出,甚至“以战养战”,以兼职或其他方式补贴网站运营。

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网站的数量是454万个,近几年网站不温不火,数量增长也是平缓的。从侧面反映出了代表着传统网络的传媒模式正在走下坡路。

但另外一个方面,代表着自媒体时代的微信公众号自2013年出生以来,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走来,到2016年时微信公众号的数量已达1206万,短短3年,从无到有到爆发,从数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网站。

传统网站,引以为傲的社区形式是论坛,如西祠胡同、天涯等,也催生了文艺氛围很浓的豆瓣网,还有特定圈子的曾经大佬校内网和开心网。

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往日的佼佼者已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有些甚至已经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以豆瓣为例。虽说豆瓣的生命力很强,但是他在移动端的设计一直被用户所诟病,从开始的多APP路线到后来的单APP,无论从产品还是用户粘性上,已经在互联网时代落后了好多。

在同一个行业或者领域里,如果一种代表着新型技术或者顺应潮流的事物兴起时,往往代表着旧的形式开始灭亡。在网络媒体领域,也是这样的吗?代表着新媒体的自媒体,真的可以将传统网站取而代之吗。

其实从2015年开始,有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的红利期已经过去。

数据显示大众的趣味主要集中在休闲娱乐和时尚方面。这两个方面的公众号阅读数量占据将近半壁江山。但即使在这两个热门板块,人们的热情也在降低,不再为标题党、集赞、软文营销等各种低质量的文章买账。随着用户对文章质量要求的提升,自媒体平台端开始越来越重视高质量、原创内容的保护。

你知道么,全中国的成年人,每天平均有40多分钟花在微信阅读上。即使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微信公众号也开始出现各种危机的苗头。

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佼佼者,微信公众号难道不是打败传统网站的利器吗?为什么自己反而问题重重了呢!

其实,通过对比我们才会发现,自媒体时代的公众号,其实与传统网站不矛盾,是相互补充的,更不会造成传统媒体的消亡。

同样的,自媒体自身虽然随着粗放的增长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如文章转载严重等,但是随着用户的阅读选择趋于理性,自媒体和公众号也会经历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现在已经开始了。

传统网站是门户的天下,微信公众号是垂直内容的王者

从近期的网站访问量排名来看,传统网站依然是门户的天下。而这些门户网站也确实占据了PC端绝大部分的流量。

从某机构统计的2016年9月微信公众号排行榜来看,除了人民日报和央视新闻外,其他名列前茅的公众号如占豪、十点读书、冷笑话都属于垂直细分领域的优质内容产出者。

传统网站与自媒体公众号将长期共存,而且从目前来看,马上会进入一个互相融合的过程。百度已经开始推广百家号,这是其在自媒体的一次重要涉猎,也标志着自媒体形式开始在传统门户兴起。

有实力的传统网站如果将技术优势和传媒资源集中的优势发挥得更好,将继续保持在传统媒体甚至整个传媒领域的领先地位。而自媒体尤其是微信公众号将加剧竞争,加速涤荡劣质内容和公众号,而最终也将留下在垂直细分领域的大量优秀公众号,而这些自媒体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会成为互联网终端流量入口的大鳄。

--------------------------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感兴趣的读者加微信沟通交流。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最后更新:2017-10-08 02:41:49

  上一篇:go 强大又实用!微信13个隐藏功能,你都知道嘛
  下一篇:go 武汉光博会:未来超市免排队结账,微信支付宝或将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