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1
人物
金融工作會議勾畫“五年藍圖”:流動性、債匯怎麼走?
[下半年債市將是“震蕩慢牛”。而本次會議對於債市的利多影響主要集中在兩個預期差:貨幣政策預期差、監管政策預期差]
備受市場關注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明確了金融工作方麵的“三大任務和四大原則”,即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四個基本原則。
會議的基調將如何影響未來流動性、債市和匯市走勢?
再提“穩貨幣”
會議提出,要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貨幣信貸適度增長和流動性基本穩定,不斷改善對實體經濟的金融服務。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師鄂永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此次會議將穩健貨幣政策與經濟去杠杆聯係起來看,未來貨幣政策很可能不會因M2(廣義貨幣)增速下行而出現明顯放鬆,在經濟去杠杆的大背景下和經濟增長新動能尚在培育中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將保持不緊不鬆。”
其實,從7月的公開市場操作中也不難看出“不鬆不緊”的意圖。10日起的一周,共有2800億元的逆回購和1795億元MLF(中期借貸便利)到期,加之企業上繳稅收,因此央行時隔12日後,終於在11日重啟了逆回購。值得關注的是,此前,央行公開市場已經連續16個交易日淨回籠或者零投放。
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這反映出央行維護市場流動性穩定的意圖明顯,也證實了前期暫停逆回購操作僅是對衝流動性寬鬆,而非收緊。
債市“震蕩慢牛”可期
值得注意的是,會議多次強調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直接融資。
“從實體經濟融資結構看,2016年四季度貨幣政策收緊以來,企業融資方式幾乎隻剩下了‘信貸’,這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直接融資的方向是完全違背的。”鄧海清表示。
因此他也認為,2017年下半年債市將是“震蕩慢牛”。而本次會議對於債市的利多影響主要集中在兩個預期差:貨幣政策預期差、監管政策預期差。前者是指市場對於貨幣政策收緊預期過度,需要修正;後者則是指,此次會議對於與債市最為相關的同業業務並未負麵定調。
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對記者表示,幾大因素將支持債市。“對於宏觀經濟,我們認為產出增速將緩慢下行,四季度有可能會加速下滑;一行三會推進的金融監管仍將持續,‘去杠杆’有望演變為‘穩杠杆’。因此,我們認為下半年債市機會大於股市,商品市場壓力較大。”
機構認為,長期而言,境外資金的進入也有利於債市。吳照銀表示,2016年下半年以來,境外機構持有的各種債券規模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上漲,顯示中國債市對於外部資金具有一定的吸引力。7月3日啟動的債券通不但可以促進內地資本項目的開放,緩解人民幣匯率壓力,也將增加境外資金對國內債券的配置需求。
不過,部分債券交易員們同時認為,似乎當前的情緒太過於樂觀。不乏債券交易員對記者表示,上月已經開始加倉債券,但收益率較大幅度下行後,持續下行存在疑問,需要進一步的觸發因素,否則橫盤的概率仍高一些,且仍然需要注意監管動向。
穩步開放,人民幣趨穩
就人民幣而言,本次會議提出,“穩步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穩步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
而之前十八屆三中全會的說法則是,“加快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不難看出,前後關於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的大趨勢並沒有發生改變,但是在節奏上卻已經突出強調了穩中推進,這同樣符合本次會議‘防風險’的基調。”鄧海清表示,盡管對資本賬戶開放的態度仍然積極,但經曆2015~2016年的金融市場特別是匯率市場波動,政府開始認識到“方向重要,節奏也重要”,不能盲目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
“最近離岸空頭基本消失了,”德國商業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師周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逆周期調節因子隻是調控中的一個技術性手段,主要還是對資本外流做了一定的審慎管理,緩解了人民幣貶值預期。”
(原標題:未來流動性、債匯怎麼走)
最後更新:2017-07-17 07: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