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
人物
產業基地落地廈門 京東金融“榜樣力量”示範雙創興國
作者:創業最前線 北京站 記者 曼卿
責任編輯:Linda
8月23日,由京東眾籌、廈門盈趣科技、深圳三角形科技聯合成立的“京東眾創廈門物聯智造產業基地”正式揭牌成立。這不僅是京東金融攜手地方政企打造產業基地的第一站,更是其眾創生態重要的組成部分。
近幾年來,借著一係列利好政策的東風,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產業助陣“雙創興國”戰略,已成為構建國家核心競爭力的製高點。在此背景下,京東金融將扶持雙創企業的責任,最終定位在:
發揮自身金融科技和眾創生態能力,在驅動產業價值鏈重構的同時,加速商業價值向社會經濟發展新動能的轉化。
業內人士表示,京東金融整合多方資金、資源等方麵優勢向雙創企業開放賦能,從根本上降低這些小微企業尋找廠址、技術等運營過程中的實際成本;更促進了當地製造業的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形成經濟良序增長的正循環。
融合發展:小企業興業之策 大企業昌盛之道
社會經濟的發展是以人類需求為源動力,依靠科技手段得以改變的。
而這一理論,在此次京東金融牽手廈門政府企業,共同打造物聯智造線下產業基地這一事件上再次得以驗證。
據揭牌現場發布的消息,該產業基地是京東金融旗下京東眾籌、供應鏈金融聯合廈門盈趣科技、深圳三角形科技以及廈門當地政府部門,圍繞物聯網行業、通過“硬性科技+柔性生產”打法、為雙創企業提供一套集“產業鏈資金渠道、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扶持政策資源”於一體的綜合服務模式。
與此同時,金融服務作為整個產業的底層,將為眾創生態體係獲取和輸出大數據,護航整個物聯網產業。
那麼,在京東眾創廈門物聯智造產業基地設立的背後,更深層的價值還體現在:
其一,技術能力及信息化是引領智造產業鏈、國內經濟結構的雙轉型的重要引擎;
其二,產業基地是營造公平競爭、人才虹吸、協同創新和開放共享的新沃土;
其三,工業互聯網+民用物聯網產業集群的形成,需由京東金融這樣核心企業帶動融合;
其四,通過商業模式創新驅動新舊動能轉化,提升地方產能效率和供給側改革進程。
未來隨著產業基地最終落成,園內企業將成為京東眾創生態中的最具活力的創新之源,而這對於正不斷嚐試融合發展新路的京東金融來說,預期所創造出的新增產能將不可估量。
0到1的革命 1到100的蛻變
毫無疑問,京東眾創廈門物聯智造產業基地隻是京東金融結合當地資源、向該地區科技型雙創企業輸出融資、融智、融源的首站,其建立完整眾創生態的野心絕不止如此。
事實上,京東眾創通過身體力行打造雙創扶持環境,希望可以形成一套因地製宜可推廣的創新扶持模式,為當地經濟帶來新的活力和增長點;
並在此基礎上,總結出最科學的融合模式和管理經驗進而向全國範圍進行推廣,帶動國內整體經濟的發展。
這與京東金融一貫追求的可持續、社會性價值理念不謀而合,正是如此,京東眾創產業基地勢必是建立在整個生態體係之上、圍繞提高行業效率和提升社會價值為最高目標的:
在物聯智造的方麵,充分利用民用物聯網、柔性化智能製造技術、營銷推廣服務以及供應鏈金融服務,通過完整的產業鏈服務+智能製造解決了“中國製造2025”規劃中的係列難點,踐行和領導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新方向;
在扶持企業的方麵,圍繞產業基地促成地方政府、地方企業、雙創企業形成合力,基於京東金融的開放基因,京東金融將不斷開放自身能力,為更多的創業者提供全創業生命流程的生態服務,更好地幫助創業創新企業實現從0到1再到100的蛻變,促進我國實體經濟的再度騰飛。
此次與京東眾籌的合作就是對未來生態發展的一次有力創新,生態扶持能力的互相滲透,是一個長期投入的過程,也是深具戰略性眼光平台的必然選擇。
重新定義創新,圍繞雙創企業落地過程中的諸多痛點,提供商業模式、價值邏輯等可被驗證的真正機會;
重新定義服務,從單一輸出資金到提供資金、資源、技術、政策等多元化服務;
重新定義生態,建立一個多渠道、多業態、多模型的具有京東特色的眾創生態,並將自身生態價值向整個雙創環境、甚至是全社會輻射。
眼下,京東眾創正以多種創新舉措自證互聯網技術的巨大虹吸效應,在打破地域限製,將資金、人才、技術等資源高效融合,形成新業態和新模式的同時,也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力量支持雙創興國事業。
下一步,京東金融還將為市場帶來怎樣的驚喜,還需時間為我們帶來答案。
最後更新:2017-08-25 00:4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