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人物
新華社:煤鋼行業加速轉型 “風險管家”助力供給側改革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入,煤炭、鋼鐵兩大行業轉型發展見到成效,企業利潤增加,行業供需保持平衡。
正在深圳舉行的“2017年中國煤鋼焦產業大會”上,與會人士普遍認為,受益於經濟企穩向好的帶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下,煤鋼產業利潤漸好。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幫助企業利用期貨市場避險經營的“風險管家”。
煤炭:改革推動供需兩旺
自2012年開始,我國煤炭產業進入新一輪調整周期,煤炭企業經營陷入低穀。為著力解決煤炭行業運行存在的矛盾和問題,國家將其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行業之一。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薑智敏介紹,到今年上半年全國已經退出煤炭產能超過4億噸,完成了“十三五”目標任務的50%。通過持續開展淘汰落後、治理違法違規和煤礦安全體檢以及超層越界開采整治聯合行動,煤炭生產秩序進一步規範。此外,中長期合同製度和基礎+浮動比例的定價機製,為保障煤炭有效供給和價格平穩奠定了良好基礎。
與此同時,需求端出現回暖。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至7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6.9%,增速較去年同期回升3.3個百分點。這也帶動了煤炭需求回暖。
薑智敏指出,煤炭行業未來發展應該堅持問題導向、保持定力,堅定不移地推動行業改革發展。今後一個時期煤炭行業將向結構優化、相關產業融合、商業模式創新轉變,新的煤炭生產和消費方式將發生深刻的變化,全行業必須適應這種變化。
鋼鐵:嚴打“地條鋼”改善行業生態
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行業之一,鋼鐵行業經曆了一場深刻的結構性改革。隨著經濟企穩向好,鋼鐵行業從2016年底開始低位反彈,全行業利潤明顯增長。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中鋼協會員企業累計銷售收入是1.75萬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利潤532億元,比上年增加406億元。今年上半年協會會員企業的銷售利潤率是3.04%,創下2009年以來的新高。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秘書長王穎生認為,這主要得益於供需兩方麵的改善。在供給方麵主要是嚴打“地條鋼”之後,全行業的生態環境有了明顯的改善。在需求方麵,主要是今年1—7月份,房地產投資、新開工麵積等都呈上升態勢,基礎設施投資繼續保持高位增長。此外,下遊用鋼工業都保持增長態勢,這帶動了鋼材需求。
王穎生指出,從生產供需的情況看,現在仍是產能供大於求。“可能是個別時段、個別地區、個別品種會有一些供應的緊張,但總體供應穩定。”
“2017年是鋼鐵去產能的攻堅年。”王穎生表示,鋼鐵企業目前麵臨財務成本高、行業集中度較低等問題,這些都是未來行業工作的重點。
中間商轉型為企業“風險管家”
煤鋼行業加速轉型的同時,一批風險管理公司也利用期貨市場幫助企業規避市場價格風險,扮演企業“風險管家”的角色。
浙江熱聯中邦總經理勞洪波認為,供銷兩端的市場價格波動風險是限製黑色產業鏈企業持續穩健發展的主要障礙。
“很多企業在應對市場波動風險時,仍采取傳統經營管理模式,不熟悉、不參與衍生品工具。”勞洪波表示,原有風險管理方式已無法應對新形勢新挑戰,需要運用衍生品工具有效提升企業綜合的競爭力和風控水平。
與會的業內人士指出,一些專業風險公司開始幫助企業通過期貨市場進行風險管理,這有助於正在經曆轉型的煤鋼企業專心於生產經營管理,一批“風險管家”就此為煤鋼企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出力。
大連商品交易所總經理王鳳海介紹,從2016年開始,大商所支持相關期貨公司開展了14個場外期權試點項目,其中5個涉及煤焦礦品種。大批企業積極參與,助推企業鎖定成本,規避價格波動風險。今年1至7月,大商所市場持倉量同比增加12%。其中,單位客戶成為市場亮點,參與交易的單位客戶數同比增長22%,持倉量增長17%,兩者增速均遠高於個人客戶。單位客戶的持倉占比達46%,較去年同期提高了兩個百分點。
“創新模式不僅可以降成本,還可以鎖利潤。”勞洪波表示,通過這些“風險管家”的服務,供需企業製定生產經營策略更加從容和靈活。
最後更新:2017-08-25 18: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