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1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A股這回真的等來了慢牛行情?

作者:三尺寒(肖磊看市特約作者)

上周五,A股大盤(上證指數,以下均同)突破並站穩3300點整數關口,成為自2016年11月以來的第四次上衝。按照技術分析理論的曆史統計經驗來看,第四次上衝的真實性往往更大,代表著原有橫盤震蕩趨勢的真正改變。

中國A股從原來長達一年半之久的較窄區間震蕩整理中,獲得突破之後,被市場認為是新的上漲趨勢形成,這一觀點我們是認可的。但是,新的上漲趨勢不應是曆史慣例中的那些金融股、藍籌股等放量創新高,製造連續超高日均交易量,並快速推升形成的牛市,而應該是以慢牛趨勢為主。

回顧A股這一年半多以來的曆史走勢,大盤自2016年初創出2638點的調整低點之後,就展開了緩慢的股價修複之路。直至震蕩反複大半年之久,才在2016年末時穩定的站穩3000點大關。如果單從技術分析的角度來理解,自5178點的兩次快速大跌,讓市場上的套牢盤籌碼主要的集中於3000點至3600點之間。

而2017年初開始的中央主導各主要金融監管部門(一行三分,即央行,銀、證、保監會),實施消減金融杠杆泡沫的嚴監管政策,將要引導中國社會融資更多的轉向直接融資(即股權、債權融資),並減少間接融資(即商銀行業貸款和明股實債等)比例。這一操作造成了A股市場中一些價格虛高的概念類炒作股票,出現多次反複下探,並在1月和5月的兩次調整中,在大盤依然保持在3000點整數關口之上時,出現超千隻個股跌破2638點的事實。

但是,A股市場中的另一個亮點是,以貴州茅台、格力電器、上海汽車、長江電力、中國平安等為代表的行業龍頭類藍籌股,則受到市場更多資金追捧,創出曆史新高並保持較長時間的持續上行趨勢。由此可見,此時中國A股的整體投資意識,已經不再是盲目的資金跟風概念炒作,而是更趨向於價值投資的方向。

關於證監會加快新股發行速度,減少排隊IPO堰塞湖壓力的做法,當時引發了市場投資者和相關學者們的諸多爭論。甚至有大量投機於概念股炒作的散戶投資者,將自己參與投機炒作概念股被套或嚴重虧損的原因,歸結為IPO的擴融。

而實際上,根據我們對滬深股市的綜合市值統計來看,在過去的半年多時間裏,A股總市值在55萬億上下基本沒變。即使有近300隻新股發行上市,有超過8000億的總融資規模(新股和定增),都沒有造成大盤指數明顯下跌。如從滬、深、創業板指數對比來看,深指和創指在兩次調整中更為劇烈,創指更是7月中旬才止住整體跌勢。

顯然,這是大盤指數在結構優化上的明顯改善。更多優質的股票被市場投資者認可和追捧,而那些缺乏實際業績支撐的概念類高價股,則被市場所拋棄。如原來A股市場的第一高價股全通教育。

我們了解了A股整體投資意識的改變,價值投資已經開始占居主導地位,並越來越多的獲得市場投資者的認可和追捧。因此,優質藍籌股和成長類股票將保持原有的緩慢上行趨勢,並在一定程度上成為大盤指數的趨勢指引。

而那些虛高概念股,在得到充分的市場估值水平回歸之後,也將依據自身企業的實際經營改善情況,再做出優勝劣汰的區分。中國經濟前7月的總體經濟運行數據要好於之前的保守預期,也這將讓更多中小盤的概念股獲得實際經營業績改善的機會。從而最終會表現到個股價格上來。

因此,我們所一直提示的A股慢牛趨勢還將繼續,但在價值投資意識的引領之下,市場資金不會再瘋狂的追捧短期概念的炒作,所以難以形成快速拉升的市場表現。同時,受實際經營業績的影響,股票價格已經被連續推高較多的行業龍頭和藍籌股等,也難有短期內的繼續上衝,因此,平穩的緩慢上行,是我們對A股大盤在突破3300點整數關口之後的總體判斷。

文/三尺寒

更多三尺寒獨家分析,歡迎關注肖磊看市。

最後更新:2017-08-30 12:50:11

  上一篇:go 佳兆業集團:核心淨利扭虧為盈,港股通新貴再騰飛
  下一篇:go 張翠霞:A股大行情已起步,環保、科技板塊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