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人物
會計檔案整理方法
一、會計檔案的歸檔範圍:
會計檔案,是指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告等會計核算專業材料,是記錄和反映單位經濟業務的重要史料和證據。具體包括:
(一)會計憑證類: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匯總憑證、其他會計憑證。
(二)會計賬簿類:總賬、日記賬、明細賬、輔助賬等;
(三)財務報告類: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財務報告及相關文字分析材料等;
(四)其他類:銀行存款餘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以及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會計檔案銷毀清冊等其他應當保存的會計核算專業材料。
各單位的預算、財務計劃、財務工作總結、財務工作製度等文件材料不屬於會計檔案範圍,應歸入文書檔案整理保管。
二、會計檔案的整理與管理:
(一)具體分工:
1、會計人員負責會計檔案的收集、整理、編目、移交等工作 。
2、檔案人員負責會計檔案的接收、保管和查閱服務工作,並負責會同會計人員對到期會計檔案進行鑒定與銷毀。
(二)整理方法和要求:
1、會計憑證類:
(1)裝訂:使用標準、統一的檔案裝具;每月10日前,完成上月會計憑證的整理裝訂任務;每本憑證裝訂角的厚度一般保持在2厘米左右,最厚不超過2.5厘米;裝訂時“備考表”一麵應朝裏;
(2)會計憑證卷皮填寫規範:
A、封皮的填寫:
①上端“會計檔案”前麵空白處,填寫單位全稱或通用簡稱;
②“立卷部門”項:填寫本單位財務機構名稱;
③“類別”項:應填寫“會計憑證”;
④“案卷名稱”項:根據分類在括號裏填寫“收款”、“付款”、“轉賬”等字樣;
⑤“起止日期”項:填寫本冊會計憑證中第一張記賬憑證的日期和最後一張記賬憑證的日期,年月日均不得省略;
⑥“憑證編號”項:填寫本冊會計憑證第一張記賬憑證的編號和最後一張記賬憑證的編號,如隻有一張則隻在“至第號止”處填寫本張編號;
⑦“保管期限”項:填寫“15年”;
⑧“冊數”項:填寫本月會計憑證的總冊數和本冊會計憑證在本月的排序編號;
⑨“歸檔號”項:填寫本冊會計憑證在本年度會計憑證中的排序編號;
⑩ “全宗號”項:填寫有關檔案館給本單位檔案確定的代號。如未確定,暫不填寫;
○11 “目錄號”項:填寫登記本冊會計憑證的目錄本的編號;
○12“案卷號”項:填寫本冊會計憑證在本單位檔案室內全部會計憑證或某一時間段內所有會計憑證中的排序編號。
注意:
保管期限:憑證15年;總賬、明細賬15年;現金日記賬、銀行日記賬25年;月度、季度、半年度財務報告5年,年度預算、決算報告永久;銀行餘額調節表、銀行對賬單5年,會計檔案銷毀清冊、會計檔案移交清冊、會計檔案保管清冊永久。
目錄號:憑證3、賬簿2、報表1
憑證:3—1 或3—2 、、、、
賬簿:2—1—1或2—1—2、、、、
2—2—1或2—2—2、、、
報表:1—1—1或1—1—2、、、、
1—2—1或1—2—2、、、、
即:種類—期限—第幾本
案卷號:5個流水號
B、備考表的填寫:如無問題,則本欄不填寫。
C、包角紙的填寫:與封麵相關內容相同。
(3)蓋章要求:
A、封皮正麵下方3處(私章)
B、備考表下方2處(私章)
C、包角處騎縫章(私章)
(4)填寫憑證盒的技術要求:
A、“全宗號”、“目錄號”、“年月”、“案卷號”、“歸檔號”、“保管期限”項等,應選購或刻製大小適當的數字章,統一蓋上去;
B、“永久”和“單位名稱”項,應刻製大小適當的條形章統一蓋上去;
C、印泥色彩統一紅色
D、蓋章位置統一居中、年年一致。
注意:盒脊與盒麵相同。
裝盒要求:憑證:既不能跨年也不能跨月。
(5)案卷目錄填寫規範:
按整理好的會計檔案逐冊逐卷進行登記。
2、會計賬簿類:(參照會計憑證相關規定)
(1)裝訂:
死頁賬,無需拆開,如果已經印刷了頁碼則無需編頁碼,但在裝訂時注意皮子和皮子裝訂(不能用膠水粘)。
活頁賬,要拆開,將正反麵都是空白的帳頁抽出,換上標準檔案卷皮重新裝訂,然後統一用鉛筆編寫頁碼。編頁碼時,注意正反麵都要編頁碼,正麵有數據記載的頁碼編寫在右上角,背麵有數據記載的頁碼編寫在左上角,無任何數據記載的一麵不編頁碼(每本賬簿都從”1”開始,一本一個順序號)。
(2)會計賬簿卷皮、備考表填寫規範
(3)蓋章要求
備考表下方2枚(私章)
(4)填寫賬簿盒的技術要求
注意:裝盒時,既不能跨年也不能跨期限
(5)會計賬簿類案卷目錄填寫規範
3、財務報告類 :(參照會計帳簿相關規定)
(1)裝訂:
每年的財務報告按期限分別進行整理,裝訂,每卷厚度一般不超過2厘米,然後用鉛筆統一編頁碼(方法同活頁賬)。
注意:日報、旬報,半月報可不立卷歸檔,由財務部門視具體情況保存使用並進行處理。
(2)財務報告卷皮、備考表填寫規範
(3)蓋章要求
(4)填寫財務報告盒的技術要求
(5)案卷目錄填寫規範
最後更新:2017-01-04 22: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