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05 返回首頁    go 人物


風格轉換難成行 “業績+估值”兩手抓

美聯儲宣布加息之後,A股市場並未產生明顯震動,市場風格上出現了搖擺,資金在藍籌白馬和創業板之間遊擊戰。券商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加息對A股影響較弱,市場風格轉換言之尚早,但資金更加注重績優、估值合理的價值股,當前投資者應該關注超跌績優股和“真成長”。

美加息對A股影響弱

中國證券報:美聯儲加息對於大類資產配置和A股會產生哪些影響?

王德倫: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且加息符合預期,但縮表進程或略超預期,中長期來看外部壓力仍需注意。

債券方麵,我們認為當前利率債已具備一定的配置價值,但交易層麵可能還會存在一定的反複。信用債方麵,我們認為一些優質企業的信用債已具備配置價值,但資質較差的信用債後期可能仍然麵臨一定的調整空間。

中長期來看,金融監管影響仍未消除,資產荒的謝幕導致市場調整的趨勢仍未結束。國內方麵,金融市場麵臨流動性壓力,國際方麵,如果美聯儲縮表進程發生和加息進程超預期,可能使得A股承壓。

魏穎捷:近5年來全球持續量化寬鬆,股票、債券、大宗商品近兩年多數時候處於同向波動,與基本麵關聯有限,因此在歐美股、債普遍處於高估狀態,且量化寬鬆退出未達成一致的背景下,目前屬於資產配置的“垃圾時間”。

A股始終獨立於全球市場,年初以來回購利率等市場化利率中樞不斷抬升,中美10年期國債的利差由去年最低的50bp迅速拉開至150bp,金融去杠杆對於資產泡沫的抑製收到成效,都為匯率提供了很厚的緩衝墊,人民幣匯率強於預期是大概率事件,至少匯率層麵對於A股的影響很小。A股走勢更多取決於國內經濟、貨幣政策及金融監管三者博弈的結果,無論是上漲和下跌,從現在來看都很難形成強趨勢。

張剛:理論上,美元會因為加息而出現升值走勢,由此會對大宗商品價格產生影響。通常情況下,工業原材料類商品價格會下跌,一方麵會因為升息有抑製投資需求的作用,另一方麵多數大宗商品以美元計價。貴金屬則一直因為金本位和美元本位之爭,和美元保持負相關的走勢。

不過,理論和實際情況也會出現偏差。影響大宗商品價格走勢的因素還包括經濟狀況、調控政策、庫存數據、產能變化等。美元加息後的走勢也存在不確定性,例如今年3月份加息之後,美元指數反而出現下跌。此次6月份加息,美元指數在6月14日還在盤中創出2016年11月10日以來的新低96.32.

資金布局更重價值

中國證券報:近兩周A股市場風格出現明顯的搖擺和交替,是否意味著資金已經開始調倉?風格即將出現轉換?

王德倫:我們認為市場並不會出現風格切換。成長股之後也難以出現趨勢性上漲,但是其中有穩定內生增長、估值已調整至合理區間的“真成長”具備配置價值。同時,成長股的優勝劣汰將加速,其中缺乏內生增長、估值畸高、頻繁“講故事”和資本運作的標的將被趨勢性拋棄。

無論是在傳統的TMT板塊還是其他行業中,我們認為一批具備業績穩定增長,或細分龍頭的優質成長股是具備配置價值的。

目前的白馬滯漲、創業板上行僅是市場短期迎來反彈窗口的表現,是真成長的部分價值凸顯,資金對其進行配置。還遠談不上資金調倉,目前來看判斷市場持續調整的條件與邏輯均未發生實質性改變。

張剛:漂亮50盡管存在低估值和高股息率的優勢,但獲利盤豐厚成為抑製其進一步上漲的硬傷,需要時間進行消化整理。而創業板指以及成長期表現不佳的個股,則遠離套牢區間,部分個股也存在低估值的優勢,存在超跌後的較大上升空間。

不過,7月、8月處於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期間,業績因素將成為市場分化的主要原因。無論流通市值大小,績優藍籌板塊將成為中期上升行情的主力軍。

魏穎捷:雖然經濟增速仍有下滑風險,但去年實體去杠杆和調結構後,傳統行業的集中度提升必然會帶來龍頭公司的毛利率上升,“宏觀不好微觀好”會對傳統行業的龍頭形成支撐,不排除由過去的大盤折價慢慢過渡到壟斷溢價。短期創業板的上行更多是超跌後的反彈,至少目前隻有技術上支持創業板等小盤股的進一步上行。除了少數真正具備內生擴張能力的公司,大多數小盤股還看不到拐點。而白馬股的回調並未出現連續放量或大幅放量的過程,並不是白馬股行情結束的特征,隻能視為部分存量資金階段性換倉的投機行為。

關注超跌績優股長線布局“真成長”

中國證券報:當前投資者應該如何操作?哪些領域的機會值得把握?

張剛:當前投資者首先需要回避累計較大漲幅、存在大量獲利盤的超買類股票。即便是藍籌也將步入一段時間的震蕩調整,以消化獲利盤。

其次,等待下探過程建倉超跌績優股。本周是股指期貨1706合約的最後交易周,下周是股指期貨1707合約正式成為主力合約的一周。本周的震蕩調整,完成了誘空動作。下周將上演多頭行情。另外,6月份下半月半年報的業績預告、業績快報將陸續亮相,為投資者擇股提供依據,有利於上升行情的形成。

最後,航空、旅遊酒店、化工等有望成為近期活躍板塊。國際油價已經跌破45美元/桶,國內成品油價格已經連續下調,交通運輸、化工行業將整體受益於成本降低。高考結束了,7月、8月也迎來暑假的旅遊高峰,航空公司、酒店餐飲步入黃金收獲期。另外,盛夏用電高峰也將對電力板塊形成利好效應。

魏穎捷:今年以來藍籌為代表的白馬股的走勢有基本麵邏輯支撐,在金融去杠杆和強監管背景下,市場風險偏好很難起來,全年白馬股和藍籌股的機會大於題材股,相對而言大市值有基本麵支撐的藍籌股相對收益可能好些。短期創業板量能放大更為明顯,加之限製大小非肆意減持的新政堵住了A股一個明顯的出血點,會使中小創出現一個博弈反彈的時間窗口,次新股作為套牢盤相對少的品種容易受到投機資金關注,新能源汽車、雲計算、醫療健康、網絡安全等符合轉型的行業短期雖然沒有基本麵催化劑,但超跌後會出現一定的配置窗口。

王德倫:成長股進入“大分化”時代,重點關注其中具備穩定內生增長、估值已調整至合理區間的“真成長”。此外,繼續推薦以下三類品種,一是紅旗招展,政策引領:大金融板塊中首推券商板塊(估值優勢疊加監管收緊至相對極限);推薦大銀行(五大行)和保險(四大保險),繼續受益於金融業“供給側改革”。二是白馬孕育、績優價值:繼續看好消費白馬(醫藥消費、品牌家電&家居、品牌白酒),技術白馬(消費電子)。三是黑馬反轉、供需改善:螺紋鋼、航空和機場、電解鋁和氫氧化鋰、耐材。

(原標題:風格轉換難成行 “業績+估值”兩手抓)

最後更新:2017-06-18 00:57:00

  上一篇:go WTI 7月原油期貨收漲漲幅0.63%
  下一篇:go 陷“準休克”泥潭供貨不足 樂視手機誰去接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