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03 返回首页    go 人物


微信中有语音聊天,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喜欢打字呢

常用的发送语音消息,是“对讲机”。发消息的人发出的是语音,收消息的人收到的也是语音,其模式是“A说——B听”。

而语音输入的意思是,发消息的人用语音,软件将语音翻译成文字,最后再将文字发送给他人。因为增加了软件语音识别这一个环节,所以收消息的人收到的是文字消息,模式是“A说——软件语音识别——B读”。

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来看题目,它的意思其实是:既然已经有软件可以帮你把语音翻译成文字,你为什么还要费劲地自己打字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无论是微信还是目前市面上的其他语音识别产品,其准确率都还不够用。

一、发送消息

1.发送消息的人所处场合不适合说话。有些人不是独居而是住两人间或多人间,在其他人休息时就不应该再用语音聊天了,用文字消息更尊重他人。

2.发送消息的人的个人习惯问题

有很多人的网友都是陌生人,文字消息更有安全感~(这是我的主观臆测)

二、接收消息

同上1,收到语音消息如果身边有耳机还好,没有的话就必须外放。在公共场合这同样会影响到其他人。

2.一些语音因为种种原因(发送者普通话不好、语速过快……)接收者是听不清楚说的什么的。

有人可能会说微信有翻译功能呀,实际上如果发送者的普通话不好,微信的翻译是一塌糊涂的。

目前大部分的语音识别产品,比如百度、讯飞和搜狗,宣传中的识别率都是97%。微信没有专门宣传过自己的语音识别,其准确度肯定不会超过97%。但,即便是对百度、讯飞和搜狗来说,97%也是一个理论数值,要在环境安静,说话者普通话极度标准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而且在涉及一些专业名词时仍旧容易犯错。

“有修改错误的时间,还不如自己输入。”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的选择。

实际上,软件进行语音识别的过程,远比大家想象中复杂,它是一种基础性的人工智能研究。从过滤声音到识别语音,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我们也需要给这些厂商一些时间。互联网女皇玛丽·米克尔说过,如果语音识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9%,那么全人类都会开始使用它。语音,应该会是人机交互领域终极的交互方式,它值得我们期待。

在我个人看来,文字消息是比语音消息更礼貌的,所以文字输入和语音输入,都比直接发送对讲机式的语音消息更值得推荐。原因在于,发送文字消息会显得你很尊重对方时间,一个人说400字可能需要1分钟,但阅读400字通常只需要20秒,因此,当你发1分钟的语音消息给别人时,别人要耐心地听1分钟,但如果是文字消息,别人用20秒读完,可以省下40秒。

有语音功能,而有些人弃而不用,更多地选择打字,进行文字交流,这要看你身处何种境地,哪种情况之下,如果你身在闹市区,运用语音就听不见,通话质量差,如果坐公交车.地铁,在医院病室运用语音通话,有点显得不文明,如果你在上班。

开会或者在公共寝室休息,你运用语音通话会影响他人工作和休息,有时甚至导致与他人关系紧张而发生口角等。所以我在平时使用微信通讯中更多地喜欢文字交流,既不影响他人,又能更好把事情说清楚,交流好,何乐而不为呢?

一寸光阴一寸金,尊重别人,先从尊重对方的时间开始吧。

最后更新:2017-08-20 00:35:19

  上一篇:go 你知道吗?微信可以查询汽车违章了,很方便!
  下一篇:go 微信群就能乱说话?龙岩一男子微信“辱警”被行政拘留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