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55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日本央行陷入黔驢技窮困境 本周或拋棄2%通脹率目標

  日本央行將於本周四(7月20日)再度召開政策會議,而在美聯儲已經推出縮表路線圖,歐洲央行也已經打算逐步縮減直至停止量化寬鬆(QE)購債行動的背景下,日本央行繼續獨樹一幟強力寬鬆的前景,就更加惹人矚目。尤限,是在此前日本央行突擊宣布無限量購置該國10年期國債之後,此前會議決議勢必受到加倍關注。

  然而,在此次會議上,雖然繼續開足馬力寬鬆仍是日本央行的不二法門,但是該國央行卻仍有可能帶給投資者一些別樣的“驚喜”……之前日本央行所設定“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實現的2%通脹率目標,在此次會議上可能會被撤除,這也就意味著,在調控物價緩解通縮壓力這個政策目標上,日本央行已經投降認輸。

對於央行調控通脹率的有效性,美國舊金山聯儲主席威廉姆斯之前就撰文提出過質疑,他認為傳統上就業市場與通脹率的正向關聯,也就是所謂的“菲利普斯曲線”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已經失去了意義。而日本的經濟現況就對此加以了全麵佐證:該國在失業率已經降至不足3%的超低水平之狀況下,通脹水平依舊在低位徘徊。

  業內機構的研究理論揭示,零售業活動的網絡化和自動化大幅削減了商品銷售成本,這或許就是物價沒有跟隨就業回暖上行的主因。同時,自動化革命的進展,疊加上全社會人口老化的加劇,共同造就了一種高就業率與低薪酬水平共存的經濟形態,而在全球範圍內,這一趨勢在日本都是最典型的。

  所以,日本央行的原計劃是在2018年底之前實現2%的通脹率,但是由於計劃跟不上客觀經濟的變化,所以如果繼續堅持這一目標,就等於將是刻舟求劍。於是,知情人士透露,日本央行很可能會在此次會議上放棄這一目標,或者至少把2%通脹率目標實現時間節點從2018年繼續後延。

  在安倍晉三首相於2012年底再度當選就職後,他為了重振日本陷於停滯的經濟而啟動了強力的量化質化貨幣寬鬆措施(QQE),施壓日本央行從公開市場上大肆收購有價證券,並輔以負利率措施,來推動經濟擺脫通縮陷井的困擾。然而,事與願違,來自電子商務和零售業自動化的競爭卻讓零售商競爭性削價求生,這使得日本央行向市場投放大量貨幣流動性的做法一直難以收獲應有的功效。

  因而,盡管日本經濟此前已經錄得了11年來最長的連續增長季度數,且該國失業率也降至了2.8%的超低水平,令日本央行有可能在7月的這次會議時上調經濟預期,但是在通脹未達標的狀況下,其強力寬鬆政策仍會延續下去。

  雖然,在實體經濟數據與通脹數據上發生脫節的還不隻有日本一地,美聯儲和歐洲央行同樣在被通脹滯後於經濟和就業市場複蘇的狀況所困擾,但是至少後兩者已經認定了經濟轉強信號優先於通脹信號,所以政策正在逐步偏向鷹派,這和日本央行反其道而行之無限量寬鬆的舉動構成了鮮明的反差。或許,是由於當年陷在通縮陷井中過久幾乎無法自拔的曆史傷痛太深,才讓日本央行決定一條路走到黑。

  而日本零售業企業加則表示,亞馬遜阿裏巴巴這樣的跨國電商巨頭在日本市場興風作浪,不斷挑起價格戰,並把價格壓力傳遞到實體零售領域的狀況,正是日本通脹率持續居低不上的主因。而這也倒逼零售商采取更多新的自動化技術縮減成本,避免將輸入端價格上漲壓力轉移給顧客。在此狀況下,日本央行的“結束通縮”口號,終究隻能停留在口頭上而已。

  當然,日本央行在解釋通脹遲遲無法達標這一狀況時,也總是能找到“替罪羊”。之前,該國央行曾指責2014年中期開始的油價暴跌狀況阻礙了該國的通脹正常化曆程。然而,在2016年初之後油價企穩之後,日本的總體通脹率雖然回到了正區間,但今年5月該國扣除生鮮食品的核心通脹率仍隻有0.4%,顯示央行正離其既定政策目標越來越遠。

  所以,在此狀況下,日本央行在如何說服民眾相信物價一定會上漲的這個問題上似乎已經黔驢技窮。此前,日本央行在4月份時曾預測,該國通脹率會在2018年3月點回升到1.4%,但眼下,這一目標勢必會被再度下修,這意味著2019年3月通脹率觸及2%的目標,現在看起來也已是“不可能完成之任務”。這就意味著日本央行破罐子破摔,提前宣布通脹達標目標跳票,已是極有可能發生的狀況。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7-19 16:18:12

  上一篇:go 歐央行或堅持強硬立場!歐元兌美元仍有上行風險
  下一篇:go 比特幣持續反彈 “市場分裂”警報暫時獲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