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15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海通創世回應樂視4.1億違約糾紛:已達成還款計劃 首期款項到賬

樂視債務危機正在蔓延,引發的糾紛也愈演愈烈。

昨日有媒體爆出海通證券旗下相關公司亦卷入其中,涉資金額達4.1億元。晚間,海通創世向券商中國記者回應稱,樂視移動經營出現狀況後,海通創世作為管理人組織投資人與樂視進行了多輪談判,最終達成還款計劃,首期款項已經償還。

海通創世卷入樂視

昨日,《財經》報道,海通證券旗下的上海海通創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海通創世”)作為管理人的上海樂昱創業投資管理中心(下稱“樂昱創投”)兩年前參與了樂視移動28億元可轉債項目的投資,投資額度為4.1億元。

隨著樂視陷入危機,該筆投資得到償付的可能性都越來越渺茫,基金投資人、管理人和樂視之間開啟了循環訴訟。7月6日,海通創世就樂視移動、賈躍亭、樂視控股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而樂昱創投的投資人堅持認為,海通創世在事先告知、盡職調查、及時訴訟、善後處理等方麵未能履職,已多次向上海市證監局投訴,不日將把海通創世告上法庭。

海通創世昨日向券商中國記者回應稱,樂視移動出現供應商欠款風波後,海通創世作為管理人組織投資人與樂視移動相關負責人就樂視移動當前經營情況以及對贖回款項的安排進行了溝通,並多次拜訪樂視總部,與樂視移動進行了多輪談判,直至與賈躍亭麵談,最終達成還款計劃。2017年7月7日,樂視移動償還首期款項。

是可轉債還是借款?

據了解,樂昱創投2015年5月成立,並根據《委托管理協議》委托海通創世作為管理人。投資人通過入夥樂昱創投參與了樂視可轉債項目的投資(由《投資者權利協議》、《借款協議》以及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及賈躍亭出具的擔保承諾函共同組成),投資額度為4.1億元人民幣,為樂視移動該輪融資的一部分。工商資料顯示,除了海通創世(GP)外,樂昱創投還有其他11家投資人(LP),包括巨杉資產、西部優勢資本、上海兆易投資中心、上海盈都匯等,以及5個投資額度都在1000萬以上的自然人。

據投資人向《財經》的陳述,樂昱創投與海通創世之間的《委托管理協議》中明確寫到,擬參與樂視移動的可轉債融資項目,規模4.1億元。為此目的,與賈躍亭等簽署了《投資者權利協議》和《借款合同》。

然而在《借款合同》中,可轉債融資成為一筆借款利息15%,借款時間三年的借款。

《投資者權利協議》中則明確了融資是一筆債權,但發放日之後,投資者有權自行將全部或部分債權轉換為樂視移動發行的某類可轉換債,或者相應數量的樂視移動或開曼公司的優先股等等,且投資者有權在滿兩年後贖回債權。

據投資人陳述,直至2017年2月份,他們才發現所謂的“可轉債”並不存在。樂昱創投的投資人也堅持認為,海通創世在事先告知、盡職調查、及時訴訟、善後處理等方麵未能履職,有欺詐傾向,已多次向上海市證監局投訴,不日將把海通創世告上法庭。

而海通創世內部人士表示,借款隻是交易結構環節中的過渡安排。隻要投資人發出指令,管理人隨時有權要求樂視發行可轉債。並且,管理人當初就交易結構與投資人已做過充分溝通,投資人中也包含專業投資機構,是經過投委會批準的。

“‘整套合同模版由樂視移動提供’、‘整套文件合’、‘當時,賈躍亭很是強勢,樂昱基金並沒有太多議價空間’。”《財經》報道引述海通創世內部人士的話說。

海通創世:采取法律手段保障投資人權益

事件發酵後,海通創世向券商中國記者做出了回應。

海通創世介紹說,2016年底,樂視移動出現供應商欠款風波後,管理人(海通創世)立即成立了專項工作組,處理項目風險化解工作;指定專人跟蹤了解樂視移動經營情況;管理團隊多次赴北京約見樂視移動相關負責人,了解樂視移動欠款情況及經營情況。

2017年3月,管理人組織投資人與樂視移動相關負責人就樂視移動當前經營情況以及對贖回款項的安排進行了溝通。隨後,樂昱創投的投資人向管理人出具《處置指示》,要求辦理到期贖回工作,不再轉債或轉股。管理人於2017年4月21日正式向樂視移動發出《贖回通知》(此時距協議約定的贖回日還有一個多月).

2017年5月4日,管理人再次向樂視移動發函,要求按期答複贖回方案。在沒有得到樂視移動明確還款答複的情況下,管理人多次拜訪樂視總部,與樂視移動進行了多輪談判,直至與賈躍亭麵談,最終達成還款計劃。

在此期間,管理人多次召開合夥人會議,及時通報與樂視移動談判情況,製定談判策略,最終合夥人會議決議授權由管理人全權代表全體投資人與樂視移動就分期還款事宜進行談判和決斷,並辦理樂昱創投與樂視簽署有關協議事宜。

2017年6月6日,管理人與樂視移動進行艱難談判,確定了分期還款協議及有關擔保協議的條款內容,並逐一完成樂視移動、樂視控股、賈躍民、賈躍亭的協議麵簽手續。

隨後,管理人及時通報最新進展情況,並緊盯樂視移動按時還款。2017年7月7日,樂視移動償還首期款項。

管理人表態,作為樂昱創投的管理人,將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合夥協議》及《委托管理協議》的約定,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手段來保障基金和投資人的合法權益。

樂視移動:危機的導火索

樂視危機的導火索來源於樂視移動。

時間拉回到2015年,當時的樂視如日中天,賈躍亭“造夢”各種資金紛至遝來,又趕上2015年4月,第一代樂視超級手機麵世,銷售一舉超過九百萬部。這給了“賈躍亭”成為“賈布斯”足夠的信心。

“質押股權+講故事漲股價+套現+借錢給上市公司”,幾乎成為賈躍亭的典型邏輯。2015年10月,賈躍亭更是破釜沉舟,將其名下幾乎全部樂視網股份共計5.07億股進行股權質押,一次性獲得質押資金近百億,繼續“造夢”。然而這次股權質押以後就再也沒有解質押。

2015年12月11日,樂視18.7億元入股TCL;2016年1月5日,樂視宣布與法拉第達成戰略合作。2016年6月,樂視再出10億港元“鯨吞”酷派。在大眾眼中樂視似乎有用不完的錢。

2016年8月樂視爆發資金鏈危機,導火索就是投入巨量資金的樂視手機。2016年底,樂視爆出拖欠供應商款項,被供應商登門要債。樂視股票一度停牌一月有餘,直到2017年1月融創的孫宏斌拋出了150億元的救命錢,樂視這場資金風波才落下帷幕。

然而,賈躍亭又始終不肯放手樂視汽車,不斷砸向巨款。樂視七大生態以及所有子生態的資金缺口猶如黑洞,樂視最終被吸了進去。

2017年7月3日,招商銀行申請凍結賈躍亭夫婦部分資產,然而媒體發現賈躍亭已經悄悄飛去了美國,樂視危機被引爆。

隨後危機愈演愈烈,供應商討債、欠薪、樂視網中報預計大幅虧損、基金等機構下調樂視網估值等。這場危機帶來的影響顯然才剛剛開始。

(原標題:海通創世回應樂視4.1億違約糾紛:已達成還款計劃 首期款項到賬)

最後更新:2017-07-29 01:05:40

  上一篇:go 論香港老千股:換個名字來騙你 滿滿的套路深深的坑
  下一篇:go 國海證券公告證監會罰單 三大業務被罰暫停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