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2
人物
股市太正经了:既有分析师只好写诗 还有大股东成了朦胧诗人
本来炒股谈不上是件多正经的事儿,但是,规矩一多,难免就变得太正经了。
比如,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正式实施后,办理高风险业务时,如果你对着摄像机镜头还是像平时对着美颜照机自拍时那般挤眉弄眼表情轻佻的话,立马就会有一个礼貌而又不失严厉的声音提示你:请严肃一点!这不是演戏,这是在双录!
再比如,你看着一只牛股涨停了,既然买不到,闲着无聊在涨停板价位玩玩委托-撤单游戏,不断下买单然后又迅速撤单,如此反复,自玩自嗨,不用多久,保准你就能收到一张来自交易所的警示函,说你涉嫌虚假委托申报,警告你以后再这么玩,就可能被暂停交易了。
所以,炒股的规矩多了,气氛就难免变得凝重。熟人之间,说个股票还得环顾四周压低声音,就像是在说领导的坏话一样,担心搞不好就内幕交易被抓现行。
好在还有段子和诗歌,偶尔跑出来插科打浑,活跃一下气氛。毕竟,盘面已经够沉闷的了,要是生活同样沉闷,那炒股可就真是一场文化苦旅了。
把诗写成公告的是脑残,把公告写成诗的是老板
每年的高考作文大多数都是文体不限的,可以写成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写成古文的还有机会得满分,但是,唯一被禁止的是把作文写成诗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生活需要诗和远方,可是高考作文却活生生地把诗歌从孩子们的生活中赶到远方去了,只留下没有诗意的眼前。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但是,为何诗歌却总是不受高考待见呢?原因据说就是现在这个年代,写诗的比读诗的人还多,而且,越来越多的诗歌既不抒情也不言志,枯燥乏味像是上市公司公告。
那个被高考赶走的诗意,无处藏身,只得来到了一本正经的股市,为拯救股民们的精神生活释放微弱的光亮。
没错,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有着浓郁诗人情怀的60后上市公司老板,让他以上市公司公告这样一种隆重的方式闪亮登上了舞台。一夜之间,万众瞩目,为诗歌赢得了荣耀,为股民滋润了心田,为公告增添了感性。
这个生于1964年的老板就是利亚德董事长李军,按照上周五的股票市值来算,身价90亿,不算最有钱的上市公司老板,但是,或许是最有诗人情怀的上市公司老板,因为,他是第一个在上市公司公告中写诗的老板。
在利亚德2016 年半年报开篇,李老板就豪迈地写下这样的诗句:
匆匆半年风云急,
业绩翻番何所惧;
豪杰善举重信义,
开疆拓土何人敌。
可能是意犹未尽,诗歌后边还接了一段非常诗意的文字:半年时光短暂而美好,利亚德——似稚嫩而纯情的少女:含苞待放、亭亭玉立、知书达理、内外兼修、来日长成、芬芳四溢、倾国倾城,定会让您养眼心动,或许您会调侃说:“自家孩儿,自然最喜、最爱而美不胜收。”各位投资大佬,且看利亚德半年之成长……
可能是大家太喜欢李老板的“公告诗”的缘故,在2017年03月发布的2016年年度报告中,李老板再次赋诗一首,以飨股民:
智能显示传捷报,
文化景观布局早。
三年翻番顺大势,
利德双赢又得道。
满满的自信与自豪!这次的诗后注释是:承蒙客户厚爱和各位的支持,利亚德2016年再次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翻番。从而成为3000多家A股上市公司里实现净利润三年(2014年—2016年)连续翻番的两家公司之一,尽显千里挑一之风采。我们进一步坚信:正确的发展方向、果断的战略布局、超强的执行能力以及分享的核心文化是我们从胜利走向更大胜利的坚强保障,让我们一起分享2016年的胜利果实……
李老板写诗的雅兴,既有60后这一代人心中都有一个永不磨灭的文学梦,按捺不住,一有机会就会跑出来梦游这个因素,同时也得益于利亚德这几年良好的业绩与不断创新高的股价。写这种豪放派风格的诗是要看心情的,老板心情好,说明公司经营得不错,所以,老板写诗传递的正能量没准真的会提升投资者的信心呢!
股市太正经了,分析师只好写诗
我发现,维尔弗雷多·帕累托111年前说过一段话到现在也没有过时:政治经济学的基础,或者从更广义的层面来说,每门社会科学的基础显然都是心理学。有朝一日,我们肯定能从心理学原理推导出社会科学的规律。
股票市场的问题,看起来是一个技术层面的问题,预测大盘指数,分析个股估值高低,有数学模型,有金融工程,有基本面分析,有技术分析,但是,到了最高层次,还是对投资者的心理活动分析更为有效。也就是说,股市的运行规律,也是建立在心理学这个基础上的。
这样说来,证券分析师干的其实就是一个察颜观色的活儿,努力想从群体运动的杂乱无章中观察出某种规律性的东西来,当然,大部分时间这样的观察只是徒劳。
可是,为稻粱谋,还是必须要“看出”某种似是而非的规律来的。好在股市不是上涨就是下跌,掷硬币也有百分之五十的胜率。
难怪白岩松有这样的聊侃,生活中,理想主义者和骗子很难区分,因为他们都在谈论“方向”。股市尤其是一个热衷于谈方向的地方。
于是,我们会看到这样的上市公司业绩预告:预计今年上半年业绩变动幅度为-50%~+50%,换句话说,业绩可能大幅增长,也可能大幅下降,跟天气预报说明天是大晴天,但也可能下大雨一样,说了等于没说。
有策略分析师煞有介事地对大盘指数做出如下预测:预计今年上证指数的核心波动区间为2000点~5000点。
行业研究员严谨求实,案头研究加上实地调研之后,给出某家上市公司的股价目标:假如明年按20倍~40倍PE估算,12个月的目标价位为40~80元。
确实,这样的预测实在是太聪明了,很少有意外能超出给定的范围,要想测不准都难。
不过,这些耍弄文字工夫的预测,一旦遇上了诗歌,立马就相形见绌,弱爆了。
为了委婉地表达自己对创业板未来走势的预测,2015年9月,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深情作诗一首——《吻别神创板》:
前尘往事成云烟
消散在彼此眼前
就连说过了再见
也看不见你有些收敛
给我的一切
你似乎早已收回
你跌得越任性
我就会爱你爱得更狂野
总在刹那间有一些后悔
说好的十倍不可能会实现
就在一转眼发现你跳水
已经绿得不会再像从前
我的世界开始下雪
冷得让我无法多爱一天
冷得连隐藏的遗憾
都那么然并卵
我和你吻别在无人接的盘口
让庄家痴笑我不能拒绝
我和你吻别在狂乱的抛盘中
我的心等着迎接伤悲
想要给你的思念
就像风筝断了线
飞不进你的世界
也温暖不了你的视线
我已经看见
一出悲剧正上演
剧终没有喜悦
我仍然躲在你的梦里面
没有割肉
总在刹那间有一些失落
说好的反弹不可能会实现
就在一转眼发现你的K线
已经陌生无从辨别
我的世界开始下雪
冷得让我无法多爱一天
冷得连隐藏的遗憾
都那么的明显
我的心等着迎接伤悲
从当年的“吻别”到现在“伤悲”,神创板从2000多点一路跌到1700点,没有给她的粉丝一点机会,确实是够决绝的了。
是不是这位分析师将他对神创板的神准预测“藏”在这一首诗里头了呢?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坚定,反倒是在绝望中透出了些许的侥幸与不甘。这点从他诗前的一段文字可以看出来:买股票不是谈恋爱,不是为了厮守,只是为了赚钱。神创板的形态,可参考苹果公司2012年至2015年的形态。如果风筝断了线,3500之上任性飞,就要参考2000年纳斯达克的形态了。
不管过程如何,结果倒是八九不离十。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一首“藏头诗”胜却无数研究报告,说出了神创板两年来的走势。尽管还不能确定这哥们是不是分析师中写诗写得最好的,但是,基本上可以肯定他是诗人里边看大盘看得最准的,至少是之一吧?
减持新规把大股东逼成了朦胧诗人
如何在减持新政的约束条件下实现股东减持方案的最优化,据说这是近期上市公司大股东和大宗交易接盘方最操心的课题。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不对,毕竟,经济活动的所有主体都将追求最优化。
在监管部门打击信息披露违规的力度空前强大之后,股东特别是大股东要减持,必须提前披露减持方案。
一般来说,披露股东减持,对股价无疑构成重大利空;披露股东增持,对股价会构成重大利好。
如何既满足信息披露的合规要求,又不对股价构成重大利空呢?
这好比是让一个人去追跑向相反方向的两只兔子,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任务。
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即便是这么高难度的挑战,还是有人做到了。
他们创造性地发明了一种写朦胧诗的方法:我公告了,但是你看不懂未来我到底是要买还是要卖,你必须要有足够的想象力,才能摆脱上市公司公告中布下的陷阱。
增持的时候不忘留下减持的“后路”,这个公告简直就是上市公司董秘认真学习的范本。
这个范本是上周中百集团贡献的。这则公告就像一首晦涩难懂的朦胧诗,摆在一脸懵逼的股民面前:
永辉超市不排除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中百集团股票的可能,或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在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减持中百集团股份。
看完这则公告后,多愁善感的着名诗人仓央加错默默流泪,完成了这首《减或不减》:
你减,或者不减持
股票就在那里
不多不少
你说,或者不说
新规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
散户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跟,或者不跟
我的手就在你的兜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股吧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账户
默然减持
寂静增持
(原标题:股市太正经了,既有分析师只好写诗,还有大股东成了朦胧诗人)
最后更新:2017-07-16 01: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