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
人物
登陸紐約時代廣場、亮相央視、馬雲點讚……武漢最火的網紅竟是她!
亮相央視《改革在哪裏》專題片,被譽為“文化創新範例”;身影遍及紐約時代廣場、香港、泰國曼穀街頭,聯合國副秘書長專門點讚……剛剛誕生4個月的《知音號》,急速躥紅海內外、收獲一份令人驚豔的“存在感”。
點擊播放
GIF/518K
“來看過《知音號》之後,我覺得武漢就是一座一線城市。”央視《改革在哪裏》專欄采訪過《知音號》後,央視記者說了這樣一句感言。
剛剛誕生4個月的《知音號》
到底好在哪裏?
又憑什麼讓武漢人這麼寵愛和傲嬌?
知音號遠景
這張票好難搶
觀眾如潮
開演百場的《知音號》一直上演著上座率百分百的“知音奇跡”。為了進一步滿足觀演需求,《知音號》隻好不斷推出新舉措:將更多的票務配額放到官網上,方便觀眾購票。
此外還推出周末雙場票,從8月18日起,每周五、周六晚加開一場;節假日則推出特別場,比如原本周一休演的《知音號》,在8月28日周一這天增開了七夕特別場。
5月20日,阿裏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現身漢口江灘碼頭,專程為《知音號》公演道賀。
馬雲觀看知音號
同來的“夥伴們”還包括IDG資本全球董事長熊曉鴿,雲鋒基金創始人、主席虞鋒,劉永好,王中軍等。
登上“知音號”觀演後,馬雲這位難得“跨界”發表評論的商業巨子,也不禁讚歎:“這樣的演出太有創意了!太棒了!演員的表演非常精彩!”
武漢第一個“中國範兒”代表
7月27日,中央電視台十九大專題片《改革在哪裏》中,《知音號》作為“中國範兒”的代表出鏡。在全國實景演藝項目中,來自武漢的《知音號》是唯一被選中的。
節目中主持人何岩柯介紹,“知音號”是長江上漂移的一艘船,它很特別,觀眾到船上不是坐在固定座位上看演出,觀眾就是演出的一部分,他們在船裏到處走,就會遇到不同的故事,是個非常有創意的文化產品。“可以看出我們‘中國範兒’的文化不僅是傳統的,也是非常超前的。”何岩柯說。
央視節目中的知音號
全國成百上千的文化演藝項目中,為什麼《改革在哪裏》選中了剛開演幾個月的《知音號》?
這期節目導演組成員李煒介紹,當時央視麵向全國征集“曬曬你身邊的‘中國範兒’”線索。
結果在收集的信息中,大量讀者推薦《知音號》。看過《知音號》後,李煒說:“演出最後登上船頂,看著大江兩岸燈火輝煌,讓人感覺武漢就是一座一線城市。”
目前,“知音號”演出船還擔負起了影視拍攝基地的功能,目前有《你和我的傾城時光》等影視劇在此拍攝,中央電視台紀錄片頻道、中央電視台英語新聞頻道《旅遊指南》欄目等也登上“知音號”拍攝了紀錄片。
江城首個世界級實景演藝項目
5月24日,世界“十字路口”紐約時代廣場大屏上,一艘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風格的大船停靠在現代化的長江岸邊。這是武漢的文化演藝項目,首次出現在這個日均50萬世界各地遊客雲集的“舞台”上。
知音號出現在紐約時代廣場
此前湖北省旅遊界在泰國巡展期間,《知音號》就作為代表,出現在曼穀街頭的大巴車身上。
也出現在曼穀街頭
今年6月,新西蘭維塔工作室視效負責人Naveed來到了《知音號》觀演。維塔工作室由名導演彼得 傑克遜創建,參與製作過《魔戒》、《霍比特人》、《阿凡達》等史詩級巨片。
可是看過《知音號》後,Naveed說:“我在中國從沒看過這樣的表演,演員們非常有感情,很投入,他們的表演讓我想起《美國往事》。”
聯合國副秘書長、聯合國人居署執行主任華安·克諾斯則稱讚:“站在‘知音號’頂層甲板,可以看到長江二橋和岸上現代武漢的宏偉景觀,而剛剛在船艙裏,讓我體驗了近百年前武漢的過去,這出劇目展示出跨越世紀的武漢文化,非常有趣。”
《知音號》的成功到底憑什麼?
首先它是獨特的。《知音號》是長江上第一座“漂移劇場”,演員在演出、觀眾在觀演,作為劇場的“知音號”則在江上乘風破浪。
與傳統戲劇表現方式不同,《知音號》是一種“融入式的觀演模式”。在這個過程中,觀眾是旅行者、欣賞者,也是劇情參與者。
導演則創造性地使用了倒敘、插敘及人景互動等電影表現手法,用電影的方式打造實踐性情景劇,這在國內尚屬首創。
知音號裏翩翩起舞的不一定都是演員,也有可能是觀眾
關鍵《知音號》映照的是濃濃的“武漢味”,不隻是大嗓門熱幹麵,還有碼頭喧囂,大漢口風雲,以及帶出的那一種人文曆史情懷。
在一層舞池,劇中一位父親牽著女兒的手,輕聲說:“傻孩子,送你去歐洲學音樂是爸爸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事情。”這段普通的對話,卻代表了武漢的音韻地標。
故事中的女兒,搭著這班遊輪遠赴上海,而後赴歐洲求學。歸來之後,她已被譽為中國首屈一指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被譽為“東方之鶯”。她,就是武漢籍歌唱家、教育家周小燕。
導演樊躍認為,《知音號》要創造的是“一場文化的相遇,幾代人之間的記憶相遇,幾代人對城市的記憶,對江水的記憶”。
這種獨具特色的城市人文曆史烙印,在《知音號》上得到充分集中,使之不僅在本地人看來親切,而且在世界眼中也很獨特和厚重,具有特別的吸引力。
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專家紀東東則認為,《知音號》是複興大武漢,打造武漢長江新城的文化旅遊開篇之作。
這部劇講述了老武漢故事,展示了老武漢鼎盛時期的風情風貌,身臨其境,是激情、浪漫和絲絲的曆史使命感。
《知音號》自開演以來,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勾起的是武漢人的記憶,激越的是大江大湖大武漢的新時代之夢,《知音號》是長江新城的文化盛宴。
《知音號》還詮釋出“工匠精神”。船艙的地板,最令人印象深刻。在艙內裝修時,為兼顧防火隱患和視覺效果,施工方習慣性地采用複合地板鋪設。
但地板已鋪了近半,導演組發現“大紕漏”。原來,現在的新式地板製作精細,鋪設時嚴絲合縫。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地板製作工藝有限,再高級的地板鋪設時也會有地板縫。
在那個時代的圖片、影片中,一道道黑色的縫隙幾乎成了時代印記,缺了它就少了“味道”。為此,施工方將已鋪設的地板一塊塊撬起,按舊時代工藝重新鋪設。
花大力氣複刻的地板縫,你看到了嗎?
受到觀眾歡迎,《知音號》當然很“好玩”。昨晚氣溫30度以上,在江邊站著都要流汗。
但《知音號》碼頭上,很多遊客套上長袍、戴著禮帽,熱的滿頭滿臉大汗,卻仍然興奮地拍照、合影。
《知音號》劇場部工作人員崔兆禛介紹,觀劇沒有特殊的著裝要求,但越來越多觀眾喜歡“帶妝”來看戲。
遊客穿旗袍體驗
“武漢今年持續高溫,可再熱的天,也有很多觀眾穿上旗袍、長衫在碼頭、船上拍照,裝扮成‘懷舊風’來看戲已經成為最時興的玩法。”崔兆禛說。
項目負責人介紹,《知音號》吸引人的不隻是特殊的劇場和劇情,在這裏觀眾還可以“自我開發”很多玩法,玩得更具個性。與此同時《知音號》的觀賞、遊玩方式也在“自我豐富”,成為一部不斷“自我完善”的“活”劇目。
穿旗袍體驗知音號的還有外國人
目前,《知音號》正在推出的服務IP“知音禮遇”也極具吸引力。《知音號》出品方、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董事長董誌向表示,《知音號》不隻是一出大劇,還是兩江四岸旅遊要素的銜接點。
《知音號》正在努力打造一套有溫度的超五星服務標準,整合吃、住、行、娛等一條龍服務,打造“知音禮遇”城市形象品牌。
觀眾在觀演《知音號》的同時,還可入住與《知音號》風格匹配的特色酒店套房,吃地道的漢味美食等,享受貼身細致VIP服務。
“要讓即便第一次來武漢的外地遊客,也有被親朋好友接待的感覺,在這座城市處處都能遇‘知音’。”董誌向說。
來源:武漢晚報
采寫:記者匡誌達 通訊員江朝
編輯 | 餘樂 版式 | 胡肖 校讀 | 駱津
出品 | 武晚傳媒全媒體編輯製作中心
為武漢長臉,就值得點!
最後更新:2017-08-29 17:05:13
上一篇:
謝娜懷孕了消息鋪天蓋地,啃羊肉串吃出一條線,陳喬恩一句話爆性別?
下一篇:
趙麗穎一集片酬最高,鄭爽楊冪範冰冰等人自歎不如
汪涵介紹潘粵明,卻遭沈夢辰搶話宣傳新電影,汪涵直接懟她毫不留情
韓雪怒噴攜程,沒想到恰到好處,親子園事件再次發酵!
周星馳成為票房冠軍喜劇之王的秘訣隻有兩個字,卻被諷刺人品差貪財
馬雲一出手網宿科技遭遇5年來大潰敗 高管掀起減持比賽
馬雲越南煲雞湯;搜狗昨晚紐交所上市;攜程給家長兩周帶薪假
謝娜張傑深夜與友人聚會,娜姐孕期未改愛玩天性,準媽媽過渡期太過煎熬
與金馬獎影後搭戲 吳昕評價他“有一顆老人的心” 如今終於火了
除了高曉鬆這些明星也曬早餐,吳昕爺們陳赫接地氣最後一位才叫奢侈
謝娜懷孕3個月出門逛街,網友:和賈玲有的一拚!
就在剛才,馬雲哽咽了,今年這個雙十一,估計他的夢想要破滅了,但葉縣人民沸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