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62 返回首頁    go 人物


煤價持續上漲 全年供需緊平衡

進入伏天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持續高溫,多地用電量屢創新高,煤價開啟旺季“漲漲漲”模式。周期性行業回暖疊加去產能,煤炭價格持續維持高位。

分析人士指出,大型電廠多以采購長協煤為主,今年以來動力煤合同兌現率保持較高水平,主要電力企業的用煤得到較好保障,對穩定市場情緒作用較大。

目前高溫仍在持續,預計煤價仍有上行空間,之後可能出現短期回調。隨著新增產能的加速釋放,煤炭供給量將有所增加,預計全年煤炭市場可達到緊平衡狀態。受益於煤炭市場火爆行情,上市煤企上半年普遍實現扭虧為盈,多家公司淨利潤大幅增長。

旺季煤價持續上漲

中國煤炭市場網7月3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本期CCTD秦皇島動力煤CCTD5500報收於608元/噸,比上期上漲3元/噸;CCTD5000報收於569元/噸,比上期上漲2元/噸,漲幅趨緩。

事實上,煤價已連續兩個月持續上漲,與高溫天氣一起火爆。相較於6月初,CCTD5500煤種上漲了43元/噸,漲幅7.6%;CCTD5000上漲了76元/噸,漲幅達15.4%。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與7月上旬相比,7月中旬納入統計的各種類煤炭價格均呈現上漲態勢。其中,4500大卡普通混煤上漲5元/噸,漲幅為1.1%;5000大卡山西大混上漲5元/噸,漲幅為0.9%。

對於此輪旺季煤價上漲的邏輯,業內人士表示,高溫條件下電煤消費持續增加;同時,由於天氣、安全檢查等綜合因素,帶來產地煤炭生產供給增長有限,推動環渤海地區現貨動力煤價格繼續上漲。

受大範圍持續高溫天氣影響,全國發電量,特別是北京、廣東、上海等24個省級電網用電負荷創曆史新高。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5日零時,全國單日最高發電量達17.53億千瓦時,已六次突破往年極值。

與價格上漲相對應,煤炭股行情同樣很“火爆”。截至7月31日,煤炭板塊指數上周以來上漲10.6%。

隨著旺季的即將結束,預期價格出現回調的可能性較大,但下調幅度業內看法不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煤炭價格季節性波動明顯,但總體仍在可控範圍,基本在發改委製定的價格區間內波動。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秦皇島港5500大卡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價格一直處於550元/噸以上的合理區間。前7個月,5500大卡動力煤中長期合同平均價格為569元/噸,市場煤價600元/噸左右。

從供需兩端來看,長協煤對穩定市場價格發揮了重要作用。

煤炭價格一般分為長協煤價格和現貨煤價格兩種。煤企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長協價格一般低於市場現貨煤價,且要保證供應。

某大型電力企業相關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一般大型電企長協煤用量超過60%,主要電力企業的用煤得到較好保障。該人士表示,在此背景下,15天的庫存對這些電企來說可以看作是安全庫存。

根據媒體報道,神華、中煤能源等多家煤炭企業與下遊電企簽訂的2017年長協合同量,約占到大型煤炭企業今年總銷量的75%左右。

長協煤市場份額大,長協合同的執行對穩定市場情緒和現貨價格影響較大。

據了解,旺季漲價模式開啟以來,主要煤炭生產企業和電力企業之間的“長協”動力煤合同兌現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神華集團表示,今年1-6月份,神華下水煤年度價格合同兌現率達到100%。

招商證券研報指出,由於電廠多以采購長協煤為主,目前煤炭市場出現較大分歧,港口煤價呈現高位盤整的態勢。高溫天氣仍在持續,預計旺季煤價仍有上行空間,之後會經曆短期回調。

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如果電廠預期氣溫回落,可能逐步放鬆采購,需求將減少,時點通常發生在立秋前後。隨後電廠將有一輪檢修,耗電進一步下降,低點將出現在9月份,將出現階段性見底。下一個消費高峰是12月份,而9-10月份電廠將開啟冬季儲煤。

行業效益穩步回升

煤炭價格高企,帶動行業效益穩步回升。煤企上半年普遍實現扭虧為盈,多家公司利潤大幅增長。

上市公司方麵,西山煤電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17億元,同比增長739.33%;實現營業收入136.33億元,同比增長58.82%。對於業績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煤炭銷售價格同比上升影響所致。

中國神華表示,經初步測算,預計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下上半年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43億元,同比增長約147%。2016年上半年淨利潤為98.28億元。

中煤能源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將實現大幅增長,淨利潤為15億元到18億元。中煤能源表示,2016年煤炭價格企穩回升,2017年上半年繼續保持平穩。公司緊跟市場變化,科學安排生產和銷售,業績明顯提升。

此外,兗州煤業預計,上半年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約440%左右。上年同期淨利潤為5.92億元。對於上半年業績同比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公司表示,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煤炭行業去產能等政策影響,商品煤銷售價格同比大幅上漲;受益於新建礦井陸續投入商業生產,自產煤銷量同比增幅明顯。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日,已有27家煤炭上市公司發布了上半年業績預告或半年報。其中,18家公司淨利潤實現增長,7家公司實現扭虧,行業整體業績向好。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實現利潤1233.4億元。其中,大型煤炭企業由去年同期虧損37.4億元,轉為實現利潤513.9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00億元,增長36倍。

周期性行業回暖疊加去產能,為煤炭企業盈利大幅增長帶來利好。中國神華表示,經濟穩中向好,煤炭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政策效果顯現。上半年煤炭市場價格較上年同期大幅增長。公司加大煤源組織力度,加強煤炭生產采購和運輸調度,報告期內實現煤炭銷售量及平均銷售價格同比增長,運輸分部的業務量同比上升。

據國家發改委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共退出煤炭產能1.11億噸,已完成年度目標任務量的74%。除企業經營狀況明顯好轉外,發改委相關人士指出,通過去產能,推動行業發展環境有所改善,違規新增產能、違法違規建設和超能力生產等老問題得到有效遏製;一大批長期虧損、安全基礎差的煤礦加快退出,為優質產能發展進一步騰出了空間,產業布局顯著優化。這些都有助於煤炭行業的提質增效。

國信證券分析師指出,此前市場擔心煤價二季度下跌,煤企業績將出現下滑。根據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預告,多數煤炭上市公司業績並未明顯下滑,多數煤企實現增長。半年報超預期將使得市場對煤炭企業全年業績預期上調。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GDP增長為6.9%。其中,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增長7.6%,工業和經濟增長超預期。火力發電量和GDP相關性強。在此背景下,下半年經濟增長帶來的煤炭行業需求側向好可期。中銀國際證券指出,預計在需求側較好、煤價強勢、半年報業績靚麗等多重利好的發酵下,煤炭板塊有望進一步獲得較好表現。

全年供需緊平衡

截至目前,煤炭市場仍呈供需兩旺勢頭,總體供應端偏緊。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鐵路煤炭運量10.6億噸,同比增長17.1%;全國主要港口煤炭轉運量累計3.6億噸,同比增長16.5%。主要供應口徑都在增長,但是北方港口庫存卻沒有出現累積。

內蒙古某煤企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公司煤炭近期銷售很旺,坑口庫存不斷下降,已降到很低水平。個別坑口將價格上調。另外,公司在北方港口的庫存偏緊,將盡力保證長協合同的供應。

需求端方麵,因受南方持續高溫天氣影響,電力需求持續維持高位,主要電力企業的日耗煤處於高位。中國煤炭市場網數據顯示,進入7月份以來,沿海地區六大主要發電企業的電煤平均日耗水平逐漸遞增,由7月份第一周的61.6萬噸、第二周的68.5萬噸、第三周的74.3萬噸進一步提高到第四周的79.4萬噸;同時,上述電力企業的電煤庫存可用天數持續減少,7月28日已經降至14.6天的合理偏低水平。

相關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27日,沿海六大電廠煤炭庫存1237.10萬噸,環比上周下降12.30萬噸,降幅為0.98%;日耗為82.44萬噸,環比增加8.34萬噸/日,增幅為11.26%,電廠日耗突破80萬噸。

同時,火力發電壓力不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6月份,全國發電量520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2%。其中,火力發電量3709.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3%;水力發電量1044.3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9%。

為保證旺季電煤的供應,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采取一定調控措施,釋放部分煤炭產能,以保證迎峰度夏形勢的平穩有序。

中債資信指出,上半年煤炭產能淨減少,同時環保、安全檢查等因素影響產能釋放受限,1-6月原煤產量17.13億噸,同比增長5%,但煤炭產能仍未完全釋放。國內產量難以滿足上半年消費量,缺口主要依賴進口煤補充,煤炭價格持續維持高位。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煤炭產量17.12億噸,同比增長5%;煤炭淨進口量1.28億噸,增長23.7%;初步測算,上半年全國煤炭消費量19億噸,同比增長3.1%。上半年煤炭產量、進口量和消費量均呈現了不同程度的增長態勢,煤炭市場供需基本平衡。

對於2017年下半年的供需狀態,中債資信預計,隨著新增產能的加速釋放,煤炭供給量將增加,預計全年煤炭市場可達到緊平衡狀態。

有分析師指出,2016年煤炭供需缺口8113萬噸,2017年預計供需會小幅盈餘1062萬噸。在上半年去產能目標提前完成的背景下,釋放先進產能提上日程,新增的產量將逐步釋放出來。

發改委表示,今年上半年已竣工達產新增產能9000萬噸左右,下半年還有部分建設項目陸續投產。此外,將對部分優質產能煤礦重新核定生產能力,合計可新增產能約2-3億噸。

在需求端較好的情況下,作為內貿煤的補充,業內人士預計,下半年進口煤量大概率將超過上半年。

(原標題:煤價持續上漲 全年供需緊平衡)

最後更新:2017-08-03 08:46:16

  上一篇:go 早間公告:鹽湖股份籌劃債轉股
  下一篇:go 日經225指數開盤下跌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