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59 返回首頁    go 人物


美國這一舉動為什麼會讓投資者惶惶不安?

  隨著美國國會需提高舉債上限最後期限的逼近,投資者將再度開始進入“舉債上限將屆的不安”狀態。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在6月表示,國會需要在10月初至中旬前上調債務上限,否則可能出現違約。

  較短期美國國債收益率是反映投資者不安情緒的一個關鍵指標。10月中旬前後到期的美國國債收益率急劇上升。

  另一項反映投資者情緒的指標是一個月與三個月期美債收益率之差。該收益率差目前收窄至2.5個基點左右,表明投資者對一個月期國債的需求超過三個月期國債,以補償違約風險。

  美債收益率曲線暗示,美國政府不能及時上調債務上限以避免技術性違約——未能及時支付利息——的可能性約為15%。

  防止未來五年美國違約的成本——美國五年期信用違約互換(CDS)從一個月前的20個基點上升至約26個基點。2011年債務上限危機期間,美國五年期CDS一度觸及64個基點。

  在接近19.8萬億美元舉債上限之際,美國財政部有大筆款項待支付。10月2日,其必須支付550億醫保、軍事和利息費用,並且有880億美元標售的兩年期、五年期和七年期國債需結算。

  更糟糕的是,自7月底以來,美國財政部現金結餘減少逾1000億美元,這意味著在不能舉債的情況下政府償債的緩衝更少。

  上一次美國政壇因調高舉債上限而陷入嚴重僵局,發生在2011年中期,結果導致標普降評,讓美國喪失了寶貴的AAA評級。當時美股也幾乎跌入熊市。在標誌危機高峰的11個交易日,標普500指數就重挫16.7%,至今這仍是2007-2009年金融危機以來任何可比期間的最大跌幅。

  市場參與者預計,隨著華盛頓政壇辯論升溫,美國股市和債市9月將呈震蕩格局。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8-28 20:52:53

  上一篇:go 美國汽油期貨暴漲6.8% 原油市場颶風來襲?
  下一篇:go 全球主要央行收緊政策 新興市場卻在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