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4
人物
中國這一“創業板”仍然在牛市!漲幅秒殺美國四大科技股
中國這一“創業板”依然在牛市!要說今年全球最牛的股票,當屬中概科技股。
2017年以來,美股的牛市行情讓A股投資者羨慕不已,特別是跟創業板對標的納斯達克,屢創曆史新高,與創業板行情走出了截然相反的行情,納指年內漲幅高達18.59%。
納指不斷創下新高的背後是科技板塊的發力,數據顯示,美國科技板塊成了牛股集中地,納斯達克100科技板塊指數年內累計漲幅高達22.5%,是美股表現最好的行業之一。萬萬沒想到的是,中概科技股表現更為突出,漲幅已秒殺了美國科技股。
年初至今,陌陌漲幅超過150%,微博、暢遊漲幅超過100%,京東、阿裏巴巴、汽車之家、58同城等多股漲幅超過80%,高於“FANG”中漲幅最好的Facebook同期49.48%的漲幅。
“FANG”指的是美國四大科技股龍頭Facebook、亞馬遜(Amazon)、奈飛(Netflix)和穀歌(Google),年初至今漲幅分別為49.48%、32.33%、46.47%、19.35%。
中國這一“創業板”依然在牛市
A股市場中以科技創新標榜的創業板,今年的走勢卻令人十分憂心,年初至今創業板指跌幅超過10%。
而美股市場的創業板——納斯達克指數卻走出了牛市行情,指數也不斷刷新曆史新高。同樣,美股市場的科技板塊也是牛股輩出,推進了牛市行情的發展。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美股科技板塊中,表現最好的竟是中概科技股。券商中國記者挑選了22家在美國上市的較為知名的科技互聯網公司,平均漲幅高達67.09%,遠超美股科技板塊漲幅。難怪說,中國這一創業板依然在牛市!
在港上市的騰訊控股年內73.62%的漲幅都排不進前10名。
具體來看:
陌陌漲幅最大,年初至今股價大漲150.22%,市值市值超過了600億元;
漲幅超過100%的有2隻,分別是微博和暢遊;
漲幅在70-100%之間的共有9隻,分別是易車、汽車之家、歡聚時代、新東方教育、京東、58同城、阿裏巴巴、宜人貸、騰訊控股。
市值方麵,BATJ占有絕對優勢。騰訊和阿裏在量級方麵屬於同一級別,總市值均超過了2.5萬億人民幣,阿裏稍占優勢,市值為2.73萬億元,騰訊2.68萬億位列其後;百度和京東位於同一級別,百度市值為5295.59億元,京東市值為4566.97億元。
在騰訊、阿裏市值飆升的同時,馬化騰和馬雲的身家也隨之提升,中國首富的寶座也是由兩人輪著坐。由於美股與港股開市時間不同,也就有了“白天馬化騰是首富,晚上首富換成馬雲”的段子。
中概科技股暴漲底氣何在
具體來看,漲幅靠前的中國科技股主要分布在電子商務、互聯網、社交網絡、遊戲四大行業,這與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以阿裏、京東、唯品會等為代表中國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經過近20多年積極推進和創新發展,已經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電子商務市場。
《電子商務“十三五”發展規劃》政府報告中提到,電子商務經濟成了中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一是網購成為消費增長新力量,“十二五”期間,網絡零售額從7500億元勐增至 3.88萬億元,其中實物商品網絡零售額為3.24萬億元,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占比達10.8%。
二是電子商務成為投資與創業新熱點,“十二五”末,以實物商品、在線服務及數字產品交易為代表的互聯網創業年投資額達153.62億美元,占全國創業投資總額的 28.5%。
三是跨境電子商務成為外貿增長新動力,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效,配套政策體係不斷完善,交易規模快速增長,業務模式不斷創新,成為新的外貿增長點。
據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的實體商品在線銷售躍升28.6%,至2.37萬億元(合3500億美元),占中國零售總額的比重從2016年上半年的11.6%上升至13.8%。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最新數據,美國第一季度電子商務銷售增長14.7%,至1057億美元,占零售總額的8.5%。
作為社交網絡行業的科技公司,陌陌、微博及騰訊今年表現十分突出,前兩家年內漲幅均超過100%,騰訊漲幅超過70%。
可以說,社交網絡是繼門戶網站、搜索引擎之後,互聯網發展的第三次浪潮。從現實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找到無數的例子來證明社交網絡對我們生活乃至世界的影響,發朋友圈、刷微博已經成了每個人日常生活中的標配。
暢遊、騰訊控股等代表了國內遊戲行業的佼佼者,而對於遊戲行業的發展前景,大家可以看一組數據:
《王者榮耀》一季度營業收入在60億元左右,參照騰訊控股整體的29.34%的銷售淨利潤,《王者榮耀》為騰訊控股貢獻了17.6億元的淨利潤;A股市場中,隻有55家上市公司一季度盈利超過了王者榮耀。
FANG成美股科技公司主力
在美股牛市行情中,科技股成了行情發動者,Facebook、亞馬遜(Amazon)、奈飛(Netflix)和穀歌(Google)四家公司股票連續大漲,為牛市行情輸送了不少“彈藥”,這四家公司也被稱為“FANG”。
就今年漲幅來看,Facebook的漲幅最大,年內漲幅為49.48%;奈飛緊隨其後,漲幅為46.47%;亞馬遜大漲32.33%;穀歌表現“最差”,漲幅19.35%。
上述表格中,漲幅最好的是特斯拉汽車,2017年以來漲幅高達66.21%,得益於特斯拉Model 3的訂單爆棚,不過最新消息顯示,在召開的季度業績電話會議上,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表示,去年有63000人取消了Model 3訂單。
蘋果依然是納斯達克最閃亮的公司之一,年初至今漲幅為38.28%,市值已經超過5萬億人民幣,最新市值為5.51萬億元。在市值方麵,微軟、Facebook、亞馬遜的總市值均超過了3萬億人民幣,分別為3.75萬億、3.36萬億、3.20萬億。
美國科技股與中概科技股最大的不同主要在於兩點:
1、在市值方麵,中概科技股存在較大劣勢,市值超過萬億的僅有騰訊和阿裏兩家公司;
2、美國優秀科技公司行業分布更為廣泛,除了互聯網、社交、遊戲等行業,新能源、計算機、人工智能等行業也有較好的科技公司。
創業板何時才能爆發
我們再將視線拉回A股市場,同樣以創新、科技企業定位的創業板,今年卻跌跌不休,年初至今創業板指跌幅已超過10%。
創業板公司市值方麵,溫氏股份以1167.27億元成為創業板唯一市值超過千億的公司;市值超過500億的僅有5家,分別為藍思科技、樂視網、東方財富、三聚環保、碧水源。
行業分布方麵,市值排名前30的創業板公司中,傳媒、電子、醫藥生物三大行業位居前三。
天龍光電為創業板市值最小的公司,總市值僅為18.32億元,年初至今跌幅高達39.66%。市值不足20億元的個股還有4隻,分別為同大股份、沃施股份、華虹計通、東華測試。
在創業板跌跌不休的同時,創業板指估值已趨近曆史最低值,目前創業板估值在37倍左右,而納斯達克目前的估值在36倍左右,與創業板估值水平基本持平。
不少業內人士給出了看多創業板的理由:
1、國家對創新創業的扶持更進一步,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前景再次獲得提升。7月27日發布的“雙創意見”, 是時隔兩年後國家高層再次發布“雙創”有關的重大政策文件,這意味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再次獲得高層的肯定與推進。
2、外延並購批文數量回暖,回顧過去兩年並購批文的節奏,從今年4月中旬以來,管理層對外延並購的審批重新開始加速,審批數量有所上升。
3、基金對創業板的相對配置回到2013年的水平,處於低配。根據最新出爐的基金中報顯示,2017年二季度,基金對主板配置比重達到66.3%,較一季度提高了1.6%,而創業板恰恰相反,配置比重比一季度降低了1.6%,回落到12%,與2013年的配置比重類似。
(原標題:中國這一“創業板”仍然在牛市!漲幅秒殺美國四大科技股,騰訊74%漲幅都排不進前10,底氣從何而來)
最後更新:2017-08-09 09: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