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人物
資產配置+長期投資 首批公募FOF試航
公募FOF時代正式開啟。首批獲批6家公募FOF基金來自南方基金、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建信基金、泰達宏利基金和海富通基金,這6家公司旗下各有1隻基金獲批。
與其他公募基金相比,FOF基金具有二次分散的優點,是天然具有降低波動率、增加穩定性的品類。同時,作為養老基金第三支柱的重要資產配置模式,伴隨著“稅收遞延製度”等政策推進,FOF基金未來發展值得期待。
按美國等國家FOF占共同基金規模10%左右測算,FOF在中國預計將有萬億市場規模。然而,作為新興事物,被市場接受仍需時間。作為長線投資品種,FOF在短期內尚無法展現自身優勢,因此,投資者教育等問題也是行業須直麵的現實問題。
核心功能是資產配置
“FOF的核心功能是資產配置,公募FOF存在的重要意義是填補了中國資產頻譜的不完整性,增加了中等收益風險組合的投資品種。有資產配置需求的投資者人都可以考慮FOF產品。”華夏基金資產配置部有關人士表示。
不過,資產配置很難由個人投資者完成,“所以需要專業的基金經理團隊。未來,FOF將吸引一些長線的資金,包括養老需求的、包括教育儲蓄資金。”天相投顧基金評價中心負責人賈誌評價。
然而,從出生起便定義為長線投資品類的FOF基金,也不得不麵對國內大多投資者在投資行為上偏短線化的現狀。
根據基金業協會發布數據顯示,偏股型基金19年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6.18%,超出上證綜指平均漲幅8.5個百分點;債券型基金年化收益率平均為7.64%,超出3年定存基準利率4.89個百分點。因此從長期來看,無論是權益類基金還是債券類基金,公募基金都創造了較為可觀的收益。
但是,根據問卷調查統計,真正實現盈利的基金投資者占比相當小,有較多的基金投資者並沒有享受到公募基金創造的收益。“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為國內投資者普遍較為短視和情緒化的追漲殺跌,較為缺乏資產配置與長期投資的理念。”南方基金宏觀研究和資產配置負責人魚晉華表示。
同時,魚晉華認為,FOF基金的主要目標群體為對基金投資有一定認識、風險承受能力適中或偏低、認可資產配置理念、堅持長期投資的投資者群體,以及養老金、企業年金等機構客戶。
建信基金資產配置及量化投資部總經理梁瑉認為,公募FOF的推出,將為投資者提供更加豐富的資產配置選擇。從長期看來,未來FOF產品的格局若有養老金助力,發展前景將十分可觀,因此對在養老需求或教育儲蓄需求等方麵有長期累積意向的投資者是首選產品。
其實,國內類似FOF基金的產品,最早可以追溯至2005年。這一年,招商證券推出了一款以基金組合為投資對象的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並命名為“招商證券基金寶”。“基金寶的投資對象為公募基金,且作為理財產品,它的門檻也不高。因此,其性質、運行的邏輯、思路和現在的公募FOF其實是一樣的。”智能投顧理財魔方聯合創始人馬永諳向《中國經營報》記者介紹道。
隨後,光大銀行、國泰君安等多家銀行和券商推出了以FOF為基本設計理念的理財產品,甚至在不少投連險產品的設計中都引入了FOF的設計思路。
然而,2012年曾經風行一時的銀行FOF產品日漸邊緣。高峰期曾多達42隻的FOF產品,到2012年還在運行的隻剩下9隻。彼時,據媒體統計數據顯示,上述9隻碩果僅存的銀行FOF產品隻有2隻淨值在1元以上,剩餘7隻有3隻累計跌幅超過40%。
“公募FOF麵向的是大眾投資者,投向公募基金。這種FOF究竟想解決什麼樣的問題,那個時候並沒有搞清楚。這也是FOF沒有成長起來的根源性的問題。”馬永諳表示,“市場是否有真實的需求,以及是否真的解決了投資者的問題,這個是關鍵。”
實現長期投資目標
目前公募基金的FOF擇基策略基本分為兩種:“優選型”或者“配置型”。優選型,即挑選某一類型基金中的績優產品進入組合。優選型目標是通過擇優和分散從而減少投資者踩中“黑天鵝”或“績差”基金的影響,從而達到組合水平長期在同類基金的平均收益水平之上的目的。而“配置型”策略重點是通過投資不同資產類別的基金並按照設定風險水平調整相應配置比例,從而幫助投資者實現擇時收益。
從投資策略來看,華夏基金、建信基金均采用了美國市場較為流行的目標風險基金模式,該模式主要根據目標風險的不同,設置不同的風險資產比例;南方基金則選擇全天候配置策略;海富通側重於基金優選策略與資產配置策略的結合;嘉實和泰達宏利將以風險平價策略為基礎。
作為新生事物,公募FOF基金並無過往業績可供參考。
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近日在其個人公眾號中連發多篇文章,探討FOF基金相關內容。在他看來,“因為過往券商、銀行、保險以及私募的所謂FOF,都不是符合公募FOF遊戲規則的規範化產品,都與公募FOF有很多的不同,並且都沒有過往的、法定的、規範的公開信息披露,因此,都不適合作為參考。”
泰達宏利基金全能優選FOF擬任基金經理張曉龍認為,投資者在選擇FOF時可把握以下幾點:一是基於自身的風險偏好;二是選擇FOF產品定位清晰的基金管理人,以避免FOF產品的風格偏移。投資者在投資FOF基金之前要考察FOF基金管理人是否專注於FOF業務,應當選擇專注於FOF業務的基金管理人;三是應當審慎考察FOF基金管理人的投資能力,了解其投研團隊實力、動態跟蹤調整能力等。
梁瑉建議,投資者在選出符合個人投資需求的FOF產品後,應通過長期堅持來實現投資目標。
嘉實基金提醒投資者,在選擇FOF前應充分了解公募FOF與以往普通基金之間的差異。它們雖都是基金,但概念大不相同。FOF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大類資產配置來幫助投資者實現長遠的投資目標,這與以往的普通基金專注於投資某一類資產有明顯區別。
另外,王群航建議投資者在選擇FOF基金時,可從三方麵下手:其一,可參考公司的實力,FOF團隊的規模及構成,公司原有基金產品線結構,以及以往對混合基金的管理情況;其二,需關注產品的投資理念、範圍、策略等;第三,要了解FOF基金經理的觀點、認知及理念。
內部FOF VS外部FOF
公募FOF采用內部還是外部FOF的討論一直延續至今。泰達宏利及華夏基金均表示,公司獲批的FOF為全市場基金。
作為已經擁有了較為全麵的產品線和出眾的投研實力,建信基金在固定收益類基金上的管理實力有目共睹,這些都已基本能夠滿足FOF產品的配置需求。同時,投資內部基金可以減少接近1%的費用成本。“盡管如此,‘基金優選,擇優錄用’還是我們FOF投資的重要思路。發現有業績表現突出的外部基金,我們也會積極配置。”梁瑉表示。
嘉實此前申報的包含此次獲批的兩隻公募FOF產品,則屬於外部FOF。在嘉實基金看來,外部FOF主要優勢在於以下幾點:第一, 在不同基金公司的能力特點上實現優勢互補;第二,在資產配置上實現更好的分散性,有可能獲取更高的Alpha;第三,實現更大的資金容量。
在南方基金宏觀研究與資產配置部看來,內部FOF和外部FOF最主要的區別在於,內部FOF在避免FOF雙重收費問題上有較為明顯的優勢;而外部FOF具有可以在全市場內對基金進行挑選的優勢,彌補了公司產品類型不全造成FOF配置問題,此外也避免了隻用內部基金的道德風險。南方基金目前已形成基金池構建和篩選機製,運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內外部基金展開深入研究。
華夏基金資產配置部有關人士認為,從產品層麵來說,FOF通過分散風險的方式來幫客戶實現組合投資的目標,這個目標就要求控製住整個產品的風險。“首先,通過內部FOF的方式可以比較充分地盡調;其次,管理人一般對自家基金的理解會比外部更深;第三,相較外部FOF,內部FOF的費用也會降很多。綜合這些觀點來看,產品線布局全麵的基金公司在做投資內部基金的FOF確實會有一些優勢。不過,外部會有很多有特點的基金,而且有的公司其實自身產品線也不全,如果完全不考慮外部產品的話,其底層產品線可能出現缺失、投資標的也不完整。”
王群航則建議,目前應以外部FOF為主要發展方向。在他看來,即使是少數幾家大公司,可以作為FOF備選的標的基金也都不足百隻,內部FOF如何能夠充分地做好大類資產配置。
賈誌則表示:“內部與外部到底誰好誰壞?還是交給市場去看,因為最終都是要在賽道上把自己展現出來。當披露投資組合時,一旦自己家的產品在整個組合當中是排位靠後的,基金公司也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來麵對投資人的疑問和質疑。”
市場亦有言論擔憂FOF基金是否會成為營銷工具。馬永諳向記者表示,“FOF基金可分為銷售型FOF和管理型FOF兩種。銷售型FOF就是將一攬子基金打包出售,先鋒基金曾做過這種內部FOF,它本身就是銷售工具。‘銷售工具’並不是個貶義詞,但是,怕的是所有FOF都變成銷售工具。”
“現有製度本身亦鼓勵利用自有基金來組建FOF,這樣可避免雙重收費。為客戶做資產配置並得到客戶的認同很難,且是個緩慢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為趨利、追求利益而將FOF轉變成銷售工具的可能。另外,從利益上講,這條路也是最容易實現的。”馬永諳進一步表示。
(原標題:資產配置+長期投資 首批公募FOF試航)
最後更新:2017-09-16 23: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