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84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三大看點:監管協調機製如何更進一步

據多家媒體報道,備受關注的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或將於本周召開。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對中國金融改革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1997年起一般每5年召開一次的金融工作會議,通常會對中國下一步係列重大金融改革問題定下基調,並涉及多次中國金融監管機構改革等重大舉措,這包括了1997年成立保監會;2002年成立銀監會、成立國有銀行改革領導小組;2007年完善金融監管體製等。

多家研究機構預測,本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將聚焦是否對現有金融監管機構架構做出調整、未來金融風險監管覆蓋方式等問題。

“無論是從前幾年金融業瘋狂擴張帶來的問題,還是從近年主要領導人和監管機構的表態來看,金融安全與金融監管都將是本次會議討論的重中之重。”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薑超認為。

看點一:金融監管協調機製是否“升級”

在過去的四次金融工作會議上,金融監管這一話題幾乎沒有缺席過,而在經曆了2013年6月的流動性驟緊、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等後,分業監管可能產生的監管重疊、監管協調出現困難的問題逐漸暴露,市場普遍認為,金融監管協調將成為本次金融工作會議的重頭戲。

“此前出現的一係列風險如股災的處置,充分暴露了我國金融監管協調性不足帶來的弊端。因此,加強金融監管的協調也是本次金融工作會議的重點要求。”申萬宏源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認為。

事實上,在“改革並完善適應現代金融市場發展的金融監管框架,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這一表述出現在“十三五”規劃後,中國金融監管體係改革提上議事日程,在學界,以何種方式進行金融監管體製調整的構想不斷出現。

相對於一度出現的“一行三會合並”的聲音,市場傾向於認為,在本次金融工作會議上,比較合理的方案是,建立一個專門的一行三會協調架構,並賦予其較高的權威,來協調一行三會的監管事宜。

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4日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中提出,強化金融監管協調,統籌監管係統重要性金融機構,統籌監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礎設施。

薑超認為,在總的方向上,金融工作會議有望將金融監管協調機製提到更高層麵。從監管類型上看,在現行分業監管的基礎上,將會增強統籌協調,適當增加功能監管、行為監管。

為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協調,保障金融業穩健運行,2013年8月15日國務院發布批複,同意建立由人民銀行牽頭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製度。而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表示,下一步金融監管協調機製在初步達成一致後,有可能提高到更有效的層次。這正是統籌監管的體現,也是金融監管機製改革的方向。

“分業監管模式下,按機構監管而協調不到位容易導致監管短板。而增加按照功能和行為監管後,有望解決機構間業務交叉導致的監管缺位問題,也可以減少金融機構與監管‘躲貓貓’、監管套利等行為。”薑超認為。

看點二:金融安全、防風險的重要性是否進一步提升

鑒於防控金融風險的重要性、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被多個會議上被強調,不少機構認為,在本次金融工作會議中,金融安全和防風險的重要性將進一步提升。

“一方麵,股災、債災、匯率大幅貶值和資本外流、房地產泡沫等風險點頻發為金融安全敲響了警鍾,另一方麵,已經召開的一係列重要會議均表明防範金融風險、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在提升。” 李慧勇認為。

可見的是,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確保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今年4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就維護金融安全提出6項任務:深化金融改革、加強金融監管、采取措施處置風險點、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金融環境、提高領導幹部金融工作能力、加強黨對金融工作的領導。

李慧勇預計,在本次金融工作會議中,防風險的重點則包括了三個方麵:一是加強金融風險的摸排和監測;二是著力控製增量,積極處置存量,控製杠杆率;三是加大對逃廢債等金融違規行為的查處。

國泰君安則認為,今年以來,金融領域去杠杆取得初步成效,但同時市場上也出現了一些擔憂與質疑,資本市場短期內存在一定的壓力。本次會議後,金融去杠杆的路徑、力度和節奏預計將更為清晰,不確定性會下降,將有效引導市場預期。

看點三:金融改革與開放如何進一步推進

在人民幣躋身特別提款權籃子、滬港通、深港通以及債券通相繼落地、MSCI納入A股後,下一步金融開放的步伐和方向,同樣有望成為本次金融工作會議的議題。

在上個月舉行的陸家嘴論壇上,一行三會(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中國銀監會和中國保監會)高層,也不約而同提到了金融開放。

其中,周小川在在主題為《中國經濟的對外開放:從製造業擴展到服務業》的主旨演講中,一共39次提到了“開放”。他表示:“當然個別人也許會從自身行業的利益出發,主張對金融業進行保護,等成長壯大了再開放、再參與國際競爭。”周小川表示,各國的經驗也包括我們中國自身的經驗表明,保護導致懶惰、財務軟約束等問題反而使競爭力更弱,損害行業發展。市場和機構的不健康導致市場不穩定,容易產生危機,其中一個例子就是亞洲金融風暴前後所發生的那些現象。

隨後,央行副行長易綱在第九輪中美工商領袖和前高官對話上表示,“對於中國改革開放的決心,有的外國朋友提出了些許顧慮。而事實上,在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和發展的關鍵時刻,我們更加強調改革開放。”易綱表示,“中國將繼續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我們在產品市場上已基本實現由市場定價,今後通過在要素市場領域的深化改革,將進一步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

在下一步金融開放的方向上,李慧勇預計,四個方麵的金融改革和開放值得關注:一是金融業的公司治理改革,推動金融機構切實承擔起風險管理責任;打破剛兌,健全市場化、法治化違約處置機製。二是金融監管機製的改革。三是疏通金融服務實體的通道,積極規範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比重。四是在完善宏觀審慎管理的基礎上推進資本賬戶開放和匯率的市場化改革。

中金公司認為,如何在MSCI納入A股、債券通開通等基礎上進一步促進金融雙向開放、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如何結合“一帶一路”戰略和亞投行等機構,構建開放共贏的金融平台,使得金融在服務中國自身發展以及促進中國在全球金融體係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可能是本次金融工作會議可能涉及的話題。

附:過去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核心內容

(原標題: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三大看點:監管協調機製如何更進一步)

最後更新:2017-07-13 08:44:42

  上一篇:go 證券時報頭版:個股“閃崩”也是一場投資者教育
  下一篇:go M2低增速料成為常態 流動性基本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