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88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房地產長效機製正在形成

樓市話題的熱度近兩年一直不曾停歇,去年9月底在全國開啟的新一輪調控,至今已過去一年,住房已逐漸回歸居住屬性。如今,在調控不放鬆的同時,正通過完善住房供應體係,建立房地產健康發展的長效機製。

從調控效果來看,目前一線城市和熱點二線城市房價上漲勢頭已連續多月得到遏製。根據統計局公布的8月70城房價,15個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環比無一上漲,同比漲幅全部回落,深圳還出現同比下跌。不過仍有46城新房價格環比上漲,雖然環比數量有所下降,但也意味著調控不可放鬆。

為防止炒作,部分二線城市日前亦加碼調控,9月22日和23日兩天,南寧、重慶、南昌、長沙、西安、貴陽、石家莊七城升級樓市調控。除西安樓市調控新政著眼於強調“商品房調價申報”外,其餘六城皆為“限售”,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2~5年後方可轉讓。

首套房貸利率上升,也成為遏製房價炒作的手段。數據顯示,今年8月全國首套房貸平均利率為5.12%,相當於基準利率1.04倍,且近日北京多家銀行繼續上調首套房貸利率,部分甚至上浮20%,大城市首套房貸仍有優惠的銀行已十分稀少。央行也對此表示支持,理由為這是銀行根據市場資金水平變化,自身資產負債管理所采取的自主行為,也符合房地產調控政策導向。

中國大城市房價過高問題由來已久。以往樓市過熱、房價高企時,慣用策略是利用限購、限貸等措施進行調控,但作用往往僅限於短期,且容易形成房價上漲預期,於是不可避免地進入了“越調越漲”的困境。在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決策層對房地產進行了定位:“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並強調利用長短結合的政策工具,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基礎性製度和長效機製。

如果把限購、限貸等從抑製需求的調控政策看作短期政策,那麼近期頻現報端的共有產權住房、租賃住房等,無疑就是長期性的工具。

9月21日,住建部發文支持北京、上海開展共有產權住房試點,要求落實好現有的財政、金融、稅費等優惠政策,力爭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試點經驗。隨即,北京就將朝陽區的錦都家園項目納入共有產權住房管理,銷售均價每平米2.2萬元,該地塊樓板價2015年的樓板價為每平米2.8萬元;並明確未來5年供應25萬套共有產權住房的目標,著力滿足城鎮戶籍無房家庭及符合條件新市民的基本住房需求。

此外,住建部今年7月要求在人口淨流入、住房租賃需求旺盛的大中城市,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並選取廣州、深圳、南京、杭州等12個城市作為首批開展住房租賃試點的單位,部分城市目前已發布具體實施方案。同時,上海最近連續在主城區公開出讓多幅租賃住房用地,並發布住房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將新增租賃住房70萬套。

實際上,中國經濟已經到了不得不擺脫房地產依賴的關口,這也成為了共識。針對房地產行業的未來發展,決策層定調回歸居住屬性,建立長效機製。要達到這個目的,短期來看,要在房價過高或上漲過快城市,加強調控,遏製房價非理性上漲。長期來看,要通過“購租並舉”等手段,完善住房供應體係,讓以年輕人為主的“剛需”人群,能夠通過不同渠道滿足住房需求。

如今,政策工具長短結合,共同施行,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長效機製正在形成。

(原標題:房地產長效機製正在形成)

最後更新:2017-09-24 22:32:52

  上一篇:go 海倫哲前三季度淨利預增103%
  下一篇:go 董明珠回應舉牌海立股份:格力產能不夠 需要大量采購海立的壓縮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