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52 返回首頁    go 人物


釣魚用小藥適可而止,不要太過於依賴,也不信什麼天天爆護!

小藥三項功能——招魚、聚魚;調整釣餌狀態;改變釣餌味型,以達到改善魚口,規範魚訊和讓魚吃得不撤嘴的目的。稱“小藥”是因為用量少,看似微不足道,占魚餌重量的幾百分之一,卻效果巨大。以至同池競釣用了藥釣300尾,不用藥釣100尾、幾十尾。如此反差,如果是技高一籌也就認了,然而幾次三番都是名不見經傳,技術平常者憑小藥勝人一招。於是本為秘密手段的小藥成了常態,成為必備利器。

小藥有三弊——用多了過猶不及,不僅治了“病”,還會使病情加重,甚至會讓魚生出其’他病來;池塘充滿藥昧,成了大藥缸,在藥物刺激下本來正常的魚口變得不正常了,形成藥物依賴;小藥改變了競技釣魚的性質,繼拚釣餌之後形成比小藥,導致一些人不求技術長進,隻在小藥上尋找捷徑。小藥本是針對魚情和變化了的魚口采用的應急措施,現在泛濫了,無藥不成餌。如果不加節製,競技釣魚豈不成了競藥釣魚?

小藥在休閑釣魚中用得不多是因為魚種雜,能治鯽魚輕口的藥治不了鯉魚緘口。另外釣法多樣,釣術多變,魚不開口換釣餌,沉底無口釣離底、釣行程,十八般武藝、三十六種變化盡可使來。可是競技不同,釣位限製,竿長、線長也受到限製,影響了技術的發揮。除了釣術變化尚有空間,要靠技高技低決勝負,誰也沒有必勝把握。於是,在技和術之外依靠小藥取勝就成了最省力的方法。

據調查,凡是以鯽魚為對象魚的釣快魚比賽,用小藥者占90%。然而真正能做到藥到病除的不足20%,也就是說70%的小藥都荒廢了。

小藥走火入魔,是不是到了該說“不”的時候呢?從今年起,一些現行比賽叫停了拉拉煳、果凍餌,今後是否會對小藥做出限製尚無定論,但不管從環保還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角度來說,小藥應慎用,少用!

注明:圖片來自網絡,分享優質內容,如有侵權,聯係本人刪除

最後更新:2017-08-19 23:02:13

  上一篇:go 釣魚抓到三十斤重的烏龜,看到龜殼後,我丟下了河
  下一篇:go 自製中藥香粉釣鯽魚餌料誘餌釣餌,比一般的餌料效果好,釣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