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88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楊洋口碑的崩塌,是小鮮肉文化崩盤的開始嗎?

從《三生三世十裏桃花》上映到現在,新聞基本圍繞楊洋粉“羊毛”的鎖場行為展開,楊洋自己的演技無人討論,甚至更多人直言他現在變得油膩自戀了,很愛給自己加戲。2017年來,很多流量小生雲集的電影票房口碑都不佳,這會是市場正常化、小鮮肉文化不再有購買力的開始嗎?

去看了《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本著去看爛片的心態,我決定既來之則安之。

但是看過之後,讓我非常意外。這麼大陣仗的電影居然沒有爛出新高度?

就像當年《致青春》把交通意外死去的女二號硬安上一個“為愛而死“的名頭,《匆匆那年》女主大喊“那我們現在上床你上嗎“的靈魂拷問,《梔子花開》開創尬聊尬演先河,《致青春2》wuli凡凡經典的“菩薩知道我心裏多難過嗎“等,這些爛片爛則爛矣,但也算爛出了風格,爛出了高度。

反觀《三生三世十裏桃花》,雖然對這些爛片元素一個不落的點了名,但卻沒有玩出任何新的花樣,唯一可以拿出來說道的,就是楊洋玩起了麵:

你看這個麵它又長又寬……

大概也就是從2014年開始,國產電影爛片頻出。

《小時代》係列主打奢華撕逼,《匆匆那年》《同桌的你》《梔子花開》《左耳》等主打青春文學,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比如《微愛》《露水紅顏》《何以笙簫默》《惡棍天使》《有一個地方隻有我們知道》等,也算是百花齊放百家齊鳴,各自都有各自爛的特色,不盲從,不跟風。

這些爛片其實使用的都是同一個套路,就是人氣偶像的變現。

我們俗稱為:小鮮肉模式。

2014年到2016年間,也正好是這些偶像的人氣巔峰時期。

這段時間這些小鮮肉們和粉絲們都屬於油鹽不進的時期。

何謂油鹽不進呢?

鮮肉們不練演技,自我感覺良好,作品一部接一部。

粉絲們不聽忠言,不接受批評,到處跟人開戰,

持續的作品輸出以及粉絲和路人的爭論造成的討論熱度,讓諸多片商發現了短期的賺錢商機:

把一個偶像作為核心,塞入被稱為“作品“的殼裏,修飾包裝後,上市販賣。

麵對我國數量龐大的三觀還未健全的青少年們,這一招真的是好使。

以至於後來讓鄧超這樣優秀的演員也用這招來實現快速上位。

但是,粉絲的熱情始終架不住口碑的崩塌,當片商們把可以用的小鮮肉都用盡的時候,卻發現原本百試百靈的招數,在逐漸的走下坡路。

2016年的《擺渡人》和《長城》把這種情況推向了巔峰。

一路飆升的票房看似壯觀,但其實遠遠不及片商最初的設想。

於是他們把矛頭指向了電影評論平台,一廂情願的認為,自己的“優秀“作品遭到了奸人的迫害。

但群眾是有腦子的,即使之前上過當,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上當。

2017年過年期間,《功夫瑜伽》《大鬧天竺》《西遊伏妖篇》是小鮮肉模式的最後一次收割。

在這之後,《吃吃的愛》誤讀了小s和林誌玲的人氣,如果早兩年上映,可能會大賣;《傲嬌與偏見》則是急於把還未上位的偶像拿出來收割;《夏天十九歲的肖像》則證明了,就算製片人又是下跪又是懟評分平台,也不會讓票房再回到2014年那會了。

本來我認為,2017年結束之前,國產電影的風向必定會改變,但沒想到,在7月的時候,改變風向的電影就來了。

《戰狼2》的成功包含了天時地利人和,它也是觀眾反對小鮮肉模式的一次集中性爆發。

和《戰狼2》最直接碰撞的,就是《建軍大業》和《三生三世十裏桃花》。

《建軍大業》虧在,它的兩位老大哥,《建國》和《建黨》敗了很多的路人緣。

要說前兩部,其實也是小鮮肉模式的雛形,不同的是它們用的是所有的明星的人氣。

《建軍》在宣傳期,就已經因為使用大量小鮮肉,遭到了觀眾的異議。再加上前兩部同類型電影讓觀眾對它失去了期待,票房上不去,確實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這是一個現代現實版的《狼來了》。

而《三生三世十裏桃花》,不但不具備直接挑戰《戰狼2》的實力,而且剛好趕上了《戰狼2》的爆發期,更顯得可悲而可憐。

對比前兩年小鮮肉參演的小情小調的小成本電影動輒都3、4億的票房,《三生三世十裏桃花》這種大製作的4億票房,簡直微不足道。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我想大膽預測一下:

2017年的8月,很可能就是國產電影小鮮肉模式走向衰亡的轉折點。

而楊洋,很可能就是小鮮肉時代終結的第一個受害者。

推測也許不會應驗,但推測一定都是有根據的。

就目前來說,2014年開始崛起的那一批小鮮肉們,都迎來了演藝事業的新起點。

李易峰,姑且不論他的那座獎杯是否有含金量,但他現在確實已經成功轉為電影咖,為他的30歲起了個有前景的好頭。

鹿晗、黃子韜、張藝興這類本就是工作重心在音樂上,拍了電影發現沒前景後,又重新回歸音樂,配合一些綜藝節目,可以繼續偶像路線。

TFBOYS們步入大學,隻要不被業務壓垮,幾年後可能有蛻變。

至於像劉昊然、吳磊、張一山等,演技紮實,不用怎麼擔心,已經走上了小鮮肉的翻身之路。

AB有老公罩著,不怕。

陳學冬也有老板罩著,不怕。

吳亦凡雖然幹啥啥不行,但勝在黑粉夠多,可以逆向走紅哈哈哈哈哈!!!(沒忍住)

而楊洋,跟他們都不一樣。

說實話,早期的楊洋我是很看好的,至少在《暴走神探》那會,還看得到他的前途。

後來不知從何時開始,楊洋有了一種“hold住“的氣質。

不僅僅是演霸道總裁的戲路,就連在日常采訪中,都有一種刻意拿捏的感覺。

這是一種當偶像的路數,而非當演員的。

可能在粉絲眼中,楊洋做什麼都是對的,但真從他的成績來看,落後了不少。

《左耳》、《盜墓筆記》、《全世界》、《微微一笑》口碑都不樂觀,真正算得上主角的,也隻有《微微一笑》。

2017年廣告量大增,卻沒多少影視作品。

《武動乾坤》不出意外的話,也是在及格線之下的作品。

楊洋也不唱歌,也不怎麼上綜藝,時尚感也一般,可以說除了演戲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再加上頂著《戰狼2》硬剛,這都不是被路人黑的問題了,而是存在感快速下降。

現在說到《三生三世十裏桃花》,有人說影片質量,有人說劉亦菲的這些年,還有人說粉絲鎖場,但除了自己粉絲,有多少人在討論楊洋?

對於明星來說,最壞的新聞就是沒新聞。

電影界的小鮮肉模式還有多久會徹底終結,要看下半年的市場情況,但小鮮肉的最好時代已經過去,最後的結果無論是消亡,還是改朝換代,都已是板上釘釘的事。

快速更迭的娛樂圈容不得任何還未取得成就的人放慢腳步,慢吞吞的楊洋已經走到了自己演藝生涯的賽點,成王敗寇,都看他自己怎麼選了。

《微微一笑很傾城》之後,楊洋的人氣空前絕後的高漲,頂級代言廣告接到手軟,各種電視劇電影也都首先考慮他,絕對的一手好牌。

楊洋出席活動,整場都在喊“肖奈”

記得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宣傳路演都是打著楊洋的旗號,而且他場場宣傳路演都到位,看得出他那些時候非常的疲憊不堪,其實那部劇並非他主演。因為這部電影的時候,正好是《微微一笑很傾城》還熱火的時候,楊洋人氣爆棚的時候,好在那部影片票房不錯。

2016年9月份,數據(微微熱播時候)

於是楊洋的某些粉絲,就開始說:是楊洋扛起所有票房。之後他的某些粉絲開始鄙視拍偶像劇的小鮮肉,覺得楊洋已經轉型升級為@演員,實力派,和小鮮肉劃清界線……

這樣一說,其實敗壞了不少楊洋的路人緣,也得罪了其他明星的粉絲。而且楊洋某些粉絲愛和其他明星的粉絲撕,比如和鹿晗的,李易峰的,陳偉霆的,趙又廷的,宋茜的,……還撕cp粉,其實《微微一笑很傾城》那麼成功,鄭爽功不可沒,傾城夫婦太有cp感了,然而楊洋某些粉絲卻狂撕鄭爽,鄭爽粉絲,cp粉。這些做法得讓楊洋掉多少粉啊,損失多少票房啊!

隨著《微微一笑很傾城》電視劇的結束,雖然吸了一些粉,但是楊洋的熱度也在慢慢的減退。而且娛樂圈新人不斷湧出,熱門電視劇也不斷出現,很多觀眾早已經移情別戀。

《三生三世十裏桃花》電視劇熱播時候,兩“姑父”,特別巧的是楊洋和趙又廷同日出現在機場。

路人的圍觀和反映,(非自家粉絲)

其實每個明星一部電影電視劇的票房或者收視率貢獻單靠死忠粉是遠遠不夠的,路人粉很重要。粉絲行為偶像買單是很有道理的!

楊洋這次確實被自己的某些粉絲害慘了!但是和其他小鮮肉無關,隻是個例!通過這件事,其他小鮮肉一定會吸取教訓,引以為戒,應該會更好的管理引導自己的粉絲。

除去粉絲行為讓這部電影招黑,電影本身質量也有關係,選對男女主角很關鍵,我很喜歡去看楊洋的,可是看宣傳片以及看過的朋友反映,感覺女主和他根本沒有cp感,還在猶豫中,電影就被下架了……

但是,我感覺,《三生三世十裏桃花》這部片子不是楊洋一個人出演,主演也不是隻有他,“鎖場”“黑戰狼2”……事情發展如此轟轟烈烈……這些不好的負麵的行為不能統統嫁禍給楊洋吧,不能所有的黑鍋都讓楊洋背吧!

楊洋不哭,加油!

最後更新:2017-08-20 15:03:12

  上一篇:go 迪麗熱巴的兩個怪癖,第一個能接受,第二個讓人崩潰
  下一篇:go 鄭爽微微一笑很傾城,非常漂亮的貝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