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
人物
投行交易營收下滑的替罪羊——波動率低迷?
摘要
摩根士丹利執行官戈爾曼上周都表示,第二季交易營收或將遭遇10-15%的下滑。
一些全球最大型銀行的高管警告,充滿挑戰的市場環境可能會導致第二季交易營收下滑,而這大部分要歸咎於熟悉的現象:波動率低迷。
摩根大通財務官Marianne Lake,美國銀行執行官莫尼漢,摩根士丹利執行官戈爾曼上周都表示,第二季交易營收或將遭遇10-15%的下滑。
當波動率低迷時,銀行通常更難以賺取利潤,因為這削弱了它們借助價格大幅波動獲利的能力。所以這是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問題在於,這真的經得起推敲麼。
許多市場的波動率處在數年低點,甚至有些是處在數十年低點,這有下麵幾個原因。
其中一個原因是,上個10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結構性轉變,比如銀行資產負債表改善,杠杆率下降,監管更嚴,以及央行流動性龐大,壓抑收益率、回報率和價差。
其他因素還包括,若非驚豔但也算穩定的全球經濟成長,和更複雜的對衝策略。以這種對衝策略,投資者同時買入賣出期權,將他們對波動的曝險降到最低。
同期內銀行交易收入下降的背後有幾個顯而易見的原因:自動化、價差縮窄,監管收緊抑製交易活動,對,還有就是波動率低迷。
但當波動率下降時營收也能上漲,反之亦然。這不禁令人懷疑,疲弱的交易表現是否太過輕易地被歸咎於波動率低迷了。
根據行業分析公司Coalition,今年第一季度,全球排在前12名的銀行自固定收益、外匯和大宗商品交易收入增長19%,從上年同期的179億美元增至214億。
這還是在波動性廣泛下降的情況下。今年第一季度,美國公債一個月隱含波動率平均為68%,低於去年同期的75%,而歐元/美元一個月隱含波動率均值則從9.7%降至8.9%。
2014年和2015年第二季度的對比情況正好相反。
2014年第二季度美國公債一個月隱含波動率平均值為58%,是後危機時代低點;一年後則跳升至85%。同樣,2014年第二季度歐元/美元一個月隱含波動率均值僅為5.5%,2015年第二季度則升逾一倍,躍升至12.7%。
但2015年第二季度,Coalition跟蹤的排名前12銀行的FICC收入較上年同期下降12%,從182億美元降至161億美元。
當前季度整體波動率相當低。盡管上周美國銀行業高管發出警告,但仍不乏交易機會或是市場倉位的重大調整。
5月投機客在芝加哥期貨市場的多倉淨增8.5萬口,是1999年歐元推出後歐元多倉第二大月度變化幅度。
3月初,投機客持有美國10年期公債的淨空頭部位創下紀錄高位,為40.9萬口合約,目前為淨多倉36.25萬口,為近10年最高水準,反映了僅三個月時間的明顯改變。
盡管股票、債券和匯率的一個月隱含波動率相當低,但幾個月期的隱含波動率並沒有降那麼低。波動率是有的,隻是在時間上比較靠後一些。
較低的波動率和低迷的交易之差的關聯,可能不像許多分析師和銀行高管希望你認為的那樣緊密。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06-18 01: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