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5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散戶又遭輪番“割韭菜”!上市公司業績玩變臉成A股新地雷

新鮮、精彩、有料的股市資訊請關注聚股票(jugupiao)

上市公司業績玩“變臉”飛出黑天鵝,說破天的好題材都可能煙消雲散。

眼下,上市公司發布業績預告,已經成慣例。但有不少公司前腳剛發出業績預告,緊接著又修改預告,搞得投資者很迷煳,剛說賺錢了,結果到最後還是虧損,這到底是要玩哪樣?本還快樂的衝進去想賺點奶粉錢,結果又被割了韭菜。

54家上市公司業績預告變臉

據巨豐投資了解,目前,A股上市公司半年考正迎來最後的衝刺階段。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滬深兩市共有1004家公司發布了2017年半年報,接近上市公司總數的三分之一。

同時,有2483家公司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業績預告,其中有54家出現業績預告變臉,向下修正,成為此輪財報披露的“黑天鵝”。包括貝因美、京天利等15家企業上演了淨利潤由“盈利”變為“巨虧”的戲碼。

貝因美蟬聯業績“變臉王”

例如貝因美,作為嬰童奶粉市場曾經的領頭羊,貝因美市場占有率一度高達8.7%,整體業績在2013年達到最高峰。但自2014年起,公司業績一蹶不振。

今年4月28日,公司發布預告,預計上半年歸屬於淨利潤同比扭虧為盈2000萬元至5000萬元。不過,在7月14日貝因美業績大變臉,原本預告的盈利,被修改為虧損3.5億至3.8億。

這也不是貝因美第一次玩業績變臉。據不完全統計,自2013年以來,4年時間裏貝因美已經8次發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成為A股名副其實的“變臉王”。

而原因方麵分別與“市場競爭激烈”、“電商衝擊”、“公司業務轉型”、“嬰幼兒奶粉配方注冊製”等相關。

四名高管被警示

不過,“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忽晴忽雨的業績預告也最終讓貝因美栽了大跟頭。

近日,證監會貝因美下發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指出貝因美在預測2017年半年度業績時未考慮重大不確定因素對公司的負麵影響,預測不夠審慎,導致半年度業績預測不準確,王振泰等四名高管因此被證監局警示。

京天利業績大變臉

再比如,今年7月12日, 京天利發布了半年報的業績預告,稱上半年的淨利潤為223.78萬元至813.73萬元,而僅僅過了不到一個月,8月4日,京天利就修改了業績預告,稱淨利潤為-650.0萬元至-150.0萬元。原因是公司日前收到26份新增民事案件判決書,新增了負債。

除了上麵兩家公司外,還有德豪潤達、人人樂, 爾康製藥,都是將原有的預計收益下調。

三大特征:中小板、小市值、次新股

巨豐投資了解,與以往相比,此輪業績變臉公司呈現向中小板、小市值、次新股集中的態勢。有分析人士表示,業績預告與最終報告有所差別也屬正常,但個別公司預告與實際差別過大,甚至出現盈虧逆轉,就有違背市場規範運作原則之嫌,也損害了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那為何此輪業績變臉公司集中出現中小板、小市值、次新股之中?有市場人士分析稱,這與當下經濟環境不無關係,這些公司的行業地位尚未確立,一方麵在行業巨頭的進攻下,麵臨日趨白熱化的競爭,另一方麵,資本市場也不會像過去那樣提供“非常便捷”的融資、並購工具,公司沒法用並購手段“鯉魚跳龍門”。

應審視公司抵禦風險能 力

針對上市公司頻頻的業績預告變臉,上交所8月15日發文警示投資者,在閱讀公司業績預告時,應當抱有審慎態度,不要被上市公司的數據所迷惑,而應當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參考公司的發展戰略和行業態勢,結合曆史數據進行綜合判斷。業績預告畢竟是預測性數據,與公司實際業績間可能存在準確性上的差異。

另外,也有分析師認為,上市公司在進行業績披露時,應當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規定,規範運作。投資者也應提高防範意識,當公司所處行業發生變化時,應理性判斷其抵禦風險能力,而不是簡單相信業績預告。

(來源:巨豐財經綜合)

主力資金再次入場抄底, 火速關注“聚股票(jugupiao)”搶奪8月“超跌紅牛”股票池!爆款欄目“實戰定製”免費限時搶訂中。

風險提示:本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為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最後更新:2017-08-22 20:02:47

  上一篇:go 股票減持有風險,小心被追債人胖揍!
  下一篇:go 宋清輝:A股行情讓主投國外QDII基金受到熱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