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
人物
鋼鐵業下階段重點是兼並重組 但專家稱短期內大規模重組不會發生
隨著去產能的深入推進,鋼鐵行業脫困發展轉型升級效果和積極影響不斷顯現。整個鋼鐵行業的集中度仍然分散,有待進一步兼並重組來改善。
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兼並重組是鋼企加強資源整合、化解過剩產能、調整優化結構的重要途徑。短期來看,鋼鐵業重組新窗口尚未開啟,不會出現大規模重組潮,但市場化的兼並重組、區域整合在穩步推進。
“大吃小”是重組主要方式
近日,政策層麵頻頻釋放出加快鋼鐵行業兼並重組的信息。國資委改革局局長白英姿8月30日在國資委央企重組整合情況媒體通氣會上表示,穩妥推進裝備製造、電力、鋼鐵、航運、建材、旅遊等領域企業重組,集中資源形成合力,減少無序競爭和同質化經營。
中鋼協副秘書長王穎生日前在深圳舉行的“2017(第六屆)中國煤焦礦產業大會”上表示,兼並重組是鋼鐵行業下一步的重點任務,未來行業重組會逐步提高。
發改委網站也撰文稱,鋼鐵行業下階段重點工作之一是大力推動企業兼並重組。完善政策環境,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實施跨地區、跨所有製兼並重組。推動重點地區鋼鐵企業加快兼並重組,力爭取得新的突破。
企業重組專家、安永合夥人顧智浩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鋼鐵產能較為分散,在市場化、法製化的原則下實施兼並重組,一方麵可以提高整個行業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麵也能更好地落實環保要求。
顧智浩表示,“大吃小”是目前鋼鐵行業兼並重組的主要方式,年產能500萬噸左右鋼廠的是第一輪並購對象,而年產能1000萬噸及以上的鋼廠將是第二輪,產業集中度將進一步提高。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重組的目的在於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減少內耗,促進企業轉型升級,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同時不斷增強國有經濟的活力、控製力、影響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2016年底出台的《鋼鐵工業調整升級規劃(2016-2020年)》明確,到2020年鋼鐵行業的產業集中度達到60%。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推進鋼鐵產業兼並重組處置僵屍企業的指導意見》中也指出,到2025年,中國鋼鐵產業60%-70%的鋼產能要集中在10家左右的大鋼鐵集團中。
重組新窗口尚未開啟
寶鋼集團和武鋼集團重組合並已經完成,中國寶武鋼鐵集團2016年12月正式揭牌,資產總額近7300億元,產鋼規模將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二,年營業收入將達3300億元。
寶武鋼合並之後,新一輪鋼鐵業兼並重組尚未開啟。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企業兼並重組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張金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鋼鐵業產業政策的主題仍是去產能,而當前去產能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環保限產。本輪環保政策執行的力度空前,再加上壓縮產能的督查力度也前所未有,可以預期去產能會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這在客觀上降低了兼並重組政策在當下的重要性。
“西方曆史上發生的大規模的鋼鐵業兼並重組,內在的一個經濟邏輯是規模經濟。但是現在的產業政策對總量擴張的控製非常嚴,很可能兼並重組之後馬上就麵臨著落後產能的淘汰,相應產生設備處置和人員安置的包袱,可能效益難顯現,但麻煩馬上到,這種預期導致企業重組的動力不足。”張金鑫說。
8月31日,中物聯鋼鐵物流專業委員會發布的8月份鋼鐵行業PMI指數為57.2%,較上月回升2.3個百分點,連續4個月處在50%以上的擴張區間。隨著去產能的力度不斷加大,鋼鐵行業的複蘇愈發強勁,即便在傳統淡季的8月份,也能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張金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研究發現,中國的產業重組在行業普遍虧損的情況下更容易推進。而當行業盈利狀況好轉時,則阻力重重。原因在於,鋼鐵企業都不願意被兼並,隻有當難以為繼時,才會接受被兼並的選項。得益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鋼鐵企業的盈利狀況改善超乎預期,所以產業重組的最佳窗口期已經錯過。隻能等下一次產業經營的低潮期到來,才會迎來鋼鐵業兼並重組的高潮。
區域整合穩步推進
工信部曾表示,寶鋼、武鋼的合並,為鋼鐵行業兼並重組起到了示範作用,寶武鋼鐵集團深度整合的經驗,將有利於完善企業實施兼並重組的政策環境。
去年11月,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組局局長李冰在2016年鋼鐵行業多元產業發展會議上稱,依據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要求,國資委對鋼鐵央企的規劃一是把專業化的鋼鐵央企做優、做強、做大,二是促使條件合適的鋼鐵央企做一些區域性的整合,三是讓涉及鋼鐵業務但主業並非鋼鐵的央企,逐步退出鋼鐵業務板塊。
此前中鋼協副會長遲京東在媒體上表示,目前鋼鐵行業優化布局、兼並重組的工作還僅局限於個別企業,沒有形成整體突破,寶武合並隻是鋼鐵業重大結構調整的一個開始,接下來,區域性的重組整合將拉開帷幕。
顧智浩分析,區域性的整合一定會發生,東北地區、雲貴川以及京津唐都是整合的熱點區域,事實上區域性的兼並重組也一直在推進。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東北特鋼的債轉股方案落地通過,東北地區鋼企整合有望先行一步,且未來不排除仍由鞍鋼實現東北地區的鋼企大整合。但整合時間表可能比較長,很難在下半年見到大規模的整合潮。
李錦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鞍鋼和本鋼,首鋼與河北鋼鐵都有很大可能參與新一輪鋼企整合,但目前仍需要準備條件。
顧智浩認為,鋼企兼並重組確實存在著很多難點。首先是人員安置問題,鋼企自身的員工以及上下遊產業鏈上的員工數量龐大,一旦處理不好很可能會影響社會穩定。二是債務問題,很多鋼企債務高企,破產重整會對大型國有銀行和地方商業銀行造成很大的衝擊。三是關於重組、兼並、破產的法規法條還不夠完善,很多要依靠法院法官自身的素質能力去處理,這也造成了一些案件的反複。
蘭格鋼鐵研究員徐莉穎在媒體上表示,鋼鐵行業兼並重組麵臨很大的阻力,這和其他製造業不太一樣。鋼鐵企業承擔著當地稅收、就業等責任,重組又涉及包括不同的企業性質、所有製、投資主體,以及地方政府間區域權益等問題。
最後更新:2017-09-08 13: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