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
人物
專訪: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國際吸引力正不斷提升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6.9%。英國諾森比亞大學紐卡斯爾商學院教授熊榆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世界各國,包括西方發達國家,正在推動對中國發展道路的研究,希望加深理解,搭上中國發展的順風車。中國的國際“粉絲”數將繼續擴大。
熊榆表示,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已經完成國家整體經濟實力的重大提升,並成就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但在當前經濟體量下,上半年中國經濟用6.9%這一穩中向好的增速再次讓世界刮目相看。
這是最新出爐的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經濟增速同比加快0.2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均好於預期,中國經濟增速連續八個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區間。對此熊榆表示,在當今世界經濟形勢不穩定的情況下,中國摸索出的經濟發展道路不但可行,並且表現搶眼。
熊榆說,中國在擴大經濟發展動力範圍、進一步釋放生產力的同時推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深入結合到傳統產業中,緊密對接產能與供給,充分挖掘市場內需,使更多的人從國家經濟發展中獲得實惠。更為難得的是,在取得顯著經濟效益的同時,中國產業結構也在發生重要變化:政府引導產業轉向對創新、質量、品牌的重視,並逐步引導產業向全球價值鏈上遊靠近,這充分說明政府對經濟發展的宏觀把握與對產業推動的調控方向準確有力。
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2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比6.9%的GDP增速高0.4個百分點。繼第一季度後,居民收入增幅再次“跑贏”GDP增速。
“在經濟數據之外,中國政府在民生方麵作出的努力也值得稱道。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繼續深化精準扶貧措施,全力保證就業率,有序降低金融杠杆,穩步推動解決國家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使經濟不但強大,而且健康可持續。”熊榆如此評價。
他說,在修煉好“內功”的基礎上,中國自信地展開高水平對外開放,有條不紊地推出“一帶一路”倡議等相關規劃和行動,進一步擴大對外影響力,成為自由貿易的堅定維護者。如今,內外兼修的中國經濟發展模式,吸引了世界很多國家爭相借鑒與合作。
熊榆充分肯定中國經濟現階段取得的成績,並預計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中國仍然會是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國家。
熊榆認為,中國價值觀正在被國際社會理解和重視。在美國傾向於貿易保護之際,其他一些國家已經意識到開放式發展模式才是世界經濟發展的方向。尋求合作與共同發展,將是很多國家解決當前錯綜複雜經濟問題的唯一出路。
最後更新:2017-07-18 12:4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