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96 返回首頁    go 人物


馬雲說“未來這幾種人會過的特別慘!”

一.八小時之外不學習的人

人與人的區別在於八小時之外如何運用。有時間的人不能成功,擠時間的人才能成功。八小時之內決定現在,八小時之外決定未來。什麼樣的想法什麼樣的生活。有學習才有選擇權,沒有知識,要有常識;沒有常識,走進教室。不是社會發展太快,是我們思維反應太慢,為什麼我們思維太慢,是我們沒有跟上學習。人生有兩大悲哀:結婚之後不再戀愛,畢業以後不再學習。

拒絕學習,就是拒絕成長。家長不學習,會被孩子看不起並且和孩子有代溝。夫妻一方不學習,就會有隔閡,學習的人如同長高的樹,自然會有高藤來纏。一個人不學習,就會與社會脫節,跟不上時代步伐,人活在21世紀,思想在20世紀,究竟學什麼?不是學打工的技術,而是學創業的本領。

思想觀念40%人際關係40%專業能力20%=成功,從這個公式裏找自己的短板,缺啥補啥,社會需要啥你就學啥,不隻是學感興趣的,而是學有利於社會,有利於成功的。

人要有二畝地,白天是果腹的,晚上是耕種未來的。不學習是21世紀被淘汰的八種人首選第一的人。

二,技能單一的人。

隻會做一種工作,換一個崗位就不“靈光”的人,入世後日子會不好過。

隨著入世,競爭會越來越激烈,就業?下崗?再就業?再下崗,將成為司空見慣的事。

要想避免在職場中成為“積壓物資”,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學幾手,一專多能。

隻有這樣,才不至於“一棵樹上吊死”,一旦下崗,

心中不慌,“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如果說,入世後,複合型人才大受歡迎的話,

技能單一的人遭到冷遇,就是非常自然的事了。

三,觀念落後知識陳舊的人

過期的食品不能吃,過期的觀念也不能用。

如今,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知識倍增的周期越來越短。

20世紀60年代,知識倍增,周期是8年,70年代減少為6年,

80年代縮短成3年,進入90年代以後,更是1年就增長1倍。

人類真正進入了知識爆炸的時代,現有知識每年在以10%的速度更新。

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任何人都必須不斷學習,更新知識,

想靠學校學的知識“應付”一輩子,已完全不可能了。

過去,我們對“終身教育”的理解是,

一個人從上學到退休,要一直接受教育;現在,這一概念應當重新定義,

終身教育,從搖籃到墳墓,應貫穿人的一生。他認為,

入世後,那些“抱殘守缺”、知識陳舊的人,將是職場中的麻煩人。

四,計較眼前,目光短淺的人

畢業後,大學同學李婷和譚思思在同一家會計師事務所實習。

實習期滿,公司提供一個到香港總部學習兩年的機會,但工資減半,沒有提成。

李婷覺得工資太低,對香港又不熟悉,放棄了。

譚思思則勇敢而堅定地選擇了去香港,在她看來,去學習還有工資領,是再劃算不過的事情。

兩年後,譚思思作為新的項目負責人回來公司,公司給她開出了20萬的年薪,而李婷還在原來的崗位上,現在的工資不及譚思思的三分之一。

“厚積薄發”是有道理的,看得遠的人,往往也更能沉得住氣。

不那麼在意眼前的得失,放長線釣大魚,才是真正的厲害之人。

五,單打獨鬥的人。

“學科交叉、知識融會、技術集成”的現實告訴我們,

在當今這個國際經濟大循環的世界裏,“孤膽英雄”的時代已經過去,

個人的作用在下降,群體的作用在上升。特別是在入世後,

要成就一項事業,靠個把人、少數人是不行的,需要一支隊伍,

一個組織,一個群體的共同奮鬥,需要眾多人智慧碰撞,團隊合作。

“跑單幫”難成氣候,“抱成團”才能打出一片天地。

六,對新事物反應遲鈍的人

兩年前二胎政策開放,反應迅速的人很快抓住了商機,投入到母嬰類目的創業之中,這兩年事業風生水起。

2011年-__-年的時候很多人還在研究怎麼用,嗅覺靈敏的人已經發現了公眾平台的紅利,開始運營起自己的公號。

而現在的很多微信公號大V,都是從那時候開始做起來的。

以前說大魚吃小魚,現在說快魚吃慢魚。

新事物的出現,往往伴隨著新的未被開發的商機,但風口一晃就過,對新事物反應遲鈍的人,永遠無法找到突破口。

處在這個時代,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危機感,及時發現和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才能不斷地往更好的方向發展。

七,心理脆弱的人。

遇到一點困難,就打“退堂鼓”,

稍有不順利,情緒就降到“冰點”,

這樣的人,在入世後的激烈競爭中必然日子不好過。

由於生活節奏加快,競爭壓力加大,

有“心理障礙”或“心理疾病”的人逐漸增多,

神經緊張、心理脆弱成了都市“現代病”。

因此,入世後,無論在職者,還是求職者,

都應該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抗擠”、

“抗壓”素質。吳德貴說,在當今社會,沒有一股不服輸的“強勁”,

沒有一種不怕難的“韌勁”,是不行的。

否則,幾年後你將發現,自己已被別人遠遠甩在身後。

比爾蓋茨說過:改變,否則被改變!

最後更新:2017-08-20 21:11:42

  上一篇:go 《繡春刀》女主角造型大比拚,詩詩、楊冪誰才是真正的古裝女神?
  下一篇:go 張一山自曝“一直生病”,竟是膽囊息肉!這病會癌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