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7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我國發布《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

長江經濟帶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日前聯合印發《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以切實保護和改善長江生態環境,確保一江清水綿延後世。

環保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曆經多年開發建設,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質量有所改善。但與此同時,長江流域整體性保護不足,汙染物排放量大,部分區域發展與保護矛盾突出等因素導致生態環境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趙英民說,規劃確立了6個方麵的重點任務:

——確立水資源利用上線,妥善處理江河湖庫關係。從水資源總量和強度雙控、實施以水定城以水定產、嚴格水資源保護三個方麵加強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和科學調度,強化江河湖庫水量調度管理,實現江湖和諧、人水和諧。

——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生態保護與修複。劃定並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係統開展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複,加強水生生物及特有魚類的保護,防範外來有害生物入侵,增強水源涵養、水土保持等生態係統服務功能。

——堅守環境質量底線,推進流域水汙染統防統治。建立水環境質量底線管理製度,堅持點源、麵源和流動源綜合防治策略,突出抓好良好水體保護和嚴重汙染水體治理,強化總磷汙染控製,切實維護和改善長江水質。特別是要切實加大長江經濟帶沿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力度。

——全麵推進環境汙染治理,建設宜居城鄉環境。

——強化突發環境事件預防應對,嚴格管控環境風險。

——創新大保護的生態環保機製政策,推動區域協同聯動。

為保障規劃任務的落實,規劃提出水資源優化調配、生態保護與修複、水環境保護與治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環境風險防控、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等6大工程18類項目,建立重大項目庫,以大工程帶動大保護。

趙英民認為,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需要各級綜合統籌協調和整體謀劃。區域間協調聯動的關鍵點在於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和壁壘,建立流域間/區域間聯防共治機製,共同製定保護規劃和治理方案,形成具體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最後更新:2017-07-21 18:56:40

  上一篇:go 樂視係高層人士證實:賈躍亭目前已經回國
  下一篇:go 證監會:10家公司首發將於7月25日或26日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