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7
人物
一個APP出bug竟成了“突發新聞”!微信半小時故障忙壞了各家媒體
為記者量身打造的行業資訊平台
最快的傳媒要聞、最全麵的財經輿情、最敏銳的傳媒投資風聲、最前沿的媒介變革趨勢,是資訊門戶也是工作平台,近萬名財經記者注冊、二十萬主流財經人群實時關注。
作者 | 藍鯨傳媒 陸鵬鵬
今日下午,微信再出大麵積故障,各大內容平台將鏈接無法分享到微信(包括自己的app騰訊新聞、天天快報等);搜不到小程序;小程序無法登陸;微信公眾號無法搜索;轉賬功能異常。
當分享鏈接時,微信提示當前網絡不可用;微信轉賬時提示係統繁忙,稍後再試;搜索小程序時出現無法連接網絡的情況。
本次故障大約持續了半個小時,下午3:54分微信官方對故障作出了回應,微信團隊表示,微信部分功能出現故障,影響公眾號、支付、搜索等功能的正常使用,目前正在逐步恢複中。
隨後微信官方公眾號和騰訊公關總監均作出回應,微信各項功能已全麵恢複。
藍鯨細數出曆年來微信的故障事件:
今年8月15日,微信公眾號後台出bug,後台編輯素材後保存會清空。
2016年,7月30日,大量微信用戶反映關注公眾號和轉發到朋友圈的文章都無法打開。
2016年,7月26日,有網友表示,在微信朋友圈發出內容後,其好友無法查看其發布內容或者更新時間過長。
6月20日,微信公眾賬號服務頁麵癱瘓。
6月22日,公眾平台後台無法跳轉。
6月24日,公眾平台無法登陸。
今日下午一瞬間,微信的一次非主要功能的BUG成為各大媒體的突發報道對象。
雖然作為傳統媒體,但人民日報的反應速度幾乎是最快的,第一時間(下午3:45分)對宕機事件做出了推送,瀏覽量近百萬,評論1000多條,網友也紛紛為人民日報的速度點讚。
正值今日,中國傳媒大學互聯網信息研究院發布《新聞客戶端信息生態指數2017年7月榜》,人民日報以94.57分位列新聞生態評估榜首位。
作為主流的傳統媒體,人民日報在保證報道內容質量的同時,以快速的反映和接地氣的新聞導向收獲了不少粉絲。
值得一提的是,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期間,人民日報推出“這是我的軍裝照”H5活動頁麵,累計瀏覽次數達8.2億,每分鍾訪問人數峰值達41萬,取得良好宣傳效果。
人民日報推送後,澎湃新聞、搜狐、網易、今日頭條等新聞客戶端也紛紛作出了推送。
微博方麵,微信難得的占據了熱搜榜兩個位置。約在下午5:30分左右,“微信大麵積”詞條故障火速登上熱搜榜首,另一條是“支付寶向微信道歉”。
微博網友@魯班七號plus戲稱:支付寶道了個歉也不至於激動成這樣。
@龐龐龐龐龐大的鱷魚12138表示:尷尬嗎?我連聊天都沒人,這些功能對我一點影響都沒有。
對此不少網友也回應稱,要不是上熱搜,都不知道有這件事。
正如網友所言,此次故障並非涉及微信主要功能,毋庸置疑的是,微信是一個以聊天為主的社交軟件,而這個非主要功能的bug,能夠被全網傳統非傳統媒體作為突發事件來報道,這對無疑是一種現象級的表現。
微信故障,之所以能引起廣泛的關注,得益於用戶對於社交軟件的依賴和媒體的突發性報道。
不止微信,對社交網絡的依需求已經成了一個世界性現象,大多數網民在無法上網時會感到不安。因此即便是非聊天功能的故障,發生在微信這樣的社交軟件身上,也難免會引來廣泛關注。
另一方麵可以看出,傳統媒體依然在突發事件報道中起著導向的作用,非傳統媒的報道仍然以傳統媒體為標杆。
作為一個超過7億用戶的社交軟件,微信已成為國人必不可少的一種生活方式。
“微信之父”張小龍曾毫不避諱指出,“每隔兩分鍾,必須看手機和微信,堅持不到5分鍾,就很焦慮。朋友圈每天要進三四十次。”用戶對於微信的依賴程度和使用頻率,也讓其一舉一動在得以被無限被放大。
專為記者打造的平台
行業資訊 | 傳媒大咖 | 傳媒動態
最後更新:2017-08-22 17: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