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3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投資真的需要加一點股票嗎?

摘要

《紐約郵報》發表了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題為“千禧一代應該認真對待股票”。

  就在最近,《紐約郵報》發表了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題為“千禧一代應該認真對待股票”。雖然相信作者的出發點是好的,但這篇文章的假設極具誤導性。作者不假思索地說道:“許多千禧一代失去了積累大量資產的機會。”這句話本身就有很多問題,難以找到根據。

  首先,股市並不是,也從來都不是積累財富的“最佳途徑”。環顧世界,你可能會發現有極少數人通過投資積累了財富。但這是例外,而不是常規。真正的財富積累者,即使是像雷·達裏奧、拉裏·芬克和沃倫巴菲特這樣的人,並不是通過投資金融市場獲得財富,而是通過創立企業,用“別人的錢”投資金融市場,然後賺取大筆手續費和報酬。

  在美國,偉大的“財富分配器”一直都是企業家精神。但不幸的是,根據美聯儲最近的一項研究,自金融危機以來,除了收入位於前10%的家庭,持有企業股權的家庭數量已經大幅下降。

圖1:持有股權的家庭比例

  其次,投資金融市場從來都不是為了“積累財富”,而是為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儲蓄”進行“通脹調整”。華爾街巧妙地讓“傻瓜與他們的錢”分離,然後利用這些資金為極少數個人創造了巨大財富。

圖2:持有股權家庭的股權中值(按收入百分比)/以2013年的美元為基準計算(單位:1000美元)

  資產價格的上漲讓人們變得“貪婪”,誘使個體用自己的“儲蓄”在金融市場進行“投機”。華爾街的宣傳機器不停地製造更多宣傳材料,解釋為什麼“你錯過了”大量的財富,這讓資金在金融市場不停流動。

  “資金的流動為華爾街帶來了大筆手續費。”

  遺憾的是,正如達爾巴多次研究顯示的那樣,由於各種心理因素和其他投資決策錯誤,比如“追逐業績”,長期來看,個人投資者並沒有在投資博弈中獲勝。

  在30年的投資期內,投資者幾乎沒有產生足夠的收益來抵消通貨膨脹的影響。如果再考慮稅收的影響,結果會更糟。

  此外,作者完全忽略了“時間”的重要性以及“損失”的影響。

  個人隻有有限的時間為退休進行投資。在金融市場投入的1美元100後帶來的回報——數據雖然很好看,但這並不現實。對大多數人而言,當他們有錢可投時,最多也隻有15-20年時間可用於投資。

  請注意,“手續費”並不是問題。個人麵臨的真正問題可以歸結為兩大問題:沒錢可投和心理因素。

  當要在兩種具體的投資選項中作出選擇時,不否認“成本”是重要的考慮因素。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投資者因心理因素犯的錯誤更加重要。

  資金不足會嚴重影響投資者從股市賺取“財富”的能力。在開始時不需要投入個人實際資金,世界上還不存在這樣的投資項目。

  最近的調查甚至發現:“Bankrate.com的調查發現,52%的美國人在股票市場沒有任何投資。而在2002年,這一比例僅為33%。今天沒有投資的人當中,有53%的人說他們沒有錢,21%的人說他們不相信顧問。”

  自2000年以來,家庭金融資產的中值急劇下降。請注意,與2002年相比,現在沒有投資股票市場的美國人多了將近60%。這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的研究結果一致,該研究顯示,同樣是除了收入居前10%的家庭,持有金融資產的家庭數量大幅下降。

  當然,在世紀之交以來經曆了兩個非常糟糕的“熊市”之後,很少有人有剩餘資金可供繼續投資,或信任給他們造成巨大損失的“金融顧問”。

  總之,熊市對未來回報有重大影響。筆者從Time.com網站找到了薩拉·馬克斯(Sara Max)的一篇文章,該文章主要的觀點是:“事實上,那些在股市高點不幸入市的投資者最終會獲利,但前提是他們能堅持下去。”

  看下財富管理科技公司CircleBlack的分析:2008年初(當年股市下跌了37%),投資者向標準普爾500指數投入了1000美元,並在2009年初再投入1000美元,到2009年末時,股市將重拾升勢。

  這就是筆者父親所說的“垃圾分析”。確實,有人在2008年股市處於頂部時投了1美元,又在2009年股市處於底部時投入1美元,現在將盈虧平衡。但遺憾的是,他們將無法重獲這樣做時失去的退休前7年時間。“失去的時間”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

  最重要的是,盡管科技發展取得了巨大突破,但還沒有人發現“永葆青春”的秘密。對大多數人而言,當他們的收入和儲蓄率足夠高,從而可投資剩餘的現金流時,他們用於實現投資目標的時間通常不到30年。這就是為什麼花費5-7年的時間達到盈虧平衡的投資策略並不可行。

  上圖顯示了1995年投資1000美元且每月再固定投入100美元的通貨膨脹率與投資回報率。藍線代表使用簡單美元成本平均法進行投資的效果。紅線代表“一次性投資”方法的效果。一次性投資方法利用簡單的周移動平均交匯點作為信號,將投資組合成本平均化,或者轉換為現金。在股市下跌時買入以避免投資資本受損的效果很明顯。

  圖3:持有金融資產家庭的金融資產中值(按收入百分比)/以2013年的美元為基準計算(單位:1000美元)

  重要的是,筆者並不是在鼓吹不顧一切地“擇時交易”。筆者的建議是,如果你要投資金融市場——這可以說是全球最複雜的遊戲,那麼你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來保護你的投資資本,使其免受重大損失。雖然熊市的不利影響最終會消除,但在這個過程中損失的時間卻無法找回來。

  一直以來,看漲股市的媒體忽略了這一點,他們指責人們不投資股市。

  現實情況是,這些人中的大多數從來沒有經曆過真正的熊市,在這一過程中也沒有遭受大量的財富損失。這一天終將到來,任何一個像筆者這樣在金融市場上待了這麼久(28年)的人都會告訴你,當“熊市開始對你造成傷害”的時候,你對“風險”的態度會發生明顯改變。

(責任編輯:DF307)

最後更新:2017-08-07 09:14:30

  上一篇:go 這兩大貨幣跌勢尤為慘烈
  下一篇:go 特朗普要賣房至今無人問津 價格已經跌了4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