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04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司馬懿誅他全族時漏網一人 他的後代便滅了大晉王朝

一、高平陵事變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曹魏政權的太傅司馬懿趁曹爽兄弟隨少帝曹芳拜謁皇陵期間發動政變,掌握洛陽軍隊並威逼郭太後下旨指責曹爽兄弟謀反,史稱“高平陵之變”。

政變之初,太後詔命大司農桓範為中領軍事,接替曹羲接管中領軍職務和軍隊。

大司農桓範正要領命,但是他的兒子站在皇帝和曹爽的立場,力勸桓範投奔曹爽。

桓範於是沒有聽從屬官們的建議,隻身帶著大司農的印信由平昌門逃出洛陽城。

司馬懿得知後大驚,後對蔣濟說道:“智囊往矣。”

蔣濟則回答:“曹爽對桓範內在疏遠,駑馬戀棧豆,必不能用桓範的計策。”

話說大司農桓範來到高平陵拜見曹芳和曹爽兄弟後,力勸他們立刻帶皇帝回許昌,以大將軍的職務征調全國軍隊討伐司馬懿,並且以大司農印信保證絕對不會缺乏糧草。

但是曹爽兄弟卻隻知道抱頭痛哭,接到司馬懿的誘惑書信之後決心罷官投降,認為順從地交出權力還可以繼續富裕奢華的侯爵生活。桓範力勸無效,於是放聲大哭:“曹子丹(曹真)算是智謀之士。可看看他生的三個兒子吧,居然都是蠢豬!沒想到我今天居然要跟隨你們這些人一起滅族了!”

《魏氏春秋》記載:“爽既罷兵,曰:“我不失作富家翁。”範哭曰:“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犢耳!何圖今日坐汝等族滅矣!””

話說曹爽等人主動投降司馬懿之後被免官回家,少帝曹芳讓桓範跟隨車駕回宮。

路過洛水浮橋北的時候桓範望見太傅司馬懿,於是趕緊下車叩拜,但卻一言不發。

司馬懿趕緊下馬扶起桓範說道:“桓大人這是要幹什麼啊?!”

隨後司馬懿以皇帝詔命讓桓範官複原職。

話說桓範還沒有接到任命書,這時候屬官已經將供狀呈遞給了司馬懿,說桓範出城後曾向曹芳和曹爽兄弟揭發司馬懿謀反。

司馬懿大怒說道:“誣告他人謀反,按照律法應該怎麼處罰?”

於是桓範被以誣告謀反罪與曹爽兄弟一同被移滅三族。

《三國誌》記載:“爽等既免,帝還宮,遂令範隨從。到洛水浮橋北,望見宣王,下車叩頭而無言。宣王唿範姓曰:“桓大夫何為爾邪!”車駕入宮,有詔範還複位。範詣闕拜章謝,待報。會司蕃詣鴻臚自首,具說範前臨出所道。宣王乃忿然曰:“誣人以反,於法何應?”主者曰:“科律,反受其罪。”乃收範於闕下。時人持範甚急,範謂部官曰:“徐之,我亦義士耳。”遂送廷尉。”

二、隱居複出

話說桓範有一子,名叫桓楷,當時年幼。

司馬懿誅殺桓氏的時候得以逃脫。

後來西晉王朝取代曹魏王朝,桓楷東躲西藏,隱姓埋名。

《龍亢桓氏世係表》記載:“桓範生桓楷。桓楷生桓顥。桓顥生桓彝。”

恰恰此時八王之亂爆發。

桓彝在此時出仕,擔任了州主簿這樣的小官。

桓彝自稱祖上為傳統儒學世家譙國桓氏子弟,經學大師桓榮的嫡係九世孫。

當時還沒有建立檔案,加上桓彝幼年喪父,從小就家境貧寒,所以政府自然沒有人去考證你祖上是何人。

桓彝在玄學盛行的晉朝開始很難立足,於是他苦讀數年,轉型成為一個風格出挑附庸風雅的玄學青年。由於年少風流,終日酗酒、開party,桓彝很快成為街頭巷尾議論的時尚青年和廣大少年追捧的對象,在士族中間有了名氣。當時與大名士謝鯤、羊曼、阮孚等人合稱“江左八達”。

於是桓彝很快從最初隻是個主管文書的“主簿”,躥升為騎都尉。

而此時,晉元帝司馬睿在建康建立了東晉王朝,桓彝成為其重要幕僚,遷中書郎、尚書吏部郎。

晉明帝繼位,王敦再次叛亂。

晉明帝命桓彝為散騎常侍,協助討伐王敦,因功勞封為萬寧縣男,並出任宣城太守,後來蘇俊謀反的時候因公殉職,成為朝廷表率。

桓彝

三、桓楚代晉

桓彝生五子:桓溫、桓雲、桓豁、桓秘、桓衝。

桓彝被殺涇縣縣令江播暗中有參與,其長子桓溫年僅十五歲發誓報仇,江播日夜驚懼不已,不久病死。

江彪等兄弟三人為父守喪嚇得居然要備好兵器以防不測,而桓溫最終仍趁機假扮吊客混入殺死江彪兄弟為父報仇。

《晉書·桓溫傳》:彝為韓晃所害,涇令江播豫焉。溫時年十五,枕戈泣血,誌在複仇。至年十八,會播已終,子彪兄弟三人居喪,置刃杖中,以為溫備。溫詭稱吊賓,得進,刃彪於廬中,並追二弟殺之,時人稱焉。

桓溫後來娶南康長公主為妻,並襲父爵為萬寧縣男,很快身價暴漲。在門閥爭鬥中,桓溫利用庾翼病逝的機會,通過侍中何充買通了執政的會稽王司馬昱,出任荊州刺史,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掌握了東晉在長江上遊的實權。

曆來在東晉都流傳:“得荊州者得天下”。

桓溫炙手可熱。

此後桓溫溯江而上滅亡在成都的成漢政權,手下掌握了八州之地,在勢力範圍內隨意調配軍資,對中央政府形成尾大不掉的形勢。

此時桓溫又廢黜了揚州刺史殷浩,奪取了東晉王朝的所有軍權。

桓溫一口氣又三次出兵北伐前秦、羌族姚襄和前燕,聲威煊赫,不過也有不少敗仗。

原本希望先建立功勳後回朝接受九錫的桓溫無不惆悵,於是他籌劃通過一場行動宣示自己的權威。

《晉書·桓溫傳》記載:“溫既負其才力,久懷異誌,欲先立功河朔,還受九錫。既逢覆敗,名實頓減。”

褚太後和群臣在桓溫的威逼下被迫接受。

《晉書》記載:“(六年)十一月癸卯,桓溫自廣陵屯於白石。丁未,詣闕,因圖廢立,誣帝在藩夙有痿疾,嬖人相龍、計好、朱靈寶等參侍內寢,而二美人田氏、孟氏生三男,長欲封樹,時人惑之,溫因諷太後以伊霍之舉。己酉,集百官於朝堂,宣崇德太後令曰:“今廢奕為東海王,以王還第,供衛之儀,皆如漢朝昌邑故事。””

這是晉朝創建百餘年間第一次廢黜皇帝,人們不禁開始回想曹魏的時候。

此時桓溫誅除大士族庾氏,嚇得皇帝司馬昱坐立不安問桓溫是否還要廢帝,謝安、王坦之見到桓溫都要行跪拜之禮稱其為“君”,司馬昱臨終都要將皇位傳位桓溫,百官對新君繼位之事都表示要先問桓溫。

桓氏取代東晉已易如反掌。

《晉書·桓溫傳》記載:“及孝武即位,詔曰:"先帝遺敕雲:'事大司馬如事吾。'令答表便可盡敬。"又詔:"大司馬社稷所寄,先帝托以家國,內外眾事便就關公施行。"複遣謝安征溫入輔,加前部羽葆鼓吹,武賁六十人,溫讓不受。”

桓溫和桓衝兄弟相繼病逝,此時桓溫幼子桓玄長大。

公元403年,桓玄威逼晉安帝禪位,並最終取代了東晉,建立了桓楚政權,與司馬炎如出一轍。

就因為司馬懿時期漏網一人,最終埋葬了司馬家百年王朝。

最後更新:2017-08-23 07:44:32

  上一篇:go 馬雲唿籲“像治理酒駕一樣打假”,劉永好點讚力挺!
  下一篇:go 最新!郭敬明性侵李楓被疑炒作?既無證據,又被挖出兩點可疑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