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
人物
廣發策略: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 市場預期又會發生哪些變化?
1、本周策略觀點本周值得關注的變化有:1、2017年6月份,CPI同比上漲1.50%(前值1.50%),PPI同比上漲5.50%(前值5.50%);2、6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54萬億元,社會融資總量為1.78萬億元,同比增長8.02%,M2同比增長9.4%,低於前值9.6%;3、2017年6月份,中國出口同比(按美元計)為11.30%,高於前值8.70%;4、本周工業品除水泥外,多數繼續上漲,國際油價漲幅明顯;5、本周央行有1筆MLF投放,總額為3600億元,進行了5次逆回購操作,總額為2100億元,淨投放1105億元。
本周集中公布6月份經濟數據,我們和機構投資者交流的反饋是市場情緒普遍轉為樂觀,大家直觀的感受是近期流動性非常寬鬆,經濟也是超預期的好,A股結構上周期股、消費股和金融股表現都很強勢。跟此前的一致預期相比,基本麵和流動性的表現似乎超出了“經驗規律”。為何“經驗規律”會失靈?未來又該如何應對?另外,金融工作會議召開後,市場預期又會發生哪些變化?
就此問題,我們的基本看法如下:
1、本輪經濟周期中,最明顯的特征之一是地產調控的經驗規律“失靈”了——地產小周期被“拉平拉長”,後周期板塊(家電、輕工等消費品)的景氣周期也有所延長。近期市場關於地產鏈樂觀的聲音又多了起來,而此前3.17央行控製房貸量的調控政策出來後市場預期極為悲觀。究竟什麼原因造成了預期的極大偏差?我們注意到本輪地產調控中產生了諸多令人迷惑的現象,一是調控政策較以往更嚴格然而地產銷售的韌性較強,從地產銷售向地產開工和投資的傳導效應也不明顯;二是三四線城市成為新增銷售的重要力量,一季度走勢甚至與一二線城市出現背離,總體“拉長拉平”了整個地產鏈基本麵下行的周期。我們認為,在三四線城市地產超預期的背後,棚改貨幣化安置的政策驅動效應明顯,促進了地產去庫存,同時也帶動了相關的建材、裝修、家電等消費。
2、另一個趨於“失靈”的經驗規律來自於周期品供求關係的“慣性”預期,投資者的感受是部分周期品即使需求端沒有太大變化,供給方麵的邊際收縮也會造成價格的明顯波動。近幾年提到周期性行業,市場的“經驗理解”就是產能過剩,對於周期股由需求帶動的上漲始終都是“將信將疑”,而在需求預期稍微轉向悲觀時首先想到的是“用倉位投票”,賺錢效應並不明顯。我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存量周期下的經濟複蘇難言強勁,純講需求端的增量邏輯能夠提供的向上彈性有限,大家普遍“提不起興趣”。而“供給側改革”和環保從嚴等政策介入之後,使得相關周期品供給端對盈利的貢獻顯著加大,股價也具備了更多的彈性。5月下旬以來的周期品上漲一方麵是“需求下滑比預期慢”帶來的估值修複,更重要的是“供給收縮比預期的快”帶來的產品價格快速上漲,供給因素對本輪周期品股價彈性更大。
3、流動性方麵,金融監管背景下傳統的“季末收緊效應”並沒有體現出來,6月份流動性整體“該緊不緊”,“季節性規律”的失靈則對近期市場反彈起到了嗬護作用。本輪金融監管和2010和2013年的經驗類似(《等待強監管的對衝措施(周末五分鍾全知道5月第2期)》),甚至在監管力度和廣度上全麵升級,但今年6月份並沒有出現季節性的流動性緊張局麵,以Shibor利率為代表的短端利率保持平穩態勢。5月中旬央行提出“削峰填穀式”的貨幣政策並加大了貨幣投放,6月份在資金緊張時也進行了及時對衝,因此相比前兩輪監管,今年並未出現季末資金麵緊張。
4、“經驗規律”為何會“失靈”<>“上有頂、下有底”式的區間調控,平抑了基本麵和流動性的波動。地產鏈方麵,基本麵趨勢仍是下行的,但由於三四線城市棚改貨幣化等政策延緩了小周期下行的速率;周期品方麵,“供給側改革”和環保因素推動了產品漲價,但漲價壓力反過來又會加大行政調控以及貨幣政策邊際收緊的壓力;流動性方麵,央行錯峰調控造成的可能結果是流動性“該緊不緊”,但也可能是“該鬆不鬆”。本質而言,“經驗規律”的紛紛失效源於行政性調控政策的“區間管理”思路,包括地產產業鏈上下遊的傳導、周期品供求關係的調整和流動性的波動都受到政策的“擾動”。從中期的影響來看,行政性調控的過度介入降低了改革轉型預期,進一步阻礙了市場風險偏好的提升,使得“低偏好”成為投資的“新常態”;從短期的影響來看,政策變量的“邊際變化”和“預期差”對市場短期趨勢起到重要影響,但由於行政調控政策的變化對於大多數投資者都是“黑匣子”,靠“猜政策”賺博弈的錢並不容易。5、那麼,經驗規律“失靈”後又該如何應對?我們認為,“宏觀審慎監管”的同時又“嚴控金融風險底線”決定了市場短期內趨勢性上漲和下跌的基礎都不具備,超額收益的來源更多取決於風格而非指數,下半年建議重點關注估值和業績動態匹配的“性價比”板塊。去年底以來,“穩是主基調”、“防控金融風險”等政策體現出良好的延續性,7月14-15日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強化了資金 “脫虛向實”和金融監管的方向,同時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強化“宏觀審慎管理”和防範係統性風險,再次體現了政策“區間調控”的思路。對市場的影響來看,基本麵和流動性的波動進一步被“平抑”,在增量資金有限的背景下(例如外資增量短期有限,更多影響長期投資風格),“基本麵”和“流動性”的賽跑在“身位”上的差距並不大,決定了指數趨勢性上漲和下跌的基礎暫不具備。而更值得關注的變化來自於市場風格,下半年我們提出重點關注“性價比”,具體包括:1)2季度“利率跑得比基本麵更快”,市場抱團低估值、高ROE的消費白馬龍頭,而下半年利率上行斜率較2季度緩和,意味著估值和業績能夠動態匹配、同時具備全球估值比較優勢的價值品種也能有所表現,風格由消費白馬向PB-ROE配置象限左下方的區間“遷移”,建議關注配置金融、地產、汽車等低估值龍頭,另外繼續看好機場、高速公路等“硬資產”類的行業;2)周期風格反彈後續會受到流動性的製約,相對看好供需結構性失衡的品種(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小金屬、稀土、電解鋁、庫存較低的鋼鐵及重卡等);3)小盤風格全麵轉換條件暫不具備,繼續維持謹慎(《從相對估值看風格能否轉換(周末五分鍾全知道6月第2期》)).
2、本周主要變化
2.1 中觀行業
下遊需求
房地產:Wind30大中城市成交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07月14日,3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成交麵積累計同比下跌33.55%,相比上周的-33.34%有所下跌,30個大中城市房地產成交麵積月環比下降9.71%,月同比下降34.35%,周環比下降8.48%。
汽車: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6月商用車銷量34萬輛,同比上升18.4%;乘用車銷量183.2萬輛,同比上漲2.3%。乘聯會數據,7月第1周乘用車零售銷量同比變動0%,相較6月第4周的11%有所下降。
港口:6月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為1788.08萬,低於前值1810.03萬,同比上漲8.17%。
中遊製造
鋼鐵:本周鋼價小幅上漲,預計短期鋼價震蕩走低。本周鋼材價格均上漲,螺紋鋼含稅均價本周漲2.54%至3802.00元,冷軋含稅均價漲2.03%至4218.00元。本周鋼材總社會庫存下降1.66%至923.69萬噸,螺紋鋼社會庫存減少0.57%至387.95萬噸,冷軋庫存跌1.46%至107.49萬噸。本周鋼鐵毛利率均上漲,螺紋鋼漲1.07%至19.38%,冷軋漲1.06%至4.88%。截至7月14日,螺紋鋼期貨收盤價為3551元/噸,較上周的3428元/噸上漲3.59%。鋼鐵網數據顯示,6月下旬重點企業粗鋼日均產量為186.66萬噸,較6月中旬上升0.30%。
水泥:本周全國水泥市場價格環比下跌0.3%。全國高標42.5水泥均價環比上周下跌0.29%至341.17元。其中華東地區均價環比上周跌1.27%至332.14元,中南地區保持不變為334.17元,華北地區保持不變為363.00元。
化工:化工品價格保持平穩,價差漲跌相當。國內尿素漲1.43%至1625.71元,輕質純堿(華東)保持不變為1615.00元,PVC(乙炔法)漲2.66%至6475.00元,滌綸長絲(POY)漲2.45%至8312.86元,丁苯橡膠跌3.51%至11771.43元,純MDI跌0.88%至22400.00元,國際化工品價格方麵,國際乙烯漲0.82%至865.00美元,國際純苯跌1.00%至718.36美元,國際尿素跌2.50%至178.00美元。
上遊資源
煤炭與鐵礦石:本周鐵礦石價格上漲,鐵礦石庫存增加,煤炭價格上漲,煤炭庫存增加。國內鐵礦石均價漲2.33%至577.69元,太原古交車板含稅價跌0.78%至1270.00元,秦皇島山西混優平倉5500價格本周漲3.07%至618.00元;庫存方麵,秦皇島煤炭庫存本周增加1.21%至585.00萬噸,港口鐵礦石庫存增加0.40%至14287.00萬噸。
國際大宗:WTI本周漲5.22%至46.54美元,Brent漲4.41%至48.58美元,LME金屬價格指數漲1.30%至2858.50,大宗商品CRB指數本周漲2.16%至176.28;BDI指數本周漲9.49%至900.00.
2.2股市特征
股市漲跌幅:上證綜指本周漲0.14%,行業漲幅前三為銀行(5.15%)、非銀金融(2.60%)和建築裝飾(1.69%);漲幅後三為傳媒(-3.76%)、公用事業(-3.92%)和計算機(-4.25%).
動態估值:本周A股總體PE(TTM)從上周20.17倍下降到本周20.11倍,PB(LF)從上周2.02倍上升到本周2.03倍;A股整體剔除金融服務業PE(TTM)從上周33.44倍下降到本周33.01倍,PB(LF)從上周2.61倍下降到本周2.60倍;創業板本周PE(TTM)從上周56.63倍下降到本周54.16倍,PB(LF)從上周4.51倍下降到本周4.31倍;中小板本周PE(TTM)從上周42.44倍下降到本周41.73倍,PB(LF)從上周3.83倍下降到本周3.77倍;A股總體總市值較上周下降0.27%;A股總體剔除金融服務業總市值較上周下降1.22%;必需消費相對於周期類上市公司的相對PB從上周1.69下降到本周1.67;創業板相對於滬深300的相對PE(TTM)從上周4.16下降到本周3.93;創業板相對於滬深300的相對PB(LF)從上周2.88下降到本周2.67。本周股權風險溢價從上周的-0.60%上升到本周-0.53%,股市收益率從上周的2.99%上升到本周3.03%。
基金規模:本周新發股票型+混合型基金份額為37.92億份,上周為47.27億份;本周基金市場累計份額淨減少5.35億份。
融資融券餘額:截至7月13日周四,融資融券餘額8895.76億,較上周上升0.59%。
新增A股開戶數:中登公司數據顯示,截至7月7日,當周新增投資者數量22.83萬,相比上周的30.05萬有所下降。
限售股解禁:本周限售股解禁250.98億元,預計下周解禁386.97億元。
大小非減持:本周A股整體大小非增持23.95億,本周減持最多的行業是通信(-2.17億)、建築材料(-1.8億)、有色金屬(-1.63億),本周增持最多的行業是商業貿易(9.54億)、機械設備(5.18億)、農林牧漁(3.73億).
AH溢價指數:本周A/H股溢價指數下降為126.03,上周A/H股溢價指數為128.62.
2.3 流動性
央行本周共進行了5次逆回購操作,總額為2100億元;有5筆逆回購到期,總額為2800億元;有1筆MLF投放,總額為3600億元;有2筆MLF回籠,總額為1795億元;公開市場操作淨投放(含國庫現金)1105億元資金。截至2017年7月14日,R007本周上漲9.47BP至2.94%,SHIBOR隔夜利率上漲9.40BP至2.627%;長三角和珠三角票據直貼利率本周都下降,長三角下跌10.00BP至4.05%,珠三角下跌10.00BP至4.10%;期限利差本周下跌1.91BP至0.11%;信用利差漲0.60BP至1.11%。
2.4 海外
美國:周四公布美國6月PPI環比為0.10%,高於預期和前值0.00%,同比為2.00%,高於預期1.90%,低於前值2.40%;周五公布美國6月CPI環比為0.00%,低於預期0.10%,高於前值-0.10%,同比為1.60%,高於預期1.70%和前值1.90%;周五公布美國6月零售銷售環比為-0.20%,低於預期0.10%,高於前值-0.30%;周五公布美國6月工業產出環比為0.40%,高於預期0.30%和前值0.00%;周五公布美國7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為93.10,低於預期95.00和前值95.10.
歐元區:周三公布歐元區5月工業產出環比1.30%,高於預期1.00%和前值0.50%;周三公布英國6月失業金申請人數變動為0.60,低於前值0.73;周三公布英國5月三個月ILO失業率為4.50%,低於預期4.60%和前值4.60%;周四公布英國6月三個月RICS房價指數為7%,低於預期15%和前值17%;周一公布德國5月季調後出口環比為1.40%,高於預期0.30%和前值0.90%;周四公布德國6月CPI環比終值為0.20%,與預期和前值持平,6月CPI同比終值為1.60%,與預期和前值持平;周二公布意大利5月季調後工業產出環比為0.70%,高於預期0.50%和前值-0.40%;周五公布意大利5月貿易帳43.42億,高於前值36.01億。
日本:周一公布日本5月核心機械訂單環比為-3.6%,低於預期1.70%和前值-3.1%;周一公布5月未季調經常帳16539億日元,低於預期17928億日元和前值19519億日元;周二公布日本6月貨幣存量M2同比為3.9%,與預期和前值持平;周五公布日本5月工業產出環比終值為-3.6%,低於前值-3.3%。
本周海外股市:標普500本周漲1.41%收於2459.27點;倫敦富時漲0.37%收於7378.39點;德國DAX漲1.96%收於12631.72點;日經225漲0.95%收於20118.86點;恒生漲4.14%收於26389.23.
2.5 宏觀
CPI&PPI:2017年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同比上漲1.50%(前值1.50%),環比下降0.2%(前值-0.1%);6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5.50%(前值5.50%),環比下降0.2%(前值-0.3%).
金融數據:6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54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533億元;6月社會融資總量為1.78萬億元,同比增長8.02%,比去年同期多增1283億元;6月末M1同比增長15.0%,低於前值17.0%;M2同比增長9.4%,低於前值9.6%,連續第二個月創下曆史新低。
貿易帳:2017年6月份,中國出口同比(按美元計)為11.30%,高於前值8.70%,出口同比(按人民幣計)為17.30%,高於前值15.50%;進口同比(按美元計)為17.20%,高於前值14.80%,進口同比(按人民幣計)為23.10%,高於前值22.10%。
3、下周公布數據一覽下周看點:中國二季度GDP、社零總額、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美國7月紐約聯儲製造業指數、美國6月新屋開工;歐元區6月CPI同比終值、德國6月PPI環比、英國6月CPI環比;日本6月未季調商品貿易帳、日本6月出口同比;
7月17日周一:中國二季度GDP、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房地產開發銷售、70城房價,美國7月紐約聯儲製造業指數;
7月18日周二:歐元區6月CPI同比終值、英國6月CPI環比、德國7月ZEW經濟現況指數;
7月19日周三:美國6月新屋開工、美國6月營建許可;
7月20日周四:歐元區歐洲央行主要再融資利率、歐元區歐洲央行隔夜存貸款利率、德國6月PPI環比;日本6月未季調商品貿易帳、日本6月出口同比。
(原標題:經驗規律為何會“失靈”?)
最後更新:2017-07-16 15: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