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人物
獲得監管牌照的地方AMC已近50家
地方資產管理公司(AMC)發展正駛入快車道,開拓多渠道的融資渠道成為不少地方資管公司的當務之急。《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通過采訪北京、安徽和河南等地的地方AMC了解到,資產證券化、發行債轉股專項債以及聯合社會資本成立專項基金等方式,均是地方AMC醞釀和嚐試中的“補血”渠道。
據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獲得監管部門牌照的地方AMC已接近50家,隨著政策持續鬆綁,多地已設立或正在籌備設立其轄內第二家地方AMC。業內人士預計,地方AMC的數量未來將繼續增長。伴隨著地方AMC業務的不斷擴張,其對資金的渴求也愈發強烈,但受製於政策限製,其融資便利性遠不及四大AMC.
北京市國通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郭誌國對記者表示,不同於四大AMC,地方AMC最大的特點表現在機構性質上,屬於特許從事金融不良資產批量處置業務的準金融機構,未獲得金融牌照,無法享受到金融機構的融資便利。
安徽國厚金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不良資產事業部總經理夏洪濤也表示,地方AMC沒法進行銀行同業拆借業務,收包的資金基本上都來源於自有資金,但外部融資成本比較高。比如,今年花一個億收資產包,明年利息可能就是1000多萬元,處置回現的壓力比較大。他坦言:“不缺錢,缺的是低成本的資金。”
在這種情況下,多家地方AMC想方設法開拓低成本的融資渠道,資產證券化就是方式之一。據了解,國通公司正在試圖通過資產證券化的方式來融資,資產證券化相關業務已經被列為其2017年的重點工作之一。“目前資產證券化市場比較活躍,我們以前通過購買其他銀行類發行機構的產品份額,已經部分參與到這一市場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接下來,我們會嚐試做資產證券化產品的發起方,一方麵解決自己的資金來源問題,另一方麵也能夠給想參與這一市場的投資者提供投資機會。”郭誌國說。
記者從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也了解到,目前中原資產的資金來源為與多家銀行、證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險公司和其他金融機構進行各種方式的融資合作。未來,中原資產將探索通過發債和資產證券化方式進行融資。
銀行不良資產證券化去年初已經重啟,不過地方AMC在債券市場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還沒有先例。一位銀行間市場人士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地方AMC發行資產證券化產品可能麵臨一些身份認定的問題,因為其作為“準金融機構”,一方麵不能算“金融機構”,另一方麵又不能完全算“非金融企業”,所以未來可能需要“一事一議”。
除了資產證券化之外,作為債轉股的實施機構,不少地方AMC也嚐試通過債轉股專項債來為其債轉股業務進行融資。去年年底,國家發改委正式印發《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專項債券發行指引》。今年5月,陝西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獲準發行48億元市場化銀行債權轉股權專項債券。
《經濟參考報》記者還從某中部省份地方AMC處了解到,目前其正在與債轉股標的企業進行磋商,待成熟後,也預備將項目報至發改委,申請發行債轉股專項債券。
除了上述兩種方式,與社會資本合作成立基金是不少地方AMC已經在廣泛嚐試的融資方式。記者了解到,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國厚資產累計收購處置不良資產超過300億元,管理不良資產基金及各類城鎮化基金、產業基金和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90餘隻,管理規模約1200億元。據郭誌國透露,國通公司目前也計劃推進成立規模超百億的不良資產處置基金,具備收購上千億(賬麵值)不良資產的能力。
多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地方AMC人士期待政策進一步放鬆。中原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郭鴻勳表示,地方AMC目前麵臨資金成本的壓力,希望監管機構在金融許可證的發放上鬆綁,幫助地方AMC籌措更多低成本的資金,促進其功能更好地得以發揮。
(原標題:地方壞賬銀行醞釀多渠道“補血” 擬發債轉股專項債和資產證券化產品)
最後更新:2017-07-26 08:5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