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62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京頤CTO宋建康:如何應對係統高度分化異構的挑戰,打造不間斷服務的在線交易雲平台

【現場視頻】京頤CTO兼醫療雲事業部總經理宋建康:基於醫療核心業務係統的在線交易雲平台,點此進入→https://yq.aliyun.com/video/play/1171


摘要:在9月7日雲棲專家“走進京頤”線下活動中,京頤CTO兼醫療雲事業部總經理宋建康分享了移動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曆程和所麵臨的挑戰,以及京頤在線交易雲平台的設計、挑戰和應用,以及對於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未來展望。錯過了線下活動的小夥伴們,不要錯過本文哦~


本文內容根據演講專家音頻材料以及PPT整理而成。

前言

移動互聯網醫療的發展
通常情況下,當提到雲平台的時候,大家往往會聯想到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新技術,但是從本次分享的主題前麵的定語就可以看出,在本次分享所提到的雲平台與通常情況下大家所理解的雲平台有所不同。首先,這裏的雲平台不是單純的互聯網雲平台,其功能不僅僅限於在線交易,它還可以和各級醫療機構的內部局域網內的核心業務係統直接打通的,而這一差異對於整個雲平台的管理以及業務交易會產生非常複雜的交互。其次,在這裏之所以強調在線交易,是因為京頤集團在最近一兩年的時間內對於大數據的收集和應用都投入了很大精力,但是就目前而言,數據的隱私性問題比較嚴重並且國家的相關政策不甚明朗。而京頤集團基於醫療核心業務係統的在線交易雲平台目前聚焦在於給包括患者、醫院以及第三方等提供實時的業務交易的通道,但目前暫時還沒有將雲平台上麵的數據進行匯聚和保存。這是因為如果想要實現將雲平台之上的數據進行匯聚和保存不僅需要提供龐大的存儲空間,而且還需要負擔起數據安全的重大責任。所以就目前而言,京頤的雲平台基本上承擔的是在線交易平台的任務,所做的就是把各方都打通,實現醫療核心業務相關的在線交易。
0dbe39f48117dd4b475c1369884a8bee33a54569
對於在線交易係統而言,聽上去可能比較抽象,但是當提到互聯網醫療,大家可能就比較熟悉了。其實上麵所提到的在線交易也好,雲平台也好,都離不開互聯網醫療的發展。這裏簡單回顧一下移動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曆程。在2011年的時候,移動互聯網醫療概念開始被提出,之後的發展經曆了幾個階段。首先是患者問診類的APP開始上線,但其實它和醫院的問診係統是沒有任何關係的,仍然隻是醫生和患者都在互聯網上進行問答,並沒有進入醫療的核心領域。之後,醫生工具類APP開始上線,出現比如像丁香園等的應用,不過它們隻是一些知識庫,醫生可以直接在上麵做一些知識共享,這個階段仍然和主流的醫療係統以及醫院沒有進行互聯互通。再之後就開始出現大批的互聯網醫療創業公司,此時有一些醫院實現了在線的掛號、預約,其實這些功能並不新鮮,之前做的比較早的就是無付費的“在線醫院”,其實這也和醫院的係統沒有直接關連,隻不過是將醫院的號源拿出來放到在線平台上,患者通過在線醫院預約掛號之後,到晚上平台再通過包括郵件、線下人工傳遞等方式返回給醫院。後來又出現了預約掛號的在線付費,這時候其實就發生了本質變化,也就是說患者可以直接在“在線醫院”上麵直接預約,掛號完成之後可直接把錢付給醫院,當患者到醫院之後就能直接去看病。所以當發展到這一步時其實就已經產生了比較本質的變化,這代表著線下的醫療係統已逐漸向互聯網領域去延展了。

而到了2014年,互聯網的風潮來了,整個業界都開始著手去做互聯網醫療以及“互聯網醫院”等,逐步出現了像趣醫網這樣大規模地與醫院係統接通的模式。而從2016年到現在的一段時期,移動互聯網醫療也經曆了一些低穀。其實大家可以看到,這個階段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曆程是呈現螺旋形的,好像是高潮過來之後就會出現低穀,但是在這中間已經發生了一個本質的變化,就是各大醫院對於互聯網業務已經從最開始擔心和排斥到現在普遍地開始接納。即便是在低穀期,雖然整個醫療行業的投資可能降低了,但是放眼看去,幾乎所有的大三甲醫院都有自己的公眾號以及網上預約掛號平台,患者幾乎都能夠在互聯網上實現預約、掛號以及繳費的直接實時操作。

其實,當移動互聯網的風潮刮過去之後,其對於行業理念的定性和發展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當京頤在開始去做前兩家醫院業務的時候,醫院對於互聯網醫院係統表現出極其慎重,甚至需要隻能夠進行單向訪問,也就是說醫院係統可以將內部的數據送出來,但是外部卻不能直接去訪問內部的數據,就好像是單通的二極管一樣。


移動互聯網醫療的堂吉訶德

624f7569c6b918d55c79700bf74cb879b7b163ad

今年有一篇文章上麵列舉了很多個“移動互聯網醫療的堂吉訶德”,這裏就包括了京頤集團的兩家重要成員企業:京頤股份和趣醫網。這篇文章當時提出了兩個論點:第一個論點中國醫療體製問題對互聯網的打通造成了非常多的障礙;第二個論點就是醫療行業的門檻非常高,互聯網整合還存在相當的難度,包括醫院內部信息係統的複雜度、收費問題以及國家政策問題都在影響醫療行業的互聯網整合。


移動互聯網醫療麵臨的挑戰
移動互聯網醫療也麵臨著一些挑戰,比如受政策影響較大、盈利壓力凸顯以及難以深入醫療核心等。對於政策影響而言,目前總體來看國家的引導還是正向的,對於其他的“互聯網+醫療”以及整個的應用還是偏向於鼓勵的。對於互聯網醫療的盈利壓力而言,無論是純線上的模式還是線上線下打通的模式,盈利的壓力都是比較大的。
a609cdc9d5b6911ffca76958331f2f5752bb6237
首先,這些應用的使用頻率往往比較低;其次,對於國家向患者收費的管製也是比較嚴格的。京頤集團與很多醫院的合作都是基於醫院的醫患互動,這一點開展的也比較好,目前與很多醫院都簽署了相關的協議,可以實現患者在醫院時,每個醫生都有一個二維碼,患者掃碼之後就可以將自己與醫生關聯上了。當患者回去之後如果還有問題就可以線上詢問自己的主治醫生。這樣的做法就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原來在線問診的時候,醫生往往不了解陌生患者的具體情況;第二個問題就是陌生患者線上提出問題的時候,即使之前已經看過病了,醫生也可能想不起來。而基於這種將醫院信息係統打通的模式,當患者線上問診的時候,醫生可以通過點擊患者的頭像了解患者當時就診時的診斷情況以及醫囑等信息,從而非常方便地將醫療活動接續起來。

目前各個醫院都特別歡迎這樣的模式,並且國家對於診後複診的隨訪也有要求,政策也要求醫院關懷出院的患者。但是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收費問題,如果不收費,醫生往往就會沒有積極性,如果收費,對於公立醫院而言,就需要有收費的依據,這也就導致了收費策略的障礙。目前這一點也正在突破,很多醫院也在逐漸開展收費谘詢的業務,並且京頤集團與醫院雙方的配合也逐漸順暢。最後一個挑戰就是醫療核心領域難以深入,上麵也有所提到,對於大多數醫院信息係統而言,基本都是從底向上建設的,也就是在院內建設的比較多。除此之外,數據的歸屬權也存在問題,醫院的數據到底是屬於患者的還是屬於醫院的,在這一點上,國家的相關政策也不是很明確,導致各個醫院都是在進行孤島式的信息化建設,對於醫療數據對外共享或者傳送都比較保守,所以目前京頤集團的雲平台也隻是對患者提供服務,而不會存儲數據,當交易完成,數據的生命周期也就結束了。

京頤集團產品地圖
下圖所示的就是京頤集團的產品地圖。目前京頤集團大概有60多款產品,整個京頤集團聚焦於醫療核心業務係統,而與傳統的醫療信息化存在一個較大的差異就是:京頤集團在未來的核心戰略就是互聯網化和平台化。大家可以看到圖中下麵的“醫療機構應用”其實屬於京頤集團具有優勢的傳統業務包括臨床服務、醫療管理以及運營管理等。
82d1881a0972c8b3fd72cd219429e09dd7aa38ed
相對於友商和合作夥伴,京頤集團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核心平台性產品—— “醫院+”平台。基於“醫院+”平台之上,京頤集團在區域應用、患者應用以及第三方應用上麵引申出了很多的互聯網平台和業務方麵的應用。整體而言,從醫院外麵的互聯網項目向內部發展,以及從醫院內部係統向外突破,這裏分別是京頤股份的優勢和趣醫網的優勢,所以雙方在未來會慢慢地整合形成更大的優勢互補。

一、平台的設計與挑戰

前麵的業務趨勢分享完之後,再回顧一下京頤雲平台的兩個業務特點:醫療核心業務係統的對接和在線交易。而這兩個特點也帶來了非常多的挑戰,接下來就為大家分享京頤集團在雲平台建設中遇到的挑戰,收獲的經驗、教訓以及所具備的優勢,期望能夠為大家帶來幫助。

“醫院+”平台建設情況
9ab3bade31cbe982fb03ba58905bb25b5eda5c33
首先介紹一下 “醫院+”平台的建設情況,其實京頤集團的其他業務平台基本上都是圍繞“醫院+”平台建設的。截止2016年年底,“醫院+”平台簽約3000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其中三甲醫院有1200多家,占全國三甲醫院的54%。在 “醫院+”平台上麵維護的中心服務器大概有500多台,各個端的前置服務器大概有2000多台,目前大概上線了1500多家醫院。在上線的醫院中,有一些使用的是雙服務器,還有一些使用的是單服務器,分布在各個醫院中的2000多台端服務器以及“醫院+”平台上的500多台服務器組成了一個龐大的網絡。最後,具備資金結算以及交易功能的醫院大概有1000多家,這裏的資金結算功能除了線上的預約繳費之外,還包括線下的財務對賬等功能。就如同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一樣,患者繳納的費用將會先交到區域的支付平台上,之後再去醫院進行結算,這就不僅會涉及到業務流信息係統的直接打通,還會涉及到財務流的銀行轉賬以及財務對接等。如上圖所示的就是與京頤集團合作的醫院在全國的整體分布圖。從全國看來,除了西藏和青海地區比較少外,在其他的各個地區中,京頤集團合作醫院的分布還是比較均勻的,這張地圖上大概標注出了目前已經上線的1500多家醫院。

平台業務架構
ed3438431ece058fe79232decabe4757b8a78feb

“醫院+”平台承擔了京頤集團的所有業務組件和專業業務平台,包括了分級診療、數據中心、預約掛號、門診以及後麵的供應鏈等各種各樣的業務,這些業務都會到“醫院+”平台上進行注冊和提供服務。京頤集團的“醫院+”平台實現了微服務的架構,平台的技術架構和規範是由“醫院+”部門總體搭建的。除此之外,“醫院+”平台還負責整體的運維和監控,而周邊的各個業務部門可以自行按照規範開發和注冊自己的組件。除了在雲平台上實現組件化,部署在各個醫院中的端服務器,也就是“醫院+”平台的前置2000多台服務器上麵的應用也是實現了組件化的。不過除了在雲平台上加上自己的業務組件外,還需要到提供服務的醫院的端服務器上加上自己的組件,實現整個業務的對應。以上就是京頤集團的“醫院+”平台的集中和分布式管理的實現方案。目前,“醫院+”平台已經對接了2000多家醫院的核心業務係統,並且兼容目前所有廠家的異構業務係統。


平台技術架構
京頤集團的“醫院+”平台的技術架構主要還是依賴於阿裏雲所提供的技術服務架構,包括集群分發、HRV分發、RDS數據庫、數據容災備份以及隻讀庫的分離等技術基本上都是基於阿裏雲的,而在阿裏雲的技術之上,京頤還做了一些擴展。阿裏雲的應用服務器的集群化做得非常好,現在基本上可以實現一個HRV能夠帶無限製的集群用戶。所以從理論上來說,隻需要一個阿裏雲的HRV服務就可以了。但是目前而言,阿裏雲的數據庫服務還沒有特別好的集群自動化實現,基本上還是單一的數據庫。但是單一數據庫的IO讀寫能力以及性能都是有限的,所以如果想要擴展數據庫的能力就必須要在業務層麵上進行規劃。

經過分析,“醫院+”平台的交易數據可以分為兩端,一端是醫院的數據,另外一端則是患者通過服務請求發過來的數據。對於醫院的數據而言,如果需要進行寫操作,那麼這天然就是分布式的,因為數據必須要回寫在醫院這端,而在雲平台之上則不需要再去保存醫院的回寫數據了,可以直接將實時的交易數據寫回到醫院中去,這樣寫的能力自然而言就會分散出去。而對於醫院這端數據讀取的能力則必須是集中的,當一個患者登錄到雲平台上麵需要能夠看到全國所有的醫院,而不是隻能夠看到區域性的醫院。所以需要將讀數據的能力集中起來,這方麵阿裏雲也能夠提供比較好的支持,可以實現將一個數據庫分多個隻讀實例出來,這樣就可以將醫院的號源、排班、醫生以及基礎信息全部定時地抽取到雲平台之後提供給用戶。這樣的數據是比較完整的,也就是說如果數據庫的讀能力不夠,那麼就可以拆分出來幾個隻讀塊就可以了。
72e5bd1480de2720d8192187a84011676d2f56f6
而公共分區主要針對的是醫院端的數據,其實全國隻有一個公共分區,即使需要拆分也是拆分出幾個隻讀分區出來,並且隻讀分區的數據需要與主分區嚴格地保持一致,這一部分阿裏雲也可以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並且能夠實現主分區和隻讀分區秒級的數據同步。業務分區存儲的則是請求端的交易數據,比如患者的注冊信息以及預約掛號信息等。對於這些信息而言,是無法做簡單的分布式拆分和處理的,所以就需要對其進行業務的拆分。

根據患者的身份證或者手機號進行行政區域的劃分,目前“醫院+”平台的業務分區劃分為南綜合區和北綜合區這兩個。而未來隨著業務的發展,可以很方便地進一步拆分成省級分區。這樣的技術架構基本上能夠解決目前容量的無限擴展問題,即使業務量再大,通過這樣簡單的拆分也能夠支撐。而且這種拆分基本上不會造成業務的中斷,而且在拆分出新的分區之後,可以很容易地實現數據的同步。比如原來有兩個分區:南綜合區和北綜合區,這時把南綜合區再拆分成兩個之後,其實每個分區都擁有拆分前全部的數據,隻不過會存在一些冗餘數據,但是隻要不動這些數據就好了,馬上就能開啟業務,所以拆分是比較容易的。

阿裏雲資源在“醫院+”平台上的使用情況

df3888838b56120c8a1aeea4e5ad3bead2863844
目前,京頤集團使用了阿裏雲的536台ECS、81台RDS、205個SLB、16台Redis、5個DTS,以及其它雲資源及產品服務。上圖中對於整體業務生產係統所占用的雲資源進行了數據統計,“醫院+”平台大概占據了10%的資源,而目前用戶量比較少的醫療雲也占據了5%。基本上最低配置的業務單元就是1個HRV加上至少2個ECS,再加上1個RDS這樣一整套資源。其實現在的服務器的計算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即使業務量會有所上升,對於全國的“醫院+”平台,大概10台服務器就已經足夠了。所以其實後麵上漲的幅度會比較小,但是每個獨立的業務單元和業務組件最基礎的數量卻不能減少太多,至少需要上述所說的這樣一套物理組件,並且對於不同的組件而言,配置、價格以及容量也會有所差異。

構建“醫院+”平台過程中所遇到的技術難點

在構建“醫院+”平台的過程中,京頤集團遇到了以下技術難點、技術挑戰以及應對的策略。

1、挑戰一:業務與係統異構
業務和係統的異構體現得非常明顯,目前平台一共對接了200多家HIS廠商,基本上全國能夠提供HIS係統的廠商都已經對接過了。即便是縣級人民醫院這樣的單個醫院係統也會有100多個業務係統,而大型三甲醫院則可能會擁有超過200個業務係統,所以可以說整個醫院的係統以及業務是極其複雜的,這就是京頤集團在平台構建過程中遇到的第一個難點。
9930d291b29d60ebb0dcdb2f17e0a4563deba11b
針對於上述的業務難點,其實是無法為每一家醫院都單獨開發一個業務平台的。所以京頤集團采取的解決方案是進行兼容,也就是做了參數以及差異性適配的配置。京頤集團在上線前50家醫院的時候,客戶化配置和客戶化開發工作非常繁重,但是當做完50家醫院之後,目前可以實現每上線一家醫院幾乎不需要做任何的係統開發,隻需要做一些配置工作就可以了。

據數據統計,需要配置的係統參數大致有1000~2000個,這樣就可以兼容2000個以上醫院的係統差異。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醫院掛號這個業務在全國所有的醫院係統裏麵的規則可能大概有20多種情況,因為可能某些醫院的預約是不限號的,隻需要約到某一天就可以了,而某些醫院約到上午和下午是不能混淆的,患者隻能在預約的上午或者下午來看病,還有一些醫院可能預約的時候每5分鍾或者每半個小時一個號。因為醫院的管理水平以及地域不同,會導致業務要求完全不一樣,所以想要實現全國醫院係統兼容的平台,工作量還是相當大的。

2、挑戰二:係統網絡部署環境的挑戰
第二個挑戰就是係統網絡的分布式部署,而整個分布式的交易係統會涉及到不同的廠家、不同的物理節點以及不同的地域之間進行交互。同樣也會麵臨這樣挑戰的典型場景就是銀行係統互相之間通過銀聯進行結算,以及通信行業中,網絡上不同廠家的、跨地域的節點進行信息交互。京頤在實現平台的係統網絡部署架構的時候,也參照了以上兩種場景下的技術架構,但是仍舊會需要麵對兩個問題:第一個就是銀行和通信行業對於內外網的隔離可能還沒有醫療平台這麼嚴格,所以對於醫院的內外網隔離、網閘以及防火牆進行設計時,京頤借鑒了海關係統的一套解決方案來幫助解決安全問題;除了安全問題之外,還存在網域網和互聯網的延遲問題以及內網IP問題,其實醫院在之前可能連外網IP都沒有,可能一些應用隻有內網IP,所以這時候醫院內的係統訪問外部是沒有問題的,但是當想要從外部訪問醫院係統內部卻可能出問題。
2ca4576c003556ec31dcd52125cd43ad321d5e84
除此之外,還存在事務控製的問題。對此,在最開始京頤也犯了很多錯誤,比如當請求一筆交易過去之後,因為這中間會經過很多環節,需要經過端服務器然後再送到醫院內部的HIS係統中,HIS係統收到請求之後會進行處理,處理完成之後會返回一個正常的響應,但是因為網絡壓力特別大,可能出現斷網進而造成沒有收到響應,這時候常規的做法就是去做事務回滾,如果是繳費業務的話就要把錢退給患者。這時候醫院就會找過來詢問HIS在處理什麼,為什麼響應消息沒有收到,這樣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糾紛,所以說分布式的事務處理也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其實對於分布式事務的挑戰而言,可以通過多次握手以及業務校驗解決。也就是針對每一個業務最終是否能夠成功,去進行三次握手或者反複探測和詢問,當詢問到確切的消息之後才可以辦理退款等業務。對於每一個交易或者業務而言,會在正常的業務邏輯和正常處理上麵增加額外的保證健壯性的業務邏輯。

3、挑戰三:業務量的挑戰--多分區支持
第三個挑戰就是業務量的挑戰,這一部分其實在前麵已經分享過了,而且在業界裏麵阿裏雲的應用也經受住了考驗。
f8f3852d29dd05f781b40fe3cfb4615c2e0d9048

4、挑戰四: 7*24小時不間斷服務
京頤是將分區以及分布式的架構加以優化以應對業務量的挑戰,來滿足7*24小時不間斷業務需求。在互聯網雲平台上有一些比較成熟的技術,比如像比較常規的去中心化以及ZooKeeper分發等。而這裏比較顯著的問題是如圖中的醫院1、醫院2以及醫院N這樣的會產生分布式不可控的業務。
f1a767ded3505db3e53e87059999c3dbc565cf3e
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像交互性的業務,當出現了錯誤,患者是會投訴的,最差的效果就是被投訴了之後再去改進這個問題。但是還有一些單向性的查詢業務產生的錯誤,對此,可能連被用戶投訴的機會都沒有。比如患者上午去做一個檢查,檢查報告不會是立即給到的,可能需要等到下午或者第二天甚至一周以後才能給到,如果患者比較心急就會去係統上不斷地進行查詢,這樣會產生兩種結果:一種是能夠查到,另外一種就是沒有查到。如果在沒有查到的情況之下,又存在兩種可能情況:一種是報告沒有出來;另外一種就是報告已經出來了,但是因為係統沒做好,導致查詢不到。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整體業務係統不去實現一些複雜的業務保障工作,是無法確保業務可用性的。在最初,京頤在這一點上也沒有做,但是後來發現一些醫院的業務量以及報告單數量很低,通過查找原因發現這些醫院係統的HIS的接口更改了,這樣就不會返回結果。

最後京頤針對於每一種業務的特性還做了很多的探測,最簡單的模式就是拿一個已經有的報告單數據反複查詢,比如每5分鍾查詢一次,如果每次都能夠查詢出來並且與之前的報告單的內容一樣就說明這條通路是好的。通過這樣的探測發現有一半以上的業務不好用,通過慢慢的整改現在可以達到90%以上的業務都是可用的。最後還會有一些問題,比如對於醫院而言,其業務數據會需要歸檔的,當某一個報告單的ID現在能夠查到,兩周以後再使用相同的ID查詢就已經查不到了,這是因為醫院已經將這個報告歸檔了。因此對於這樣的問題就需要去更新用例設計,所以其實整體係統的設計完善和係統的健全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係統運轉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完善,並慢慢走向成熟。

業務流程中間經過的節點非常多,從患者的手機端APP,到像預約掛號這樣的專業平台,到“醫院+”平台,再到醫院前置機的服務器,再到醫院的真正的業務係統HIS這一長串的交易過程中,任何一個節點都有可能出錯,而出錯所導致的結果就是患者可能投訴說掛號失敗了。麵對這樣的問題,京頤集團在一開始也會去逐個環節地進行檢查,針對每個節點可能會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去定位錯誤,後來發現這樣做的效率實在是太低了,於是就進行了改造。從手機端開始,每一個請求都會帶一個請求ID,而這個請求從頭到尾經過的任何一個網頁、所有的日誌以及所有交互過程都會帶上這個ID,最終一旦出現了問題,隻需要從手機端將用戶的請求提取出來,那麼整個網絡上所有節點的相關記錄以及日誌都會連接起來,這樣就可以快速地實現端到端的錯誤定位分析。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意識到的越晚,進行改造所需要的工作量就會越大。當各種係統都已經完成之後再去添加這部分就會比較複雜,如果在一開始設計的時候就將這一點添加到係統中就會比較簡單了。
135998e37d295bbadd8c60557e8195a6f880c2fa
因為整個網絡上的節點特別多,如果讓一個人來處理異常、進行維護或者掌管全局,其知識麵可能並不完善。因為維護可能會涉及到設計、開發等各個業務部門,如果係統能夠自動定位出問題應該歸屬於的業務部門,那麼對於日常響應以及問題處理效率提升也會是非常明顯的。所以京頤後來針對於不同的業務、不同的異常類型以及不同的問題又進行了分組,並在係統中做了一些內置,現在可以達到出現問題後,係統有80~90%的概率能夠找到問題對應的責任人,即便是找錯了再進行分發也會比傳統方法更加迅速。
036410ec474aafaf311cdca9916601ad0e8b7896

5、挑戰五:版本管理
1) 高低版本兼容適配
版本適配問題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個比較大的挑戰。目前,針對終端應用的APP和服務器的適配,業界裏麵有一些比較成熟的版本適配的工具或者解決方案。但是在趣醫網平台上的適配其實是獨有的兩端適配,其中一端是用戶端APP,而現存的用戶手機裏麵可能存在5~10個版本的應用,而又不能每次都強製用戶升級;另外一端則是放置在各個醫院的前置服務器上的應用,因為目前京頤的平台上有2000多家醫院以及2000多台服務器,即使每天升級200家,那麼每個版本都需要至少10天的時間進行升級才能完成,所以醫院端的版本也會特別多。即便是做了大量的遠程升級和遠程監控工作,想要實現版本的統一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趣醫網平台至少需要允許5個版本的周期的差異。
498ef8d56b510e9b8bb9c05d58b1dcefca301108
除了需要兼容個性化差異之外,還需要兼容兩端的版本差異。趣醫網平台采用了很多的技術手段,也做了很多技術方麵的工作,但是最開始的效果並不明顯,最終采用了集中管控的策略,就是在所有的開發環境、測試環境以及發布環境中,對於各個接口上的參數都記錄下來,當每次新的版本出來之後就會去與上一個版本中所有的參數進行比較,形成一個參數變化的清單,如果發現了之前沒有出現過的或者發生變化的參數再進行額外的處理。當采用了這個策略之後就基本上再也沒有出現過版本兼容性的問題。而對於每一個增加和減少的參數是如何兼容的以及參數改變所帶來的後果都是經過分析的,這樣就相當於將原來的版本兼容靠開發或者設計人員的主動思考,變成被動的集中管控,通過這種方式解決了版本的兼容問題。

2) 全量&增量升級
b827f021ac68a03e1acde0d3d1d01a76899e2c1e
除了版本的兼容問題之外,還會存在版本的升級問題。趣醫網希望用戶能夠從任何一個版本一鍵式升級到最新版本,所以需要讓各個操作人員能夠根據目前的版本來獲取升級包,這個過程要比王者榮耀的升級更加複雜,因為每次都要求必須升級到最新的版本。

3) 遠程升級
42686642e48eb9987472701b89b50f318b5bb32f
在版本管理中,不可能每次都派人去各地醫院進行係統升級,所以需要實現係統的遠程升級。所以京頤還研發了HTM和ATM這樣的服務端和遠端的管理係統工具來實現係統的遠程升級、數據的收集以及防病毒和遠程監控等,甚至如果醫院沒有遠程數據接口,還可以實現一個遠程數據接口。而隻要醫院提供了這個接口,平台的工作人員不需要在現場就可以開拓一些新的業務並且提供一些新的接口部署過去,這也是京頤集團投入了大量精力維護起來的。目前,在接入平台中的至少60%的醫院係統可以通過遠程進行維護和升級。

6、挑戰六:業務可靠性保障
下圖所展示的是接入了京頤雲平台的所有醫院的智能監控。請求發送過去之後,會存在一定的響應時間,可能部分響應還沒回來。
0e737e46967f3d65d53deb9e5a95679bbfbb883d
目前係統中的業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實時的業務,這種業務將會實時地把數據傳輸到HIS係統,這部分主要是與支付相關的業務;還有一些業務比如像查詢報告單以及病曆等,往往會故意將這樣的業務做成非實時交互的,也就是當一個這樣的請求發送出去之後,隻是在醫院的端服務器上作為一個待辦任務存儲起來,而在平台的服務器上設置一個計時器,大概每經過1分鍾或者30秒來集中獲取待辦任務並且集中地找HIS係統處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無論全國的用戶訪問量有多大,對於HIS係統的衝擊是可以控製的,即便是不間斷地發送請求,在端口機這裏也會有節製地將流量控製起來。
5b70ca9a1586bc09f120c96b06f76c7066be5314
而這時候就需要對於待辦任務在醫院端的滯留情況以及滯留時間進行監控,以便於發現問題並且及時處理,下圖中所展現的就是平台所提供的各種監控措施。

二、平台的應用和展望

前麵從技術角度分享了在搭建“醫院+”平台過程中收獲的一些經驗和教訓,接下來簡單介紹一下基於圍繞“醫院+”平台,京頤集團開展了哪些業務。

1、醫院+互聯網的生態平台

46be0bf758a444ea93edfde879839f260d094fc4
上圖所示的就是“醫院+”互聯網生態平台的概念,“醫院+”平台在底層會接入很多的實體醫療衛生機構,並且會通過上述提到的各種技術手段和方式提供能夠滿足實時交易和事務控製的集中的雲平台。在“醫院+”平台之上則會開展包括社保平台在內的很多的便民服務以及第三方服務等。

2、京頤互聯網醫療服務生態圈
b548936e3959d8da7d9349ee3904d339df66eba3
“醫院+”平台的願景就是希望能夠提供給藥店、醫生、醫院、支付方以及供應商各方參與的平台。而對於各種用戶,平台也會提供不同的交易平台,比如在醫生和患者之間提供了醫患互動的平台,對於管理者而言則會提供移動管理的平台,對於醫院和物資供應商之間提供了物資供應鏈的平台。總之“醫院+”平台針對於不同的應用場景提供了各種各樣的交易平台。

3、互聯網就醫便民服務平台

75e152e3c6b21deda8a33014314b486435ed8267
互聯網就醫便民服務平台搭建在“醫院+”平台上麵,它提供了預約掛號、排隊候診、在線繳費、報告單查詢、個人健康檔案管理、健康卡充值、家庭醫生簽約等端到端的全流程便捷就醫服務,可以說隻要是能夠在門診大廳辦理的業務在互聯網就醫便民服務平台也都能夠辦理。

4、分級診療平台
535f4246fc27e9e304aa4003c07c42241d091a17
分級診療平台是將中小醫院和大醫院以及各個醫療機構進行融合的平台,這個融合包括了患者的轉出和轉入、交互係統、遠程會診以及影像中心和心電中心等各種資源的共享。除了實現了網絡上的患者轉出轉入之外,分級診療平台還會把各個醫院之間的數據打通,當一個患者從下級醫院轉入到上級醫院之後,上級醫院的專家可以直接看到患者在下級醫院拍攝的影像以及檢查報告等。

5、四大中心——區域臨檢、影像、心電、病理中心
14c9857e73e704d3bdde421670b5fd6751e3fda4
四大中心可以說是醫院業務開展的基礎。京頤集團的“醫院+”平台在這部分有很多實際的落地案例和實踐,目前的方案也是比較成熟的。

6、物資供應鏈平台
107cb84f1797b89fe4f46ad3536331164a9fbe17
物資供應鏈平台所基於的是“醫院+”平台與醫院之間的對接,相對於前麵所提到的平台,物資供應鏈平台還有一個不同的地方就是醫院內的物資係統也是由這個平台沉澱的。在將醫院內的專業物資係統構建完成之後,可以基於雲平台接入到互聯網上,而互聯網上還存在供應商操作的集中平台,這樣就可以將供應商和醫院之間進行打通。

7、商保理賠平台
253c504bfd10473526335037dd28431d9f5b9578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的社保在報銷的時候是比較方便的,患者可以直接在醫院裏報銷。但是商業保險基本上還需要患者在出院之後攜帶自己的病曆以及發票去找商業保險公司報銷。而目前越來越多的商業保險公司也希望能夠做到像普通社保一樣在醫院就能夠結算,而這也是目前京頤集團成員企業之一趣醫網的一個優勢所在,也就是“醫院+”平台和醫院內部係統打通之後,就能夠基於平台將所有的數據直接送給商業保險公司,那麼就可以實現在線的保險結算,基本上在三分鍾左右就能到款。這也是趣醫網在主推的一款產品,目前已經上線了幾十家醫院,簽約了大概幾百家。

8、智能綜合支付平台
e0de2dec11dada18132e64b916748d90e65fc820
智能綜合支付平台作為打造醫療支付體係的核心產品,有效地結合了醫療機構、患者、銀行等各方特點及需求,實現互聯網的就醫支付模式。智能綜合支付平台這個概念其實是最先被京頤集團提出的,類似於最開始的 “銀醫通”業務,基本上就是使用自助機的模式,也就是將自助機擺放在醫院的大廳中供患者進行支付以及相關操作。

智能綜合支付平台的優點在於平台建設完成之後可以支持各種各樣的支付模式,包括微信支付、支付寶支付以及其他第三方APP支付,其強大的功能在於方便財務之間的對賬,醫院的財務隻需要與平台對賬就可以了,至於與第三方對賬的工作則由平台負責。如果是單一醫院,基於“醫院+”平台的技術實現就可以了,不會涉及到與“醫院+”整個大平台的對接。除此之外,京頤集團還實現了區域的智能支付平台,比如像居民健康卡的一卡通以及洛陽這樣大城市的各個醫院拉通,並通過“醫院+”平台進行交互。這些平台都立足於連接全國各個醫院的大平台的搭建,而在大平台之上隻需要花費很少的精力就可以將主要的業務都開展起來。

9、區域清結算平台
927951a295ca74812c5ff16facce2d5547cca70a
京頤集團還建設了很多區域清結算中心,可以方便地實現跨醫院資金統一管理與結算,目前也比較成熟。

10、醫療雲平台

0fd8dcd7474d689ecc23563612013533079e57cf
在阿裏雲上麵搭建完成之後,醫療雲平台可以直接麵向中小型醫療機構提供“一站式”IT軟硬設施租賃式雲服務。以雲HIS、雲HRP、雲PACS為核心,全麵滿足各醫療機構所需,為客戶提供基於互聯網的低成本、免維護、高安全的SAAS服務。

最後更新:2017-09-16 16:04:25

  上一篇:go  【OSS 最佳實踐】OSS 操作權限控製
  下一篇:go  有互動的智慧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