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2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互金協會: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日益成違法犯罪活動工具

摘要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9月13日晚間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稱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發現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立即報案。

  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9月13日晚間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稱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發現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立即報案。

  幾乎與上述風險提示發布同時,比特幣交易平台bitstamp的比特幣美元報價日內跌幅擴大至8%,刷新8月22日以來新低。

  截至9月13日21:00,國內比特幣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最新價格為24970元,24小時跌幅2.54%。萊特幣當日跌幅3.94%,報384.23元。

  互金協會的風險提示指出,近年來,比特幣、萊特幣以及各類代幣等所謂“虛擬貨幣”在一些互聯網平台進行集中交易,涉眾人數逐漸擴大,所形成的金融和社會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缺乏明確的價值基礎,市場投機氣氛濃厚,價格波動劇烈,投資者盲目跟風炒作,易造成資金損失,投資者需強化風險防範意識。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發現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立即報案。

  風險提示中還強調,投資者通過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的交易平台參與投機炒作,麵臨價格大幅波動風險、安全性風險等,且平台技術風險也較高,國際上已發生多起交易平台遭黑客入侵盜竊事件,投資者須自行承擔投資風險。不法分子也往往利用交易平台獲取所謂“虛擬貨幣”以從事相關非法活動,存在較大的法律風險,近期大量交易平台因支持代幣發行融資活動(ICO)已被監管部門叫停。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台在我國並無合法設立的依據。

  互金協會同時唿籲:各會員單位應履行行業自律公約的承諾,嚴格遵守國家法律和監管規定,不參與任何與所謂“虛擬貨幣”相關的集中交易或為此類交易提供服務,主動抵製任何違法違規的金融活動。

  值得關注的是,在互金協會發布上述風險提示之前,在同日的早些時候,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完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反逃稅監管體製機製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初步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適合中國國情、符合國際標準的“三反”法律法規體係,建立職責清晰、權責對等、配合有力的“三反”監管協調合作機製,有效防控洗錢、恐怖融資和逃稅風險。

  早在8月30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就曾發布對ICO的風險提示。9月4日,央行宣布將ICO(代幣首次發行)定性為非法金融活動,暫停國內一切交易。

  其他國家近期對ICO及虛擬貨幣投資活動監管也趨於嚴厲。9月12日,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CA)針對ICO和數字貨幣風險發布警告。FCA稱,ICO是高風險、投機性強的投資活動。這並非是FCA第一次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提出風險警告。

  近日,還有媒體報道稱,監管當局決定關閉中國境內虛擬貨幣的交易所。

  目前國內已經有第三方交易平台國交網暫停所有幣種交易。截至目前,Okcion幣行、火幣網、比特幣中國等國內三大平台分別發布回複稱:目前並沒有接到相關通知。Okcoin幣行並稱,如果該報道屬實,可以轉型為數字資產點對點交易的信息平台。

(原標題:互金協會再發風險提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日益成為違法犯罪活動工具)

(責任編輯:DF318)

最後更新:2017-09-13 23:24:24

  上一篇:go 小摩CEO“炮轟”比特幣 稱其為欺詐
  下一篇:go 英國脫歐穩步進行!梅姨下周或發表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