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 返回首頁    go 人物


無人機的邏輯航線:技術戰略上講,京東為何選擇西安?

前兩天原本傳得沸沸揚揚的京東在北京試點無人機物流,突然改變賽道,跑到西安搞了一個大新聞。

8月29日下午,京東在西安針對無人機產業發展落地戰略,分別與陝西省韓城市政府、麟遊縣政府、龍浩集團、西部機場集團、西北工業大學等合作方簽署了五大合作協議,合作內容涵蓋重點示範項目打造、人才培養、科研發展、技術落地應用等多個方麵。

事實上,國內無人機與無人物流企業與地方政府達成深度合作並非孤例。比如大疆與濮陽市的合作、北航與台州市的合作、易飛行與天門市的合作等等。但這些無人機廠商與地方政府的合作,基本停留在工廠建設與小型應用場景落地兩個層麵,相對比較簡單。

與一般性的無人機項目與地方政府合作項目不同,京東在與陝西和西安的合作上顯然是下著更大力氣的,也是布局最早、落地性最強的。同樣,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與開放的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

就在發稿的幾分鍾前,京東宣布剛剛獲得了陝西省全境的無人機空域許可批文!這在圈裏絕對是一個重磅新聞。

今年2月,京東就陝西省政府簽訂智慧物流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共建全球首個低空無人機物流網。今年5月,京東又與西安航天基地簽署合作協議,京東全球物流總部、無人係統產業總部、京東雲陝西大數據運營總部正式落戶西安。

加上這次的全方位合作推進,顯然京東在陝西與西安布局無人物流體係是一個層層推進、重磅投入的戰略動作。

這裏隱含的核心問題,是對京東來說,無人機物流決不能是一個獨立的技術和產品,而必須是與整個零售產業鏈結合的戰略環節。但就真實情況而言,無人物流網絡在世界範圍內也是全新的東西。中國有獨特的市場環境與地理環境,無人物流難以借鑒其他經驗,必須發展出自己的戰略軌道與發展基礎。

而西安的區位優勢以及其覆蓋的西北電商市場,或許正在為京東提供無人機物流由技術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的可能。

今天我們將嚐試提出並回答這樣的問題:京東的無人物流戰略為何必須選擇西安?西安及西北市場,又是否會給京東的第四次零售革命帶來比無人機物流更多的東西?

一帶一路與航空基因:西安有最長的無人機跑道

首先無需回避的,是西安這座城市在地緣環境,尤其在科技屬性的區域因素上,對無人物流企業是有獨特吸引力的。

京東與西安市政府與相關企業合作,打造常規化運營的無人機係統,並且要建立“全球首個低空無人機物流網”,一方麵來源於西安本身在國家發展戰略當中處在紅利期;另一方麵,西安在航空航天與無人飛行領域的積累也是重要加持。

西安對於無人物流產業的價值,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麵:

1、“一帶一路”帶來的政策利好和基礎建設發展前景。無人物流是一個信息技術與區域基礎建設高度結合的產業,並且需要大量新的基建場景進行配合。西安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關鍵位置,正好在促使西安打開麵向新技術的城市與區域配套服務。

2、西安本身在航空航天事業當中積累的技術優勢、政府項目認同以及產業鏈完整度。航空航天一直是西北地區的重要產業,尤其是西安這座城市的地標性產業。結合產業基礎,無人物流會在這裏收獲更多政府、產業上下遊與普通用戶的認同。

3、以高校集群和工業科學類研究機構展開的人才優勢。無人物流廣泛發展之後必然引發人才戰,而西安在航空領域的人才儲備與輸送機製將起到重要作用。

4、西安在物流、數據等多方麵輻射西北市場的中樞作用。

綜合來看這幾項優勢,似乎可以得出其中這樣的共性——或許無人物流的試點與運營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展開,但西安提供的是無人物流體係自給自足、長線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能力。

而對於京東來說,無人物流係統是戰略重心,並非簡單的、暫時性的產業噱頭,所以它需要能夠長跑、長留、長新的區位合作。

從產業與技術長跑的保障能力來看,西安恰恰提供了無人物流的最長跑道。這也是京東反複在西安與陝西地區打造深度合作、落地性合作的先決條件。

讓無人機“落地”:京東需要可複製的應用場景

從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看,西安有自己的優勢,但也有自身的區位劣勢,比如氣候、經濟水平和交通成本。但這些西北地區典型的區位環境弱項,卻很可能成為京東無人機物流完成關鍵進化的必需品。

這個道理很簡單,雖然我們經常在遐想無人機物流,認為這是一個高科技與未來感十足的技術。但無人機物流在中國具有一個天敵,那就是特大城市。

北上廣等特大城市的生活、商業,和城市管理特征,一方麵要求有嚴格的低空飛行管理禁止,一方麵城市生活空間狹小,無人機送貨的技術門檻非常高。加之這些大城市物流業本身已趨近飽和,無人物流的實際價值會受到製約——與亞馬遜在美國的無人物流不同,中國的一線城市居民並沒有那麼多的院子和大窗戶來迎接無人機。

從這些實際因素考慮,無人機物流的真正主場應該在那些低空管製不嚴格,傳統物流網絡成本又過高,甚至以農村用戶為主要購買群體的市場地區。也就是說,必須有這樣的市場無人機貨運才能落地,否則將永遠都隻是技術,不是商業。

陝西代表的西北電商與物流產業製約,恰恰是無人物流打通實際應用場景的良好契機。這些市場迫切需要無人物流解決方案,並且西北的氣候幹旱少雨,也有助無人機盡情翱翔。

京東鎖定陝西,更重要的需求在於通過無人物流網絡快速實際運用,獲得可複製、可推廣的市場應用場景。

無人物流進入零售革命序列的核心,落地經驗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西北垂直市場,可能是零售革命的技術戰略拐點

離開具體的城市與地區區位因素,從全國市場的零售升級這個大命題來看,或許會發現陝西市場擁有更加重要的技術戰略價值。

毋庸諱言,京東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本質上打的都是技術驅動零售產業線上線下結合,達成整體升級的牌。

但目前來看,阿裏的零售升級更多目標集中在大城市,集中在零售市場的終端(比如無人便利店、天貓小店等等)。但零售升級是不是一定要聚焦在這兩個限定裏呢?

但顯然,大城市的終端零售體係,本身是有天花板的,它受到區域購買力飽和度的多種製約。從這個角度切入技術+線下零售會是最快的選擇,但可能無法獲得相匹配的市場效率。而京東似乎在借助固有的物流技術與“平台+物流體係”優勢,打造一條由物流這個零售中間環節驅動,以技術消弭成本,達成市場重新連接的戰略思路。

而物流體係,尤其是無人物流體係,在全國市場中的真正價值在於突破那些二三線市場。這些市場成熟度本來就不高,故而發展空間也就更大。

通過無人物流合作,牢牢占據陝西為代表的西北市場當中,用戶體驗與體係成本的話語權,京東或許可以從三個層麵尋找到整體零售革命中的戰略拐點:

1、通過陝西的深度合作,開啟西部待開發市場,以二三線城市與農村市場為開拓點,完成對全國零售升級市場份額的割據與包抄。

2、在陝西完成重點項目的落地化。組成可複製可延展的智能物流甚至無人物流網絡。從而獲得中西部更廣闊空間中的先手優勢。畢竟在電商市場中,中西部市場的潛力更大,而且受到物流成本製約的因素也更強。數據中心與應用網絡的建設,對於開拓這一部分市場的前景十分重要。

3、探索從物流出發完成零售革命的可能性,從而獲得更多政府支持與輿論認同。

京東提出的第四次零售革命,核心思路之一或許就孕育在這個戰略拐點之中。

我們知道,無人機做物流配送,需要一條航線去指引和管理,否則很容易觸發低空事故。而無人機物流產業的發展,其實也需要一條邏輯航線貫穿始終。否則技術永遠是技術,無法變成消費與生活中的一部分。

重點區域合作、深度耕作物流場景、快速落地新技術——京東今天在做的,也許就是讓這條邏輯航線逐漸清晰起來。

最後更新:2017-09-02 18:14:46

  上一篇:go 京東阿裏騰訊紛紛開設實體店!為什麼這些大佬要殺回線下?
  下一篇:go 劉強東放大招!京東增速加快!京東第二季度市場份額大漲達到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