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8
人物
“業內跳槽”成公募新主流 上半年82名基金經理離職
牛市通常是基金經理離職的高峰期,不過,這並不意味著熊市或者震蕩市期間基金經理們就不跳槽。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上半年共有82位公募基金經理離職。與原來一窩蜂地轉投私募不同,在公募行業內跳槽成為這些基金經理們的主要去處。
“行業內跳槽”成主流
一改往年集體轉私的風格,今年基金經理跳槽更多在公募行業內重新選擇。據不完全統計,在今年新任職的15位基金經理中,有6位屬於公募基金同業之間的人才流動。
從半年內新近上任的基金經理從業資曆來看,有著豐富從業經驗的行業人士更受公司偏愛。與此同時,一季度人員變動也比二季度更為頻繁。據統計,一季度離職基金經理為49人,二季度為33人。
3月初,寶盈基金原知名基金經理彭敢“轉會”東吳基金的消息引發業內較大關注。彭敢擁有13年證券從業經驗,新東家十分看重其擅長權益類投資的能力。公募基金“老十家”之一的博時基金,今年以來有兩位新基金經理就任,明星基金經理周心鵬同樣擁有優秀的權益投資能力,而稍早於1月10日上任博時基金經理的尹哲也來自公募基金信達澳銀基金。
往前追溯,1月17日,匯安基金的基金經理戴傑走馬上任,之前任職於華安基金。興業基金今年1月份新上任的基金經理徐青,來自國聯安基金。2月份開始出任西部利得基金經理的劉心鋒,此前任職於華泰柏瑞基金。2月開始被銀華基金任命為基金經理的洪利平則來自於金鷹基金。
公募人才虹吸作用大增
伴隨著基金經理在行業內的“閉環跳槽”,今年以來,多名資管大佬也從私募回歸到公募行業。其中,最具示範效應的是鵬揚、博道和凱石這三大巨頭公司從私募轉為公募,這種變動表明整個行業的格局正在加速重塑。
鵬揚基金近日發布的公告顯示,公司新增宏實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為公司股東,並將注冊資本由10000萬元人民幣增至10518萬元,新增的518萬元注冊資本由宏實資本認購並已實繳,宏實資本背後的法定代表正是範勇宏。
作為培養出一大批優秀基金經理的大佬,範勇宏的回歸在業內引起了強烈反響,甚至引領了一股潮流。從鵬揚的名單上可以看到多名華夏基金的老人,這足以證明明星人物對人才的虹吸效應。
一家公司的變動不足以說明行業變化,與範勇宏齊名的莫泰山同樣也選擇回歸公募。6月1日,博道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獲批,莫泰山以“掌門人”的身份出現在公眾視野。據了解,目前公司員工大約40人,一半以上擁有公募背景。與此同時,陳繼武麾下的凱石基金也在今年成功拿到了公募基金的牌照。
優秀高管成爭奪籌碼
一名南方係的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在監管更趨嚴格以及平淡的市場環境下,公募平台的吸引力更大。以行業大佬為代表的職業切換路徑,正在影響整個資產管理行業的人才分布格局。”
除了基金經理變動,深層次反映一家公司實力的總經理變更情況更值得關注。今年上半年,總經理變更的基金公司達到了12家之多,這一輪的公募高管變動也大多遵循公募內“轉會”的規律。由於種種原因,在采訪中,無論公司還是個人對高管變動的消息都諱莫如深,因為高管變動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家公司的未來走向。
從最新公布的半年業績可以看出,隨著大資管時代的到來,公募市場基金份額占比呈現二八分化,市場份額向大公司集中,缺乏特色產品的公司越發邊緣化。在此背景下,主動管理能力突出或者有著高水準管理能力的高層,勢必成為新一輪公司競爭中爭取的籌碼。
(原標題:“業內跳槽”成公募新主流 上半年82名基金經理離職)
最後更新:2017-07-05 09: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