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45 返回首頁    go 人物


10紅籌民企納國指 騰訊中移動大熱

據報道,麵世23年的國企指數首次出現重大改革,恒生指數公司上周公布國指改良計劃詳情,在40隻國企股的基礎上,新增10隻紅籌及民企股。入選股份明年初揭盅,但按照市值規模及挑選準則推算,市場料騰訊(00700)及中移動(00941)極有機會成為最重磅的新增國指成分股,估計能吸引至少120億港元被動資金追入。

成交額覆蓋率將增至55.2%

現時國指的40隻成分股中,不乏工行(01398)、建行(00939)及平保(02318)等巨擎,但仍隻占在主板上市的內地企業約37.6%的成交額。然而,在改革完成後,國指成分股占主板內地公司的成交額會增至55.2%,令指數更具代表性,有助更多的指數產品發展。市場預期,改革國指後有助吸引更多資金作追蹤。恒指公司董事兼總經理關永盛稱,未有期望能帶來多少新增的資金追蹤,但相信在指數更具代表性後,有助更多市場人士能找到合適的指數產品基準。

新增的成分股會按截至今年12月底的數據挑選,並於明年2月指數定期檢討時公布。同時,恒指公司計劃分多個過渡階段實施,並逐步提高其在國指中所占的比重,以減低對市場的影響。整個過渡期為時12個月至2019年3月完成,屆時國指成分股來自H股的比重會減至69.2%,紅籌及民企的占比則升至30.8%。

恒指公司董事兼研究主管黃偉雄指出,由於紅籌及民企的風險與H股有別,故提出三大額外的挑選準則,包括(1)成分股需有3年的上市曆史,若通過借殼上市則需要6年;(2)股份在過去1、3及12個月的價格波幅(以標準偏差計),不能高於國指相關時期價格波幅的3倍;以及(3)在盈利、經營活動現金流及派息上,在過去3個財年均為正數。關永盛補充指,市值較高的公司亦有機會不符合相關準則而落選。

與恒指僅19隻重迭不算多

惠理集團投資董事鍾民穎認為,國指目前在環球市場的認受性不高,外資追蹤本港上市的中資股時,一般都以MSCI中國指數為基準,故國指便想透過改革來擴闊指數所涵蓋的行業,藉以提高指數的認受性及推動港股市場發展。

按上月底數據,全球追蹤恒指的被動基金規模約190億美元(約1,486億港元),國指隻有約77億美元(約602億港元)。假設國指以10%的封頂比重全麵納入騰訊及中移動,意味可為兩股可各帶來60億元的新增資金。

但招銀國際策略師蘇沛豐認為,有關改革無助於騰訊、中移動的長短線股價:“本身追蹤國指的被動基金規模不大,潛在資金的幫助很小,而且兩股已是全球性的行業巨無霸,早已有足夠的外資關注度。”

市場又認為國指與恒指日後更趨相似,關永盛認為兩者結構上仍有分別,恒指屬全市場指標,而國指則是以中國市場為主的公司。他又指,現時恒指和國指重迭的股份有9隻,即使日後新納入國指的10隻紅籌及民企股全屬恒指成分股,兩者最多隻有19隻重迭,並不算多。

(原標題:10紅籌民企納國指 騰訊中移動大熱)

最後更新:2017-08-21 03:47:22

  上一篇:go 月內機構調研97家公司 雄安等兩類題材成關注焦點
  下一篇:go 2017年戶用光伏新增裝機或達1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