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2
人物
京東金融和光大銀行達成戰略合作 與銀行合作步伐加速?
中新經緯客戶端8月31日電(畢彤彤)京東金融的銀行“朋友圈”再添一員。
8月31日,京東金融與光大銀行達成戰略合作,京東金融成為光大銀行在金融科技層麵第一個戰略合作夥伴,光大銀行也成為京東金融第一個簽署戰略合作的全國股份製商業銀行。
雙方表示,將加強在大數據風控、用戶畫像、人工智能等方麵的優勢互補,拓展智能客服、智能投顧、消費金融等業務場景,通過數據和技術實現業務的深度連接。
京東金融與光大銀行戰略合作主辦方供圖
從聚焦產品上升到場景和用戶
實際上,京東金融與光大銀行早有合作。京東金融曾在2016年3月聯合光大銀行發布了光大“白條”聯名信用卡,將消費場景從境內拓展到境外。截至目前,光大小白卡發卡量達到70萬。
此外,據京東金融CEO陳生強介紹,此前雙方已經在雲支付、雲繳費、小白信用卡、資產證券化、互聯網融資等諸多領域實現合作。此次戰略合作,雙方從此前整合優勢資源、聚焦具體產品,到全麵覆蓋入口、場景、用戶,創造更多金融服務模式。雙方合作也從產品層麵上升到場景和用戶層麵。
光大銀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楊兵兵表示,光大銀行正在推進“綜合化”、“特色化”、“輕型化”和“智能化”轉型,會和京東金融等金融科技企業進行合作,共同來做智能化的轉型。
傳統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企業合作的根基是什麼?京東金融科技事業部總經理謝錦生認為,這其實是在探索如何將金融服務做的更加場景化。當用戶在某個場景,不管是商業場景、娛樂場景還是社交場景,在需要金融服務的時候就可以馬上用。
“與京東金融的合作是屬於不謀而合。雙方合作會彼此為對方著想,共同將創新業務推向市場。光大銀行會利用京東金融技術合作,也會提升自己的技術水平,這是新的起點。”楊兵兵向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表示。
在謝錦生看來,京東金融已經具備了全球鏈條解決方案的能力,在場景端,有銀行開放平台、小白卡等;在產品端,有智能投顧、供應鏈金融、ABS雲等;在技術端,有安全魔方、精準營銷、金融雲等。
不追求銀行合作數量 不排除申請銀行牌照
近來,京東金融與銀行界合作頻頻。6月16日,京東金融與中國工商銀行開展戰略合作。7月18日,京東金融與山東城商行聯盟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金融科技、借貸平台、消費金融、資產管理等領域開展合作。7月20日,京東金融又與廣東農信進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的簽署。
這是否意味著京東金融正在加快與銀行合作的腳步?
謝錦生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微信公眾號:jwview)采訪時表示,京東金融與銀行是合作夥伴關係,需要是有共同點的銀行,去合作並期待價值回報,因此與銀行合作的步伐不一定會更快。“而我們也需要很長的時間與合作夥伴去做更多場景上的創新、合作、磨合,所以我們也不追求合作的數量。”
近期,京東集團發布了2017年Q2財報,已經不見京東金融財務數據,這意味著今年3月進行的京東金融從京東集團拆分順利落地,京東金融這一舉動被業內解讀為為了獲得國內的金融牌照。如今在BATJ的較量中,前三家都各自手握銀行牌照,對於銀行牌照,謝錦生回應稱並不排除考慮牌照。
“京東金融定位是一家服務於金融機構的科技公司,所以科技一定是我們最核心的,為金融機構提供服務。從這一點來講,是否拿牌照並不是那麼關鍵。但是京東金融同時在做業務創新,這在有牌照的情況下探索會更方便。所以不排除會去申請牌照,但不會為了做業務而拿牌照,而是為了很多業務的創新能在監管合規的範圍內。”謝錦生說。
值得一提的是,京東金融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京東金融合作的銀行超過了400家,而我國股份製銀行和城商行等銀行機構共有1000多家,這也就意味著,京東金融合作的銀行幾乎占了銀行業的半壁江山。(中新經緯APP)
關注中新經緯微信公眾號(微信搜索“中新經緯”或“jwview”),看更多精彩財經資訊。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麵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最後更新:2017-09-01 06: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