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9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IPHONE7耳機口的內幕與1MORE三單元數字版耳機

關於Lightning耳機自iphone7上市前也算是炒作了一時的話題,但真正在iphone7出來以後真正要去做Lightning耳機還要過得了MFI認證的品牌耳機卻不多。這對耳機行業來說感覺前段時間取消耳機口成為了沒有下文的事情,不過在當時iphone7未上市前一年時間裏,森海和AKG確實有第一時間考慮這個市場領域,可後來最終都沒有幾家把產品落實上市。

這次希望透過1MORE這款Lightning耳機的開箱評測,順帶聊聊關於Lightning耳機背後的一些問題,所以大家權當是聊一下科普好了。

開箱:

1MORE這款耳機依然是家族式包裝,看過1MORE產品的人都會感覺大同小異,不過鬼佬們貌似都很接受這種帶有手繪設計感和洋氣的包裝,可能國內看到這種風格肯定會以為是個外國牌子。

配件都采用獨立包裝,既滿足了不少開箱黨的喜好,畢竟標配裏包含了耳機小收納皮盒以及收線夾和八個規格的入耳套的確很齊全,當然也許會有人問有沒有飛機插轉接頭,目前業內我估計也沒有哪家會做出這麼一個配件來,雙3.5飛機插頭轉lightning得多大的腦洞才會去做。

反倒是矽膠套方麵,不同人群的入耳道大小不一是肯定存在的,當然沒有誰會在意到底戴多大的入耳套舒適,這種配套細分化還是滿足了部分人對佩戴的挑剔要求,細分化的尺寸更多是適應更廣泛的人群,一般廠家會說這個套路是人體工學上更全麵罷了。

耳機插入後會提醒你下載APP,軟件在插入耳機後自動跳轉下載,APP集成了EQ調整以及正版的會員內容甚至是耳機升級,你沒看錯就是耳機的固件升級,大多數的lightning裏邊本身也包含了一個可編程MCU來負責耳機對數字信號的處理,所以它本身在按鍵功能甚至是聲音都具有可升級的開發空間。

因為耳機內置獨一的數字序列號,所以當你插入的時候已經會自動認證登錄,這個時候你可以在主界麵獲得主流的音樂資源,1MORE事實上跟一些正版的音樂供應商提供了高質量的音樂資源,所以這些資源的質量水準還是要高於不少主流平台的有損文件。

到手後根據左邊的版本信息進行首次升級,會改善耳機的功能性,同時耳機裏邊包含多個EQ可選,等響度補償功能則更像是一個自動EQ。在你的耳機音量太小的時候幫你補充高低頻細節,避免音量太小而聽得的細節響度不夠清晰,其實這個小功能還是挺貼心的。

插入後不下載APP也可以馬上聽到聲音,也不存在非要去安裝APP不可,因為通過MFI認證的Lightning耳機是即插即用的設計,它的識別也會默認名稱為耳機,安裝APP不過是為了實現更多的功能和資源獲取。

不得不說1MORE這款耳機最為作死的地方,就是采用了非標準的三按鍵定義設計,這種做法其實是在挑戰APPLE官方對耳機的三按鍵定義規範,不過很神奇的是1MORE這一次的嚐試居然還是再耗費時間通過了MFI的認證,這一次的作死反倒是成為了1MORE為這款產品提供了差異化的設計空間。

所以這年頭麵對看似APPLE這樣巨頭的公司很多小公司比較畏手畏腳,當然你的公司和對產品的改進意識不能說服對方,那麼這樣的設計更多隻是一次作死再來。這年頭國內企業不少缺乏大膽的嚐試精神,一但產品方案不能過再次申報也是很多人不願意去接手的麻煩和成本負擔,也是導致我國APPLE配件行業創新的不足主因。

插頭處依然采用了金屬殼包覆加固,同時線材采用了編織線加粗和內芯使用了凱夫拉防彈絲材料,說實在的1MORE這種設計套路對減低自身返修還是很有幫助。

從整個五維按鍵手感來說,這比起我當年用過的魅族播放器和國內的台電以及OPPO等播放器來說,手感確實比那個時代的設計更穩妥不少,同時這樣的設計在操作上屬於一個按鍵解決五向定義,不用再去上下摸索多個按鍵再按下去那麼麻煩,輕鬆摸到凸起的五維搖杆可以最快達到盲操作的高效率化設計。

科普的部分:LIGHTNING這個坑,其實是對配件利潤的再分配。

從設計來看1MORE在電路空間上邊,把線控部分做的比較大一些,這其實對於耳機的聲音提升空間有了更多的餘地。很多人其實並不清楚的就是LIGHTNING口的實際輸出和負載能力,正常的工作電壓隻有3.3V和100ma的電流,這對於很多廠家來說其電源效率確實太寒酸了一些。部分對L口的破解最大的獲取也不過是5V電壓200ma電流,當然是否可以過MFI估計就有點玄了。

一般APPLE推薦的官方套件是CRD42L42-MFi這個坑貨,問題是它的單片價格在30美金一顆......而且供貨和價格完全就是讓耳機廠家什麼不幹光壓貨就在成本上難以跟官方競爭。要知道原裝的L口小白耳塞也就200多塊錢一條,所以就算用上官方推薦的這個套件,恐怕產品最終落實到消費者手裏也並不是那麼友好了,特別在供貨問題和後續的開發成本投入,那麼這樣一款產品基本就不是什麼普通消費者能接受得了的價格。

很多人會問為什麼iphone7開始取消耳機口,其實APPLE在原裝配件的授權費用的利潤,已經並不足夠支撐已經開始下滑的手機業績,要知道IPHONE7的銷售其實已經是曆代產品裏降價速度最快的一代。所以從取消耳機口開始強迫不少大的耳機品牌進行MFI認證,通過高價販售自己收購的cirrus的音頻解決方案給廠家這個套路,可謂是逼迫不少廠家要不交這筆錢。

要不消費者最終隻買原裝小白入耳,柄沒有多少可選的空間,要不就退而求次設計成無線的藍牙耳機,這在音質上又很難跟原裝的有線產品去對比差異多少,而且藍牙耳機還有一個需要額外充電的問題會讓人體驗上感覺麻煩,那麼顯而易見獲得最大利益的當然還是APPLE公司本身形成了一個封閉的利益生態。

關於1MORE的突圍方式其實也並不輕鬆,除了市場上少數其它實現MFI的方案,但是它們的音質瓶頸也客觀存在不如原裝轉接口。盡管部分盜版破解的耳機方案還實現了MCU進行一邊充電一邊聽歌,這類非原裝的轉接口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

所以1MORE采用了市場罕見的做法,直接找到另一位音頻巨頭德州儀器TI公司定製了專屬的IC,這樣才獲得了功能和音質差異化的空間。目前直接定製音頻IC的一般隻會出現在專業的音頻產品廠商或者出貨量巨大的手機廠商,耳機廠家的銷量為此去付出高昂的成本還是較罕見的事情,所以1MORE這款耳機最終實現了24/192和100db的信噪比。

當然APPLE給的坑也是源源不斷,據說將要未來有可能形成TYPE-C和L口兼容的設計,但是我覺得短期內APPLE不會這麼快放棄它要作死一次獲取更大的配件利益,也就說就算是有TYPE-C耳機可以允許MFI,它的授權費用等成本也不會讓耳機的價格回落的那麼親民,畢竟你的方案過不過還是APPLE說了算。

關於1MORE三單元數字版的音質:

數字版的三單元在聲音上的調整比普通版要明顯好不少,因為這種耳機的設計相當於內置播放器,所以調音上對於一般的廠商既有難度也有好處。好處是這樣的設計更好設計一個播放器和耳機的高整合度的一致理想的聲音,但是對團隊本身的電路設計水平要求也較高。所以1MORE這方麵反而能夠利用曾經生產過IPOD播放器的優勢,在音頻電路設計和DSP優化可謂輕車熟路。

聲場:

這款耳機的聲場並不算很大,聲場寬度空間感輪廓比較明顯,屬於中近距的聲場走向同時提供很好的聲場高度和縱深表達,所以不少聲音的自然感上很讓人有融入到細節當中的聆聽。這也是客觀上超出原裝小白不少的地方,特別是在酷我HIFI專區裏,有不少免費的高音質資源大家可以嚐試到最簡單的差異化在哪。特別是1MORE這款數字版的聲音很適合聆聽一些空間感理想的錄音,雖然它的低頻抬起稍多一點點卻不影響縱深的細節表達,聲場風格總體屬於相當雜食的走向。

低頻部分:

普通的三單元低頻抬起非常多,而且低頻質感不是那麼紮實,數字版在低頻上質感也是偏向肉感軟一些,收尾有點鐵皮味道,不過在低頻彈性和量的平衡性已經不屬於一些中低端的HIFI耳塞產品,這對比起我同樣測試過的幾款市場上已經銷售的L口耳機來說,1MORE這款的低頻盡管不是最好,但是樂感和平衡性和聽感方麵反而更適合國內的人群口味。

中頻部分:

數字版的人聲結像較為薄一些注重線條的突出感,尤為適合女聲的同時,即使演繹男聲也相對具有一定的厚度和中低頻細節。總體人聲在煲機過程會發現越來越通透順滑,我甚至懷疑完全煲開厚人聲反而沒有這麼硬朗的線條感反而會偏軟一些,不過目前煲機一周後發現人聲雖然略有少許數碼味整體卻很耐聽,不得不說DSP部分1MORE還是做的相當暖聲的走向,這種聲音反而讓我想起早期歐勝的MP3人聲的味道,紮實硬朗但是遠比那個時期的MP3耐聽。對比轉接口直出的人聲部分,解析度和厚度方麵會有明顯的優勢。

高頻部分:

早期1MORE的定製動鐵單元聲音非常硬朗,現在的高頻反而比較清澈幹淨不少,盡管作為一個L口的耳機受限於電流與設計局限。不過還是能夠聽到有點玻璃般透亮的動鐵高頻,整個中高頻部分的通透感和清晰度是這款產品最為明顯提升和改善,隨著煲機逐漸到動鐵部分的聲音更加順滑這個過程,你會發現停不少樂器都會有著紮實明亮順滑的的音色,唯一的不足就是收尾時還是有點略顯生硬,當然我也不覺得非要把一個耳塞老往監聽產品那樣去追求。

總結:

數字版的聲音可以說是目前1MORE最好的產品,我覺得可能是因為這家公司優勢更多是在電路設計方麵,我曾經聽過他們一款演示中的藍牙耳機DSP在人聲潤色度做的相當不錯。而數字版的三單元也非常接近這樣的水平,不過在動鐵高頻方麵收尾有點生硬,我還是覺得耳機煲的時間不夠長,畢竟不少動鐵耳塞的玩家都知道不少動鐵耳機的高頻用了一段時間衰減也是相當多的。

所以在它目前的聲音價格和做工,我覺得這是首次1MORE再高端產品上溢價不多的產品,當然它的缺點也是有點明顯,線控較大會有少許重量可以用夾住夾在衣服會更方便一些。此外就是我還是感覺這款產品需要進入狀態起碼需要兩周以上的煲機,聽歌可以選擇一些高碼率的資源,酷我的平台最容易滿足這一點。

PS:

最後彩蛋在IPAD下的聲音低頻會比較渾厚一些,這跟手機下的聲音差異較大,這一點IPADMINI4最為明顯,而IPAD PRO12和9.7聲音上會更好一些,至於最新的IPAD聲音會比較清新不少。

最後更新:2017-08-19 19:54:02

  上一篇:go iPhone十年,越長越殘——獻給即將誕生的iphone 8
  下一篇:go iPhone被忽略的3大功能!超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