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41 返回首页    go 人物


航标控股上市五周年沉浮:从盈利近2.5亿到亏损3.5亿

旗下航标卫浴曾获“中国十大卫浴品牌”的航标控股有限公司(01190.HK,以下简称“航标控股”),在即将到来的7月迎来上市第五个周年。

作为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陶瓷卫浴企业,航标控股2002年成立后发展较为迅猛。据称上市前的2009年至2011年,其营业收入由2.4亿元增至6.55亿元,纯利润由5308万元增至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65%和73%。其赴港上市的2012年当年,营业收入增幅达24.6%至8.2亿元左右,纯利润增幅更是达到53.5%约2.5亿元。

然而上市未满一年,航标控股的业绩就开始“变脸”,201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幅下滑至3.2%,纯利润开始出现负增长为-12.3%。此后几个年度的财报,航标控股的营业收入和纯利润增幅均不断下滑,直至2016年度,营业收入负增长近50%仅为3.6亿元,纯利润负增长近572%,全年亏损额约3.5亿元。航标控股上市5年内,盈利警告就发布了6次。

这5年来,伴随业绩一路下滑的是,股价出现多次大幅下跌,股权及人事发生大变动。航标控股对于上市后业绩下滑问题,将之归因于国内经济放缓,自有品牌需求疲软,毛利率受压所知。但家居行业一人士对此表示,航标控股上市前有业绩粉饰嫌疑,虽是老品牌但似乎跟不上潮流。《中国经营报》记者致函该公司品牌部,其表示“暂时不考虑接受采访”。

十年间高歌猛进

航标控股旗下最具知名度的品牌航标卫浴,是1997年由意大利进入中国的外来品牌,其系列产品包括陶瓷卫生洁具、浴缸、五金龙头挂件、淋浴房、浴室柜等五大系列近千款品种。航标控股虽是注册成立于开曼群岛的企业,但旗下两家承担航标卫浴系列产品生产的核心子公司,漳州万佳陶瓷工业有限公司和漳州万晖洁具有限公司,分别在漳州创立于2002年和2005年。

航标控股所属的卫浴行业也是一个“舶来品”,在2002年到2012年这10年期间,受益于国内经济形势特别是与卫浴行业密切相关的房地产业的繁荣发展,卫浴行业的市场规模加速扩大。据卫浴行业相关统计数据,到了2014年,中国卫浴洁具占世界总量的30%,卫浴配件几乎占到世界总量的35%,成为最大的卫浴设施生产国和消费国。

在这10年期间,航标控股发展势头也颇为迅猛,2009年就入围中国厨卫行业百强企业,航标卫浴入围2010年度“中国十大卫浴品牌”。据报道,该公司招股书引述报告称,2009年至2011年期间,营业收入由2.4亿元增至6.55亿元,纯利润由5308万元增至1.6亿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65%和73%。

其中,2011年该公司的中高端陶瓷卫浴洁具产品约占市场分部的4.4%,成为国内中高端陶瓷卫浴洁具第二大品牌。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厨卫工程委员会发布的《2012“中国厨卫行业百强企业”研究报告》提及,2012年厨卫百强企业中成立年限超过20年的企业仅占2%,1992~2002年间成立的可以称得上是“老牌企业”。因此,航标控股在卫浴行业算得上是老牌企业。

从公开消息可知,航标控股早期主攻欧美、日韩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该公司在近年年报中提及,其业务发展的成功基于向国际品牌提供ODM和OEM生产服务所积累的生产优质卫浴产品以及跟紧行业趋势。2012年、2013年未提及国际市场营收占比,2014年年报提及当年来自美洲市场的收入占总收入的37.3%,2015年年报提及当年占比为43.7%,2016年为69.9%。

航标控股2012年年报显示,该公司拥有5条生产线,产能达到每年490万件,并正在建设第六条生产线,投产后有望达到每年590万件。2012年度,产品销售量约4.3万件,同比增长17.9%,当年营业收入增幅达24.6%至8.2亿元左右,纯利润增幅更是达到53.5%约2.5亿元,毛利率也从2011年的46.3%增至47.7%。

“本集团认为,扩大生产规模带来规模经济效益及缩短推出新产品的前置时间,令其可分配额外的产能制造本集团的自有品牌产品,该等自有品牌产品较原设计生产及原设备生产产品赚取更高利润率。”航标控股管理层在2012年年报中如是表示。时任董事局主席肖智勇曾对媒体表示,第一个十年的创业目标是上市,第二个十年的目标是成为全球知名企业。

业绩如坐过山车

航标控股上市前快速发展的10年间,国内卫浴行业也迎来了产能过剩期。据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厨卫工程委员会发布的消息称,卫浴行业从2000年到2010年9月产能过剩已将近50%。另据多份国内卫浴行业调查报告所述,与几乎垄断高端卫浴市场的欧美系、日系卫浴品牌相比,国内本土卫浴企业2/3是中小型民企,多数规模小、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低以致缺乏市场竞争力。

除了从意大利引进的航标卫浴外,航标控股也一直在培育自有品牌。“我们并没有满足于外销市场。”肖智勇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从我创建企业开始,我们一直在培育自有品牌,虽然还没有能力大力推广自有品牌在国内的销售,但我们不断地参加海展等各个展会亮相,借用媒体和广告牌,我们一直在推航标这个品牌。”

航标控股为了推广旗下品牌,除了投放各种媒体广告外,还邀请范玮琪做品牌大使,认为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在国内一线卫浴品牌中持续走在前列,并向打造国际化品牌之路不断迈进”。不过,中国家居建材装饰协会秘书长胡中信表示,航标控股虽是一个卫浴老品牌,但品牌建设做的并不怎么好,其知名度在家居行业内不算高,而且近年似乎跟不上行业潮流。

尽管航标控股一直在推广品牌,但上市以来,市场上传出最多的是其不断下滑的业绩新闻。2013年该公司发布中期报告显示,截止到2013年6月其收入4.12亿元,同比增长仅为3.2%,纯利润为1.17亿元,同比负增长12.3%;当年年度报告显示,收入同比增长11.8%,但纯利润同比负增长14.2%。从2014年度开始,收入和纯利润均出现负增长且幅度越来越大。到了2016年,当年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49.7%仅为3.6亿元,还不到2012年上市当年的一半;2016年纯利润仅为-3.5亿元,同比负增长高达571.9%。

对于上市后业绩“变脸”且连年下滑一事,综合航标控股在年报及公告中所述,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导致自有品牌销售疲弱,以致营业收入和毛利下降;另一方面是由于全球政治及经济前景不稳,导致出口业务需求萎缩致收入下降。胡中信认为2016年以前,卫浴行业形势并不差,这两年才不理想。他说像此类业绩变脸的企业,不排除为了上市粉饰业绩。

从2014年7月开始,即上市两周年之时,航标控股就开始发布盈利警告,迄今已发布了6次。其间,航标控股股价出现了多次波动,而且多次大幅下跌,2016年9月30日更是暴跌78.4%,半小时市值蒸发12.6亿港元。几天后,该公司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及董事会主席肖智勇正就可能出售股份事项进行协商,并宣布复牌,对于暴跌的原因并未详细说明。

当时从公开消息得知,航标控股正与漳州四家大国企洽谈股权投资事宜,如果谈成,其中两家国企将成为航标控股的主要股东。但航标控股随后一份公告表明,其中一家国企从洽谈中退出。当年,肖智勇出售2.8亿股质押股份,占已发行股本28.5%,持股由51.98%降至23.48%。同时,航标控股为了补充营运资金,拟配售逾1.99亿新股筹6568万事项,最后也未成功。

不过,航标控股2016年6月将其于2015年2月以1.72亿元代价收购的一商住项目,以2.85亿元的价格出售给漳州一家公司,并用于一般营运资金及新生产线部份资本开支。2017年5月6日,据网易家居公布的41家上市家居企业2016年业绩排行榜单显示,航标控股是41家家居行业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亏损的上市公司,因此排名垫底。

对于航标控股而言,上市五周年不易,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7年年初,航标控股出现了重大人事变动,执掌公司10余年的创始人肖智勇,辞任董事会主席和行政总裁。新上任的董事会主席兼总裁郑志鸿及多名董事,屁股还未坐稳就被一名股东提议罢免,由此引发了罢免风波。不过5月的股东特别大会上,55.06%的票数反对这一提议,这才结束了罢免风波。

(原标题:航标控股上市五周年沉浮:从盈利近2.5亿到亏损3.5亿)

最后更新:2017-06-25 17:02:27

  上一篇:go 美的离“深市第一股”不到一个涨停 历年第一股如今还好吗?
  下一篇:go “兜底增持”遭遇员工和市场的双重“冷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