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6
人物
5萬億貨基收縮跡象顯現 業內看好貨幣FOF新風口
9月末本該是銀行季末考核致使資金麵承壓、資金利率飆升,並進一步引發貨幣基金獲得各路資金搶籌的日子。但這個9月似乎有點不一樣,盡管資金利率高企,但一些貨幣基金反而遭遇了一定比例的淨贖回。
第一財經統計發現,9月以來23隻場內貨幣ETF的份額出現了近10%的下滑。雖然ETF是一類較為特殊的基金,ETF在貨幣基金大家庭中占比也並不多,但在三季度末、國慶節前的關鍵時間點以及震懾市場的流動性新規實施前夜出現如此情況,不免讓人懷疑貨幣基金規模收縮跡象開始顯現。
收縮跡象顯現
9月末,隨著銀行MPA考核及國慶假日的來臨,資金麵有些緊張,9月28日滬市國債逆回購隔夜品種一度上漲至14.5%。與此同時,貨幣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穩穩地站在了4%上方。
按照常理,9月末,即是三季度末又逢國慶長假來臨,受益於“過節不歇業”的優勢,貨幣基金無疑將再次站上風口,隻要投資者在節前成功申購貨幣基金,就能享受到過節收益,這也增長了貨幣基金在節前放量增長的預期。然而,第一財經從多家基金公司處了解到,這個季末大資金申購貨幣基金相比往年並不踴躍。上海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稱,從27日的情況來看,資金是有進來的,但總體量並不大。
據統計,截至9月26日,747隻貨幣基金平均收益為4.0878%,其中收益率最高的國泰現金寶貨幣A7日年化收益率為9.0080%,另有5隻貨幣基金收益率超過5%。根據貨幣基金的計息規則,T日申購的資金享有收益,投資者如果想要國慶享受貨幣基金的過節收益,必須要在28日(周四)三點前申購。有基金公司人士統計,隻要在這個時點前買入貨幣基金,可以享受國慶10天(包括周末)假期收益,1萬元人民幣可以有超過10元的收益。
即便如此,約千分之一的無風險收益對市場資金的吸引力似乎並不強。雖然開放式基金的份額變動數據僅在季報中公布,正常情況下無法掌握每日的淨申贖情況。第一財經記者觀察每日盤後公布的貨幣ETF的場內流通份額後發現,近期貨幣ETF的份額出現了較大幅度的減少。
據統計,截至9月27日,23隻貨幣基金的場內流通份額為1481.05億份,相比8月末的1636.28億份,足足減少了155.23億份,降幅近10%。國內某中型基金公司內部人士對此表示,場內貨幣基金份額下降,主要是因為交易所回購利率走高,進而導致場內貨基全麵折價,引發套利、贖回,最終使場內貨幣基金規模下降。
如果以上是交易機會引發了場內貨幣基金份額的意外走低,那站在目前的節點上,似乎還有其他因素對貨幣基金的增長進行了限製。上述人士進一步稱:“今年9月底和6月底情況完全不同,6月資金寬鬆,9月底資金麵緊張,特別是非銀機構資金尤其吃緊。”
6月份的寬鬆局麵延續了7、8月份,並使得貨幣基金的體量延續了快速增長的勢頭。來自基金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7月末,貨幣基金資產淨值為5.857萬億元,相比2013年二季度3600億元的規模,四年間實現了多個數量級的跨越。
貨幣基金的瘋狂增長的同時,一些隱含的風險也隨之浮出水麵。去年第四季度,資金市場出現一定程度的恐慌,貨幣基金遭到了機構投資者的大量贖回,負偏離也開始出現,貨幣基金的流動性風險被充分暴露,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係統性的危機。為此,監管適合出台了流動性管理新規。9月1日,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流動性風險管理規定》(下稱《新規》),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新規從內部控製、產品設計、投資交易、申贖管理等多方麵進行了規範。
《新規》對貨幣基金進行了特別規定,其中規定:當新設貨幣基金單一持有人份額超過50%時,不可能采用攤餘成本法計算淨值或者80%以上的基金資產需投資現金、國債、央票等5個交易日到期的其他金融工具。眾眾所周知,貨幣基金一向使用攤餘成本法估值,這對投資者而言,幾乎是穩賺不賠的投資。比如,某貨幣基金花100元買入一張債券、票息5%,準備到期後收回本息105元,那麼把5元收益攤到持有期的每一天來計算估值。理論上來說,基金隻要持有到期,哪怕相關債券市價大跌,也對它最終收益不產生影響。
若基於不采用攤餘成本而改用市價估值的方法,隨著持有期間持倉券種的波動,投資者可能會經常麵臨淨值虧損。華寶興業分析師李真稱,新規會導致貨幣基金短期可能會產生損失,這不符合機構投資者對貨幣基金的定位,同時也可能通不過機構合規的要求,對貨基投資產生較大的影響。
《新規》還規定,當貨基前10名份額持有人的持有份額合計超過基金總份額的50%時,基金投資組合的平均剩餘期限不得超過60天,平均剩餘存續期不得超過120天;投資組合中現金、國債、中央銀行票據、政策性金融債券以及5個交易日內到期的其他金融工具占基金資產淨值的比例合計不得低於30%。另外,前10名大比例持倉的情況還做了其他長度久期的規定。
華南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對第一財經稱,按照新規要求,市場資金大概率會轉向短期高流動性利率品種,從而降低收益;機構定製型的貨幣基金收益率會高於散戶主導的貨幣基金,而小基金公司想要通過信用下沉投資較低等級券種的機會同樣都不大。
10月1日起新規正式實施,對於新設基金來說,其一出生即將按照這一流動性標準來運作;但對於存量老基金來說,仍有6個月時間的過渡期。在業內看來,9月末貨幣基金收益相對較高,對貨幣基金規模的影響不大;但到了10月後收益率會有個下滑的過程,進入過渡期後貨幣基金的規模可能出現一定的下滑。
FOF迎來機遇期
投資理財“節前關注火雞(貨基的諧音),節後看FOF。”,近日伴隨著首批FOF的發行,一些市場人士開起了如此玩笑。一方麵是看淡節後貨幣基金繼續擴張的前景,另一方麵卻有對首批FOF寄予厚望。
按照以往經驗,大量貨幣基金會在節假日提前幾天發布暫停申購公告,閉門謝客。據第一財經不完全統計自9月26日以來,有90多隻貨幣基金發布了暫停申購(或大額申購)的公告。盈碼基金研究員楊曉晴認為,由於節日期間市場不交易,閑置資金不能產生收益,套利資金會在節前買入貨基以分享老貨基份額持有人的收益,節後往往又會迅速撤出,這既攤薄了貨基的平均收益,侵占了老基金持有人的利益,又給基金規模帶來了巨大波動。基金公司出於保護老投資者利益、維持基金規模和倉位的穩定,往往會暫停(大額)申購。
這個借節前貨幣基金擴張動作低調進行的同時,首批公募FOF卻在高調發行。9月26日,南方全天候策略混合型FOF、嘉實領航資產配置混合型FOF、華夏聚惠穩健目標風險混合型FOF、海富通聚優精選混合型FOF及建信福澤安泰混合型FOF均於26日開始發行,而泰達宏利全能優選混合型FOF將於國慶假期後首個交易日9日起發行。從首批FOF發行文件來看,6隻產品走的均是相對偏穩健路線,對權益類基金的配置比例最高的是40%,其他均為30%上限。盡管首批FOF並非貨幣型,但業內對貨幣型FOF亦相對看好。
李真稱,對於規模較大的基金公司,可以發行內部FOF產品,把機構資金較為分散地投資在自己多隻貨幣基金上,可以有效避免新規對定製基金和高集中度基金的限製,同時內部FOF也不存在雙重收費的問題,預計今後機構定製貨幣型FOF會變得更具吸引力。
“(按照新規)對於新成立的或者貨基占比較高的基金公司,不得新發以攤餘成本法計價的貨幣基金,但貨幣型FOF卻並不受到限製。”李真稱,較為激進的基金公司仍然可以發行內部 FOF,較為保守的基金公司則可以采用發行外部FOF的方式。
最後更新:2017-09-28 21:3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