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59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仙股集體跳崖背後的隱患

港股市場本周漲勢平緩,恒指報收於25765點,五日漲0.37%。國企指數跌0.62%,報收於10365點;紅籌指數跌0.45%,報收於4005點。恒生一級行業方麵,原材料業和金融業表現突出,五日分別漲4.92%和2.07%;能源業表現稍遜,五日跌1.78%。

本周市場恐慌情緒有所消減,南向資金流量有所回升,日均流入11.4億港元。其中港股通(滬)資金日均流入7.5億港元,港股通(深)日均流入3.9億港元。個股方麵,藍籌和汽車股依舊受偏愛。港股通(滬)10大流通股中,騰訊控股吉利汽車匯豐控股均上榜5次;港股通(深)方麵,IGG中興通訊和吉利汽車上榜5次。

香港市場本周出現多隻股票跳崖暴跌的奇景,五日跌幅超50%的股票多達16隻,漢華專業(8913.HK)、中國集成(1027.HK)和聯旺集團(8217.HK)五日跌幅更是超90%。27日中午11時後,包含上述16隻股票在內的24隻港股價格開始大幅下挫,這些以往流通性較差的仙股當日交易量以數萬倍勐增,合計485億元的市值在幾個小時內蒸發。截至周五收盤,7隻股票五日跌幅超75%,9隻股票跌幅超50%,另有6隻股票跌超35%。

27日當晚,香港證監會即指出大部分下挫股“多有與不同公司和上市券商存在多重關聯、持股集中度高、成交量小、流通股少等特點,容易導致股價極度波動和市場失當行為”。觀察這些暴跌股的背後,都可以看到貝格隆證券的影子。貝格隆證券是隆成金融的全資子公司,對27日跌超50%的13隻股票均有持股,對榜單前兩位的中國集成控股漢華專業服務,持股分別達9.73%和10.39%。此次事件成因仍未水落石出,但不排除與隆成金融有極大關係。

無獨有偶,此次暴跌仙股的身影,曾紛紛出現在我們此前總結的港股疑似老千股名單上。“老千股”可謂香港資本市場的“特產”,在某種程度上是因為香港市場的自由度以及便利性。在港股市場,大股東配售股票隻要給港交所報備,第二個交易日就可在市場買賣。正是這種所謂的自由市場提供的便利融資製度,為老千們創造了一個絕妙的賺錢模式。

老千股一般不會在財務報表上作假,但會利用港股市場寬鬆的發行及融資製度去做定增。而老千股的一個明顯特征:與較多企業具有關聯利益。這也與此次事件中暴跌股多與隆成金融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不謀而合。老千股需要和其他老千股合作,企圖以最少資金控製最多的股權,並通過協同合作,來達到操縱股價和股份目的。

反觀全球成熟市場(比如美國、歐洲等)大部分跟香港一樣,也是采用注冊製上市,但這些市場並沒有出現“老千股”泛濫的問題,可見問題不在於注冊製。另外,由於港股市場內沒有針對這類小盤股的沽空機製,讓市場失去自我調節功能,老千股得以“向下炒”。

隨著注冊製的臨近,有市場人士擔心,在上市越來越趨於便捷的情況下,A股會不會成為下一個“老千股”的戰場?我們認為,即便A股推出注冊製,也應該不會變成“老千股”的溫床。因為在短期內排隊上市的股票還有很多,而且這些公司都擁有一定實力。長期來看,隨著未來內地企業的股票發行製度更便捷靈活,不排除有居心不良的企業會模仿香港“老千股”的做法,通過講故事、供股、合股這些財技去吸引散戶。但我們認為,在未來A股逐漸推出注冊製之際,同時隨著市場逐漸成熟,有經驗的機構投資者將淘汰可能存在的老千股。

至於如何防範老千股避免踩雷,我們向投資者提出以下建議:

(1)走大道,不穿小巷:無人問津之地一般多藏汙納垢,港股新進投資者應當多關注市值較高、投資者關注多、業績表現良好的股票。

(2)刨根問底:供股與合股是老千股的一個基本特征,因為不創造價值,所以不斷圈錢來謀生。要反複研究一家公司的基本麵,避免因一時的貪念,一失足成千古恨。

(3)及時止損:假如投資者上了“老千股”的圈套,應當承認錯誤,及時止損。

(4)盡可能避免買入低於1港元的股票。

(5)深入查清大股東的背景。

(原標題:仙股集體跳崖背後的隱患)

最後更新:2017-07-02 11:28:30

  上一篇:go 上半年證券市場十大新聞:A股成功加入MSCI 兜底增持變鬧劇
  下一篇:go 百潤股份如何扭轉RIO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