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1
人物
自殺式售假:京東自營Gucci到手變Gucc
“任何一個商家隻要敢在京東平台賣假貨,我會想盡一切辦法讓他破產。”這是劉強東曾做客人民網《大咖有話》時與央視主持郎永淳的一段對話。作為國內第二大電商平台京東的掌舵人,劉強東曾不止一次的表示,自己對假貨0容忍。
Gucci變Gucc,京東槽點滿滿
而就在昨天,京東直營店上演的Gucci變Gucc的售假戲法卻讓劉強東不知以後該如何洗地。據法製晚報報道,馮先生從京東商城Gucci直營店花1859.67元購買了一款Gucci眼鏡,收到貨後發現,商品中的英文縮寫Gucci少了一個i,變成Gucc。Gucci中國客服表示,其未在京東開設銷售點,而通過京東購買無法提供售後服務。對此,京東方麵一再強調其保證真品,但對於其進貨渠道,京東以不便透露拒絕。
對於此次售假事件,京東的回應可謂是槽點多多。其一,在沒有Gucci的官方授權下,京東商城如何有了品牌直營店?其二,當馮先生質疑京東售假時,京東客服解釋說,這確實是京東自營的,隻不過是從廠家進貨後再對外出售,而被問及供貨商時京東又不願意透漏更多,所以不由讓人懷疑其背後是否存在著一條黑色的假貨供應鏈;其三,在收到馮先生舉報後不久,京東商城便下架了這款產品,如果隻是單個產品問題,京東為何要全麵下架停止銷售?因此有理由猜測整個這一批次的Gucci產品在很大概率上為同款假貨,而在正規渠道進貨的情況下,這確是個極小概率事件。最重要的是,對於消費者而言,通過京東或非Gucci授權指定的銷售點購買的產品,出現任何問題隻能去找售貨的銷售商,Gucci中國區無法提供售後服務,也就是說即使你在京東買的是正品,也無法享受到Gucci中國區的售後服務。
京東的“水晶謊言”
京東的售假行為不僅讓消費者蒙受了財產和精神損失,更從根本上損害了自身的形象和信譽。劉強東曾表示:“京東提供了最值得信賴和最便捷的電商購物體驗,贏得了越來越多中國消費者的青睞並贏得消費者信任。”然而,遺憾的是,僅2013年以來,京東就受到工商部門多達數百次的行政處罰。時至今日,“水晶謊言“一而再,再而三地誕生,讓人無法想象劉強東所言的“品質與信任”是怎麼的色彩斑斕。
而如果要在劉總所言假貨0容忍,“品質與信任”和頻繁曝光的假貨門之間找到一個合適的緣由的話,那麼其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的時候就“假貨問題”的看法或許能說明一二,“中國為什麼這麼多假貨,因為如果你從假貨中受益,你就不會打擊假貨。如果假貨損害了你的利益,對付起來肯定很容易。事實上,在線打擊假貨很容易,也很簡單,一個程序員一天就能搞定。”看來打假對於京東而言並非難事,真正的難處在於是否應舍棄其背後的利益。在連年淨虧損高達幾十億元人民幣、線上增速放緩的陰影下,舍掉唾手可得的肥肉對於京東來說卻為難事。
總而言之,通過多次售假事件折射出的京東監管體係與采購渠道的漏洞,將很有可能是插在這家電商企業心髒上的致命一刀。
最後更新:2017-08-20 22:0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