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5
人物
起底比特幣背後的財富秘密 85後稱霸比特幣江湖
摘要
從1萬個比特幣買兩個披薩,到每枚比特幣買數百個披薩,自2009年麵世以來,比特幣已升值數百萬倍。價格暴漲令早期入場屯幣者財富極速膨脹。比特幣信息網站Blockinfo數據顯示,區塊鏈上比特幣首富擁有超過11萬枚比特幣。據行業人猜測,這位比特幣首富是一位85後的中國人——比特大陸CEO吳忌寒。
從1萬個比特幣買兩個披薩,到每枚比特幣買數百個披薩,自2009年麵世以來,比特幣已升值數百萬倍。
價格暴漲令早期入場屯幣者財富極速膨脹。比特幣信息網站Blockinfo數據顯示,區塊鏈上比特幣首富擁有超過11萬枚比特幣。據行業人猜測,這位比特幣首富是一位85後的中國人——比特大陸CEO吳忌寒。
但吳忌寒拒絕透露自己到底擁有多少幣。他告訴記者,他所管理的比特大陸目前生產的礦機貢獻了全球超過70%的算力。如果比特大陸能維持其市場占有率,在接下來的時間裏,剩餘約500萬枚比特幣中將有300萬會產自比特大陸生產的礦機。
一位早期礦工告訴記者,2017年比特大陸每月利潤可達3000萬美元,今年上半年已實現淨利潤超過10億人民幣。比特大陸在北京、深圳兩地擁有分公司,目前共有600名員工,平均年齡小於25歲。
不過吳忌寒如何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裏成為業內人口中比特幣行業最有發言權的人,這得從“挖礦”說起。
自2009年麵世以來,比特幣升值數百萬倍。數據顯示,區塊鏈上比特幣首富擁有超過11萬枚比特幣。業內人士猜測,這位比特幣首富是一位“85後”的中國人。
比特幣淘金潮起
幣價暴漲,越來越多的人加入礦工行列,比特大陸生產的礦機長期處於脫銷狀態。與比特大陸合作多年的經銷商告訴記者,目前螞蟻礦機一出廠就被哄搶,眼下比特大陸已經開始預售11月的礦機。鑒於幣價波動大,礦工很可能交了錢,等到收到礦機時,幣價已經下跌到用買到的礦機挖礦入不敷出的地步。上述經銷商告訴記者,如果要現貨則需要花費網站標注預售價格的2-3倍。
據介紹,比特幣是從區塊鏈中挖出來的,礦工如同早期去美國西倍淘金的牛仔。不同的是後者用鏟子淘金,而比特幣礦工用計算機程序挖礦。
資深區塊鏈人士江卓爾這樣解釋挖礦:區塊鏈上所有的節點都掌握全部信息。一段時間內的交易打成一個包稱為區塊,比特幣全網平均每10分鍾產生一個區塊。為了保證有節點打包比特幣交易,比特幣的規則約定,完成打包的節點將獲得比特幣作為酬勞。目前每個區塊的打包獎勵12.5個比特幣。打包本身並不費勁,隻需要消耗很低成本的網絡和計算資源。目前大量的節點想要打包賺取比特幣,但比特幣規則約定,節點使用類似扔硬幣的方法爭奪打包交易權。節點一輪一輪地扔硬幣,誰最先扔出符合規則的結果,誰就能獲得打包權。節點要想增加拿到打包權的概率,唯有單位時間內多扔幾回,或者聯合多人一起扔。一旦有人扔出了符合規則的結果,所有人按照一定的規則分配最後得到的比特幣。
挖礦的主要支出為電費、購買礦機支出、礦池租用費等。以比特大陸最先進的礦機為例,其每天耗電31.2度,每年約生產1.34枚比特幣。按照每幣3萬元計算,扣除電費,一年下來使用這款礦機不僅可以回本(前提是礦機的使用壽命大於一年),還能淨賺1.6萬元。
如果電費價格降低,收益還能提高。挖礦的人多將礦場開設在四川、內蒙等電費低廉的地方,那裏礦場運營的人力成本也非常低,10個人足以維持一個3000台礦機的礦場。如果比特幣價格維持在目前水平,這10人每年可產生超過5000萬元的淨利潤。
由於每10分鍾生成一個區塊隻能由一個節點獲得打包權,從而獲得打包費(比特幣),競爭的人越多,單個節點贏得打包權的可能性越低。隨著剩餘比特幣的數量減少,比特幣規則也會提升挖礦難度。從比特幣誕生到現在,挖礦難度極速上升。
資深區塊鏈人士田甲自2011年開始挖礦,當時他攢了一台機器挖礦,平均每天挖2枚比特幣。他說那時候礦工基本是攢機發燒友,在家自己用顯卡/cpu挖礦,有少數人在郊區租房子建礦場。北京的車庫咖啡是當時挖礦的大本營,礦工們經常到車庫咖啡討論挖礦。因為收益不明顯也不穩定,挖礦很不成氣候,屢次伴隨著熊市的到來而銷聲匿跡,難以想象如今的比特幣淘金熱潮。
隨著專業礦機的出現,個人挖礦時代結束,挖礦也從個人行為變成了團隊作業,並從之前攢礦機到專業礦機挖礦。在比特幣價格的劇烈波動中,早期的礦機生產商一個個被淘汰出局,比特大陸逐漸奠定了其在行業的霸主地位。
神秘的85後
比特大陸CEO吳忌寒是85後,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擁有心理學和經濟學雙學位。與其他早期玩家不同,他本身並非技術出身。2013年,吳忌寒說服中科院畢業、大他十幾歲的詹克團,兩人聯合創立礦機生產公司,即比特大陸。
吳忌寒拒絕透露礦機的利潤率。他承認比特大陸目前在礦機這一細分領域是絕對的全球龍頭,擁有一定的礦機定價權。他說,公司的財務狀況非常好。比特大陸的營業收入包含礦機銷售收入、礦池租金收入,以及位於內蒙古的礦場的挖礦收入。
據了解,比特大陸每年出產數十萬台礦機,其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的礦場每年生產約為6億人民幣的比特幣(按照當下比特幣價格折算),礦池的租金為出產比特幣價值的2%。田甲告訴記者,綜合比特大陸生產的礦機數量、購買元件的成本、2017年以來的比特幣價格,預計其每月的利潤可達3000萬美元,接近2億人民幣。如果他的估算正確,那麼比特大陸上半年已經實現淨利潤超過10億元。
對此,吳忌寒不予置評。
比特幣信息網站Blockinfo數據顯示,比特大陸旗下的兩個礦池BTC.com和蟻池,掌握著全網約30%的算力。也就是說,接下來全世界每挖出3塊比特幣,約有一塊是出自比特大陸礦池裏的機器。對於礦工來說,加入比特大陸的礦池挖礦,能大大提升勝算。隻要礦池有人挖到的了比特幣,礦池裏每個礦工都可以按照一定規則分得一小份。由於打包權的分配是完全隨機的,如果單機作戰不走運,50年挖不到一枚比特幣也是有可能的。
如今,比特大陸出廠的礦機控製了全球70%的算力,毋庸置疑,比特大陸有實力對比特幣行業施加影響。
得礦機者得天下
2013年比特大陸第一代礦機出廠時,市場上已經有蝴蝶礦機等知名礦機存在。但由於2013年幣價一路攀升,礦機需求激增,後來者比特大陸也能在礦機行業分得一杯羹。
2014年,比特幣經曆了一年的熊市,比特幣價格一路走低,從2013年年末高點8800元/每幣一路降到2014年年底的3000元/每幣。在眾多競爭者出局時,比特大陸卻得以幸存。而2015年比特幣價格觸底反彈,礦機銷量開始回升,比特大陸此時推出了耗電量和計算速度都大大提升的第五代礦機,迅速占領市場。第五代礦機不僅扭轉了比特大陸的命運,而且為其在礦機行業的霸主地位立下汗馬功勞。
吳忌寒說比特大陸贏在芯片設計和供應鏈管理。耗電量和運算速度、故障率是礦機的關鍵指標,目前在這三項指標上,比特大陸的螞蟻礦機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據了解,比特大陸設計芯片交由台灣加工廠“台機電”加工,從台機電拿到芯片之後再由深圳一家加工廠加工組裝。而芯片在深圳組裝的整個過程中,比特大陸有員工在加工現場盯場。
業內人士認為,比特大陸領先技術的背後,其技術大腦詹克團功不可沒。
2011年吳忌寒接觸比特幣之後,傾其所有買了比特幣。2013年他決心創立比特大陸,非技術出身的吳忌寒需要一位技術牛人,他找到偶然間認識的畢業於中科院的詹克團,並遊說其一起創立了比特大陸。
事實證明,找到詹克團是吳忌寒比特大陸成功的關鍵。2013年,詹克團花了6個月時間便推出了比特大陸的第一代礦機,效率遠超當時同行。2015年,其設計的第五代礦機確立了比特大陸的市場霸主地位。
對此,詹克團說,他和吳忌寒對比特幣懷有相同的願景。
比特幣世界的獨裁者?
礦機生產行業受幣價影響非常大。一位資深玩家告訴記者,你需要永遠和時間賽跑,提升挖礦的效率,不然新礦機還沒推出,幣價一旦大幅下降,使用新礦機挖礦很可能入不敷出,相當於新礦機還沒研製出來就被市場淘汰了。
在巨大的壓力下,礦機生產廠商樂於謀求比特幣的定價權,希望對比特幣發展擁有更多的發言權。而不少業內玩家表示,比特大陸目前足以控製比特幣的發展方向,而吳忌寒也在利用其影響謀求私利。
反對吳忌寒的玩家列出的證據如下:吳忌寒本人擁有巨量比特幣,足以控製比特幣價格;比特大陸出產的礦機掌握了全網70%的算力。如果其維持這個市場占有率,其有實力掌握剩餘約500萬比特幣中的300萬;最後,比特大陸的礦池蟻池和BTC.COM聚集了大量礦工,比特大陸可以通過影響他們從而影響比特幣的發展。
不過田甲認為,比特幣的打包挖礦規則決定了算力集中是必然趨勢,霸主遲早會出現。
2017年比特幣分叉誕生了一個親緣幣種BCC,BCC誕生兩個月價格飛漲,目前已成為市值第三的“虛擬貨幣”。玩家認為,比特大陸的吳忌寒謀劃了整個事件。
與比特幣有親緣關係的新幣種的出現無疑是有利於礦工的,因為礦工又有一個類似比特幣的新幣種可以挖,收益可大大提高。美國知名區塊鏈人士Samson Mow公開指責吳忌寒暗中糾結礦工,試圖控製比特幣發展。
對此吳忌寒認為,新幣種的出現並非一定能為礦工帶來收益。要有人用新幣,其才有價值,而現在沒有人可以強迫大家使用一種“虛擬貨幣”。吳忌寒還邀請外媒去其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的礦場考察,以證清白。
不過比特大陸的確在比特幣生產的所有環節均有涉足,其一方麵提供挖礦工具,另一方麵自己的礦場也參與挖礦。
即便如此,吳忌寒依然認為比特大陸盈利的基礎是幣價的上揚,這一點目前正麵臨合規等方麵的巨大不確定性。他說比特大陸正在考慮轉型,方向是人工智能公司。但目前礦機生產業務過於繁忙,轉型還處於設想階段。
(原標題:起底比特幣背後的財富秘密 85後稱霸比特幣江湖)
(責任編輯:DF353)
最後更新:2017-09-04 03:4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