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46 返回首頁    go 人物


釣魚遇到“散窩”不用慌,掌握這4招輕鬆解決,釣魚釣到你手軟!

釣魚釣的起勁兒突然沒魚咬鉤了,魚星也不見了,這就是所謂的散窩。出現魚散窩一般有兩種原因,一種是自然的外力比如突然打雷,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巨響,都會讓魚受到驚嚇,從而慌張逃竄。掌握這4招輕鬆解決,釣魚釣到你手軟!

1.看清楚漂相再提竿 魚的種類不同習性也存在差別。拿鯉魚來說天性小心謹慎,咬鉤時會反複試探稍有不對就會立刻逃離。而黑魚則相反看到魚餌立馬上前咬鉤。這樣一來不同的魚便會呈現不同的漂相,也正是通過這些不同的漂相才能判斷水中魚的種類與大小。

2.補窩要小心 釣魚勢必要打窩,但是打一次魚窩又不能做到長時間的誘魚和留魚,這就需要補窩,補窩時如果選用酒米之類顆粒較小的餌料到還好,入水時不會有太大的聲響,對魚窩中覓食的魚不會產生什麼影響。但是也要注意每次投入的量,一些補窩投入的量過大還是讓水麵產生聲響。

3.垂釣要先探明水底情況 在垂釣前要先做好水底的探索情況,垂釣時多數情況下還是會選擇水草區或者亂石堆積區作為釣點,因為這些地方食物較為豐富、魚也便於隱藏。 水底的情況不明時不管是打窩還是垂釣都會有難度,而且魚在咬鉤後還有向方便脫鉤的地方跑的習慣,不管是亂石處還是水草中掙紮逃脫都會帶來較大的聲響,突然的動靜會讓魚窩中的魚心生警惕,馬上遊離。所以等解決魚鉤上的這條魚後,再拋竿就有了沒魚咬鉤的情況。

4.選擇魚鉤、提竿都要恰當 垂釣的魚不同所要使用的魚鉤和提竿的力度也會有所區別,如果釣到大魚用力勢必要大一些,釣的是小魚力氣則相對要小,不能隻要看到有漂相呈現就用盡全力提竿。用力過時可以把線組掄到樹枝上,接下來的解線則會很麻煩。

還有極速提竿力度用的過大,會引起魚窩中其他魚的警惕,自然出現散窩。正確的提竿方法是提竿刺魚後,把持住釣竿,順著魚線的走向把魚從魚窩中帶出,這樣就不會打擾到其他魚的覓食。

最後更新:2017-08-20 01:21:47

  上一篇:go 釣魚都不敢讓她知道,要幹完正事才能出門了!
  下一篇:go 釣魚知識:釣魚老人為你揭密子線長短如何控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