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
人物
國企混改配套手段漸趨清晰 通過員工持股提高待遇
中國聯通集團總經理陸益民在6月28日舉行的2017世界移動大會上表示,聯通的混改方案已經提交,但目前還沒有審批通過的時間表。
不僅僅是央企,目前國內多個省份都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國企混合所有製改革。2017年又被認為是國企改革落實和推進的一年,改革推進在細節上的配套與磨合開始逐漸顯現。
《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一些關於用工、薪酬、持股等方麵的問題,也逐漸清晰化。
老員工如何適應新規則
“混合所有製推進後,新的公司還需要我們嗎?是不是在我們這個年紀,就要下崗了?”聯通下屬二級公司一位老員工心懷忐忑,他在聯通工作接近15年。他所處的技術領域與國內兩家互聯網巨頭企業——阿裏巴巴和騰訊重合。
而此前,業內紛紛傳聞,聯通混改中,阿裏巴巴和騰訊極有可能參與其中。
雖然中國聯通發布公告稱,媒體報道的騰訊、阿裏巴巴等私人企業參與投資中國聯通的消息不屬實,“混改”方案目前沒有確定,但是,無論是與阿裏巴巴還是騰訊合作,混合所有製必然是要引入新的民間資本。
“我們從大學一畢業就在聯通工作,無論是與阿裏巴巴還是騰訊合作,感覺自己的職場未來都十分迷茫。”前述人士表示,“一方麵,現在的互聯網企業都以年輕人居多,老員工是否仍能留在原來的崗位上?”
此外,他的另一層擔憂是:“現在的互聯網企業加班都非常嚴重,混合所有製改革後,我是否還能適應?是不是要麵臨‘996’的職場高壓?”
“996”是互聯網企業加班的代名詞,即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周要上班6天。《人民日報》曾經撰文“IT已成為最瘋狂的加班行業”。
按照《勞動法》規定,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150%的工資報酬。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200%的工資報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300%的工資報酬。
前述人士表示,“雖然現在的工作節奏也很快,經常出差,但是還沒有達到那麼瘋狂加班的程度。”
此外,還有傳聞稱,國企混合所有製改革後,會出現大裁員的情況。
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應該放心,職工本身的待遇不會有變化。”
李錦解釋,混合所有製改革,不是兩家企業要並到一起。“混合所有製改革是,圍繞產業鏈條,在針對新的項目上進行合作。2017年是國企改革落地之年。壟斷領域有望最先在銷售端和新增板塊引入社會資本參股或合營。”
對於裁員和薪酬一說,李錦透露:“職工人數不會減少,對原來職工的工資不會帶來影響。”
通過員工持股可提高待遇
“聯通員工的持股規模有多大,目前還不太了解,如果員工持股的規模比較大,那麼對員工影響還是有變化,當然是向好的方麵變化。”李錦表示。
聯通稱,公司控股股東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擬以本公司為平台,籌劃並推進開展與混合所有製改革相關的重大事項,通過非公開發行股份等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
目前,聯通的混改方案尚未完成審批。李錦稱,即便存在員工持股,也並非所有參與混改的二級公司員工都能夠持股。
2016年,國資委印發的《關於國有控股混合所有製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意見》中指出,堅持增量引入,利益綁定。主要采取增資擴股、出資新設方式開展員工持股,並保證國有資本處於控股地位。建立健全激勵約束長效機製,符合條件的員工自願入股,入股員工與企業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共擔市場競爭風險。
該文件中還指出,“參與持股人員應為在關鍵崗位工作並對公司經營業績和持續發展有直接或較大影響的科研人員、經營管理人員和業務骨幹,且與本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
地方國企改革動作大
員工待遇問題隻是國企改革中的微觀問題之一。
國家發改委不久前在談及央企混改試點進展情況時表示,第一批9家央企改革試點的方案已基本批複,國家發改委正在指導試點企業有序實施改革,有望年內取得實質性進展和突破;第二批10家試點企業名單已經國務院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審議確定,其中9家企業已正式上報了試點方案,擬近期批複實施,預計年內將取得階段性進展;第三批試點的遴選工作已經著手啟動。
一位地方國企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地方國企的改革動作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東北國企裏很多效益不好的企業,都已經著手進行改革。”
這其中包括“混合所有製和職業經理人製度”。“在省裏,越是效益不好的企業,對改革的積極性越高,進展越迅速。”該地方國企人士透露。
同時,員工待遇也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老問題。
國資委主任肖亞慶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曾表示:“2016年,包括去產能在內,央企‘瘦身健體’過程中涉及職工約11萬人,通過內退轉崗、勞務外包以及解除勞動合同等方式,相關企業對這些員工做了妥善安置。”
“要多兼並重組、少破產,把職工的安置、職工的利益放在優先位置考慮。絕對不會出現‘下崗潮’問題。”肖亞慶說,“要讓更多的職工有獲得感,能夠保護職工的權益。”
相關報道>>>
6月以來國企國資改革明顯升溫 三大題材15隻股票裏或跑出大牛股
(原標題:國企混改配套手段漸趨清晰)
最後更新:2017-07-02 1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