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
人物
天貓物流提速 京東還有其他的護城河嗎?
短短一周的時間,美股的投資人就對京東的表現投出了態度迥異的選票。這種差異是由京東的財報造成的。
截止8月8日也就是上周三的交易日,京東股價一度衝上了曆史的新高。但到了8月14日也就是京東財報發布當日,隨著市場預期逐步釋放,京東的股價卻出現了“地獄”的走勢。接連數日以來,京東股價還在持續下跌,總市值已經跌破600億美金。一度高調宣布將超越百度,甚至給自己準備好了JAB的帽子,但還沒來得及戴上,京東的市值已經落後百度近170億美元。
這是市場對京東的公允預期。與此同時,京東的主要競爭對手阿裏巴巴卻一騎絕塵,股價在勢頭向下的中概股當中大幅上漲。
京東挑戰阿裏的彈藥庫存還剩多少?
8月17日,阿裏巴巴發布了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2018財年第一財季財報,阿裏巴巴第一季營收為人民幣501.84億元(約合74.03億美元),同比增長56%。其中天貓的交易額(GMV)增幅更是上漲49%,大象跳起了舞。
同時,在財報當天的交易日阿裏股價持續上漲,收漲2.77%,報163.92美元,創收盤紀錄新高,市值超過4173億美元,盤中一度漲逾5%。而其競爭對手京東大跌6.53%,市值大幅縮水約40億美元至578.8億美元,自8月8日股價創新高以來已連跌7日。
在美股交易群內,有投資人坦言,京東交出的成績雖然很好,但是在阿裏更加亮眼的數據麵前,投資人紛紛將票投給了阿裏。
同時,在戰略布局上,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也學起了阿裏的模式,更是讓資本市場愈加將支持票投給了阿裏。
相反,強烈渴望挑戰阿裏的京東在上市以來,雖然曾有一次交出盈利的財報數據,但是熟悉財務數據的投資者清楚的知道,京東的盈利從目前來看沒有辦法形成規模。果然,京東10多年來,隻按自己的財務口徑盈利了一個季度,本季度又回到了虧損狀態。
過去京東依賴講一個“211”的物流故事,讓自己的電商業務找到存在感。隻是在如今社會化物流協同運作、技術手段不斷介入的時代,京東的物流優勢——曾經被認為是京東最後的護城河——已經開始被瓦解。
那麼問題來了,京東接下來該講什麼故事呢?
新零售的話語權
亞馬遜6月16日宣布以137億美金收購美國生鮮品類的全食超市,讓美國資本市場開始重新評估線上電商和線下電商的估值。
而在亞馬遜並購之前,去年的12月馬雲就喊出了新零售的口號,短短半年時間,阿裏的新零售業務已經從產業鏈端開始凸顯價值。“盒馬鮮生”,成為所有電商和傳統零售企業不得不認真審視的新零售樣本。
即使在傳統銷售類目,天貓的優勢也足夠震撼,其中時尚服飾、消費電子、快速消費品(FMCG)核心品類表現強勁,再度推升天貓在本季度的GMV增長和市場份額。而且在京東的傳統強勢類目——3C和電器方麵,天貓的增幅已經遠高於京東。這讓京東在交易端的唯一故事變得蒼白。
物流一度是京東最後的護城河,也是講故事的主要題材。不置可否,獲得沃爾瑪注資、投資永輝超市,同時擁有近10萬線下配送員的京東在線下布局上比阿裏更重。但是在發展上,囿於龐大的地麵配送團隊,除了帶來211這樣的配送體驗,更帶來了京東在線下布局的踟躇。一家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轉身之難可想而知。
首先,新零售的業態需要的是線上線下合作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拿物流來說,京東的倉儲規模的擴張更多是為了支持自己的自營業務的GMV增長,畢竟這是講給投資人聽的最重要的故事。
近期,京東在物流供應商方麵剔除了天天快遞和百世快遞,更爆發了與行業的口水仗,如此舉措對於京東的其他合作夥伴而言,無疑會感到唇亡齒寒。
另一麵,京東物流在今年宣布開放,這被認為是京東降低物流成本的非常舉措之一。但結果是京東物流開始搶合作夥伴的飯碗,畢竟要想讓擁有十萬人的物流團隊,投資百億規模的物流盈利,爭奪更多的生意是唯一的方向,但這意味著搶走別人的飯碗。
其次,京東忽視了社會化物流的能力,京東的購物體驗很大部分仰仗自建物流的管控。而隨著社會化物流,通過數據、係統的連接,成為流暢的協同體,並且新技術大量進入,體驗也在迅速升級。
電子麵單、機器人倉儲等技術升級帶來的紅利開始成為社會化物流平台的標配。商務部最近的一份報告表示,2016年中國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的比率為14.9%,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比2012年下降3.1個百分點,呈現持續下降趨勢。主要原因就是物流業進行了智慧升級,從過去的向設備、向人工要紅利,升級成了向智能技術、向開放協同要紅利。
天貓和平台上的商家、消費者都是這個紅利的獲益者。所以天貓也實現了當日達、次日達、超市類1小時達、盒馬鮮生30分鍾等極速的物流。京東211也僅僅是當日達和次日達,這樣的物流故事很難再講下去,
而且隨著盒馬鮮生的品類擴展和零售跨界嚐鮮,天貓與菜鳥、易果、安鮮達等生鮮領域的發力都讓天貓嚐到了新零售的交易價值的提升。
反觀京東,京東到家、京東便利店等業態的發展則更多是生硬的捆綁,簡單的接入,沒有融合的基因。“京東要合作100萬家便利店”、“京東要開100萬家線下店”這樣的口號京東都喊過,但一直沒有做出來。
投資?並購?京東該如何做選擇題
沃爾瑪注資、投資永輝超市,算是京東在線下零售生態上拿到的不錯的牌。
通常,德州牌局中,手牌在先手的優勢很明顯,但是在亮出Flop之前京東並沒有Perflop,京東措施了先發優勢。相反,因為在自己的交易規模上刻意強調了GMV的增速,用GMV來對標阿裏贏得資本市場的話語權,其實是用自己的短處打別人的長處。
電商的競爭是從頭部向個性化長尾的競爭,同時平台的內容屬性更是重中之重,京東過於強調價格的維度,在早期的交易規模上依靠巨額營銷費用的支撐來獲得增長,但是在著眼未來的戰略上,京東卻被老大哥甩開了身位。
如果從投資而言,京東十年最大的投資就是物流,但卻無法從物流上麵賺到錢。當京東意識到這個問題,去開放物流的時候,打開門卻發現,外麵對手林立。與順豐、三通一達等企業相比,京東物流的承載能力,在中國物流企業裏都排不進前十名。
同時,在對待社會化物流方麵,京東該轉換思路,京東物流過去價值是替代了傳統物流無法提升的部分,這是野蠻生長的電商時代的價值,而在體驗經濟時代的物流,賦能才是正確的方向。
互聯網電商平台借助開放的物流生態,除了給物流業務帶去增量,更帶去了技術和體驗的升級,平台通過成熟的技術模型去支持社會化物流的整體提升才能提升全社會的物流效率。
京東忽略了社會化物流的進化能力,也忽略了開放的力量。那麼問題來了,新零售這樣的德州牌局,京東如果連最後的護城河都失去了,接下來該怎麼出牌呢。
最後更新:2017-08-23 07:5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