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5
人物
研報精選:別忘了雄安 9月底之前將展開第二波行情
【投資策略】
華泰證券:別忘雄安 9月底之前將展開第二波行情
部分投資者認為目前風險偏好處於低位,雄安主題因為業績短期無法兌現,主題認可度較低、股價回落較深。但是華泰認為主題指數編製有較強主觀性,雄安實際表現要強於雄安指數;而股價決定因素是未來的盈利/現金流,盈利預期比盈利本身更為重要,雄安規劃有望9月底出爐,大規模工程建設隨之啟動,新型城市標杆也將揭開麵紗,將有效提升相關公司的盈利預期。參與規劃設計機構名單曝光,表明雄安規劃設計穩步推進;雄安支持政策也有望公布,是近期潛在的催化因素。從目前政策麵釋放的信息來看,包括新區建設方案上報中央、雄安新區規劃出爐等進展都可能成為雄安主題第二波行情的觸發點。華泰判斷,9月底之前是雄安醞釀第二波行情的重要時間窗口,建議關注“金創啟深”組合(金隅股份、創業環保、啟迪桑德、深圳華強).
華泰證券認為,雄安新區推出將帶來持續的主題性投資機會。第一,政府果斷出手,遏製雄安地區及周邊的房地產炒作,使得雄安土地等不動產價值重估的邏輯受損,但保定房價穩健,表明雄安對周邊地區強大的輻射效應;第二,雄安平地起高樓,對建築建材、鋼鐵等基建行業的拉動最為直接;第三,雄安作為新型城市標杆,未來其他城市有望跟進,這將是市場最具挖掘潛力的投資方向。
申萬宏源:次新股板塊已逐步回歸理性四因素篩選可關注標的
次新股板塊經曆了四個月的深度調整,已逐步回歸理性。在當前市場風格下,業績對次新股市值的決定作用更為凸顯。申萬宏源建議關注:
1、市值高於合理區間的次新股標的。申萬宏源認為對於特定的次新股公司,可以根據其淨利潤水平判斷合理的市值區間,而實際市值高於該區間的公司值得單獨分析其特殊性。在針對篩選出的17家市值偏高次新股進行分析後,發現業績高增長(如精測電子、寒銳鈷業、弘信電子、匯納科技等)和主營業務的稀缺性(如平治信息、碳源科技等)是次新股獲得溢價的主要原因。2、市值低於合理區間的次新股標的。對於市值偏低的次新股,我們認為有部分可能是受到板塊情緒影響而“錯殺”,也有市場關注度不高而被低估的標的。建議尤其關注出現業績拐點的公司。
3、未跌破開板價公司。在近一年上市的次新股中,未跌破開板價的僅36家,占比8.6%。多數個股基本麵良好,其中浙江仙通、榮泰健康、平治信息、潔美科技、視源股份、景旺電子、科森科技、弘亞數控、三利譜等是研究團隊跟蹤覆蓋的優質標的。4、存在稀缺性的公司。我們發現市場傾向於給予主營業務存在稀缺性的公司一定的溢價,建議尤其要關注目前市值及估值水平尚且偏低的標的。
中航證券:低估值板塊行情井噴成最強風口
回顧本周行情,市場出現非常明顯的分化走勢,周一大跌之後,滬指迅速收複失地,主板個股活躍度又一次回升,賺錢效應再次增強。從後四個交易日可以明顯看出,當下市場資金關注的主要方向依然在主板領域。中航證券認為“低位+低估+業績大增”的品種,在目前市場環境中具有非常好的安全邊際,並且業績大增為股價上漲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從近期市場來看,此類相關個股受到市場極高的關注度,總龍頭西水股份(600291)於多重概念於一身,主升行情在繼續演繹,在該股超強賺錢效應帶動下整個低估值個股全麵回升,華聯控股(000036)、東湖高新(600133)等更是在租售同權消息的背景下連續走高,成為近期市場的最強風口。不過,風口歸風口,投資者依然要對自己的能力圈有深刻認知,不適合就多多觀望。
總結一句話:低估值板塊行情在預期中全麵發酵,呈現井噴的超強走勢,這體現資金對於安全邊際的訴求,投資者可繼續挖掘其中的低位補漲品種。
【宏觀策略】
海通證券:增長暫穩貨幣難鬆
海通證券稱,目前中國2季度GDP高位持平,6月工業、投資、消費、出口均現回升,各行業景氣度也是回暖為主。7月以來經濟整體平穩:需求端地產、乘用車銷量不溫不火,生產端發電耗煤增速小幅回升。回顧過去幾年,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及需求端的輪番刺激,令經濟小幅回升,但實際貨幣增長遠超實體經濟需求,導致金融過度發展、經濟舉債過度。而上半年經濟高位持平,3季度起步平穩,指向下半年穩增長壓力暫緩。而金融工作會議的強調金融監管協調、金融服務實體,意味著短期內貨幣政策難鬆,金融去杠杆仍未結束。
需求方麵,下遊地產、乘用車、紡織、批零、文娛均改善,家電略回落。中遊鋼鐵、化工弱改善,水泥走弱。上遊煤炭弱改善,有色仍偏弱,交運略反彈;價格方麵,6月70城房價同比回落、環比持平,上周國內生產資料價格漲多跌少,國際原油價格低位反彈;庫存方麵,下遊地產去化,乘用車仍偏高,家電低位。中遊鋼鐵、化工去化,水泥回補。上遊煤炭平中有去,有色有去有補。
渤海證券:中央定調嚴監管央行維持緊平衡
就外圍環境而言,經濟延續複蘇但通脹前景不振是目前全球麵臨的主要矛盾,不僅美國在實現充分就業後通脹水平始終低位運行,周四結束的日本央行會議也將通脹預期進行了下調。雖然在經濟弱複蘇和通脹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各國央行在貨幣正常化的推進上仍將小心翼翼,但是方向卻愈加明晰,於是全球流動性供給承壓已是不爭的事實。
就國內環境而言,二季度經濟增長依舊強勁,這為管理層堅定杠杆去化信心提供了支持。上周末結束的金融工作會議再度強調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基本功能,並指出要通過強化監管、提高監管協同性以控製風險,由此看來此前有關嚴監管告一段落的市場猜測隻能說是一廂情願。與此同時,盡管央行重新開啟公開市場淨投放,但是Shibor利率緩步走高的態勢並未扭轉,本周貨幣市場利率繼續抬升。央行在保量的前提下維持偏緊流動性的調控意願仍未改變。
興證宏觀:日央行又犯拖延症離退出寬鬆尚有距離
日央行7月會議維持貨幣政策利率和購債速度,但推遲實現2%通脹的時間至2019年,並下調通脹預期。興證認為,日央行調整通脹預期,主要原因在於盡管日本經濟改善主要由外需拉動,但日本國內通脹依舊疲弱,一季度GDP平減指數同比-0.8%,4-5月核心CPI維持在0%。日本通脹疲弱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薪資增長緩慢,今年多數企業春季薪資談判的工資增速大幅低於去年,而薪資增長緩慢導致居民消費疲弱。因而日央行推遲了實現2%通脹的時點,而且在去年11月參議院將加征消費稅推遲到2019年。從這個角度而言,日本的“拖延症”也並非央行獨有,而是迫於國內的經濟形勢不得不做出調整。
今年上半年,日央行減少了購債規模,加上日央行透露開始討論模擬寬鬆政策的退出機製,似乎日央行要收緊了。但到7月,隨著市場認為歐央行轉向鷹派,全球國債市場大跌,日央行則聲明在0.11%的利率下將無限量購入10年期國債,而7月上中旬日央行也確實擴大了國債購買規模。興證認為,日央行的這種“搖擺”,是試圖在以較小的代價實現寬鬆。行長黑田東彥的講話也驗證了這一點,講話中曾提到80萬億日元的規模能不能到,並不需要太在意。
【公司研究】
中興通訊:中報超預期海外競爭力持續提升
中興通訊發布2017半年報快報,報告期內實現營收人民幣540.1億元,同比漲13.09%;營業利潤為32.93億元,同比漲564.83%;利潤總額32.64億元,同比漲20.55%;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2.93億元,同比漲29.85%。中銀國際將目標價格上調至30.26元,維持買入評級。支撐評級的要點國內寬帶建設持續投入與海外消費市場開拓,共推業績超預期增長。營收占比近6成的運營商網絡業務,受益於國內電信網在4G無線接入和傳輸項目上的持續投入,增長最為顯著,營收增長逾13%,業績增長近30%,超出市場預期。2013年以來的4G無線接入和配套回傳與傳輸承載係統的大規模投入,使得公司在無線和固網兩方麵的營收與毛利均有增長;而隨著海外市場的開拓,手機產品的營收和毛利也有提升,共同推動期間內營收和毛利雙提升。在海外業務上,隨著公司競爭力逐步提升以及項目的落地,未來公司與法電、沃達豐、Telefonica等海外運營商將有更多合作的機會。
中集集團:引入碧桂園戰略投資地產業務迎來新機遇
中集集團7月17日公告,子公司中集產城擬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碧桂園。碧桂園將向中集產城增資9.26億元,完成後持有25%的股權。此次增資完成後,中集集團將持有中集產城61.5%的股權,仍然保持控股地位,其他股東包括碧桂園(25.0%)、東方天宇(7.5%)、長安信托(6.0%)。中信證券認為,中集產城與碧桂園業務協同潛力大。2016年9月,公司與碧桂園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將在地產、模塊化建築、物業配套服務等領域進行戰略合作。此次碧桂園作為戰略投資者增資中集產城,是前次合作協議的延續。未來,公司有望借助碧桂園的品牌、經驗、團隊,更好地發展地產業務。市場關注的前海、太子灣、寶山、坪山等核心地塊歸屬於集團。
中信認為,公司此次引入碧桂園作為戰略投資者,將有效促進地產業務的發展,並為前海等核心地塊的工轉商開發做充足的準備。前海等地塊的工轉商方案有望在2H17兌現,潛在重估價值超過200億元。此外,受益於宏觀環境整體改善,上半年公司集裝箱和車輛兩大主業都有超預期表現。中信證券維持中集集團的2017/18/19年淨利潤預測為24.4/30.6/36.5億元,目標價22.94元,維持“買入”評級。
【新股研究】
華揚聯眾:互聯網營銷老牌勁旅上市再添新動力
成立於1994年,自2002年以來專注於互聯網綜合營銷服務,在《互聯網周刊》發布的2014-2016年度網絡廣告公司綜合服務水平排行榜中,以資源整合度、創新能力、廣告技術及口碑、團隊能力均為第一的絕對優勢連續三年蟬聯榜首。公司控股股東及實際控股人蘇同上市前直接間接控股78.34%。本次擬發行4000萬股募集5.27億元,投向全國服務網絡建設及技術係統升級等。
公司業績穩步增長,客戶及媒體資源占優,技術及創新行業領先。公司2016年收入/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6.4/1.03億元,同比增長28%/32%。廣告投放代理貢獻主要收入,占83.1%,廣告策劃與製作/影視節目/買斷式營銷代理分別占5.5%/1.2%/10.1%。中泰證券預測公司2017/2018/2019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8/1.58/1.97億元,發行後EPS0.80/0.99/1.23元。若公司不進行老股轉讓,則計算得申購價14.67元。參考營銷可比公司估值2017年平均為19倍PE,公司上市後合理價格區間20-28元(折合25-35倍PE).
嘉誠國際:自貿區的區域優勢將成為公司重大發展優勢
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為製造業企業提供全程供應鏈一體化管理的第三方綜合物流服務,涵蓋了製造業企業的原材料物流、生產物流、成品物流以及逆物流等供應鏈運作的全過程,充分發揮物流業與製造業深度兩業聯動優勢,協助製造業企業進行供應鏈改造及業務流程再造,縮短製造周期,削減物流成本,實現“零”庫存管理。
同時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天運物流位處南沙自貿片區保稅港區,天運物流的全資子公司三田供應鏈位處上海自貿區洋山保稅港區。自貿區的區域優勢、利好政策和便利貿易條件將成為公司的重大發展優勢。隨著南沙自貿片區的成立,以及“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南沙保稅港區將逐步建設成為全球性航運中心樞紐。未來,隨著本次募投項目之“嘉誠國際港(二期)”的順利實施,公司可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通關服務,並可從滿足客戶需求角度出發,積極開發其聯合運輸代理、國際貨運代理等增值服務功能,把天運南沙多功能物流中心的優勢複製到嘉誠國際港,發揮粵港澳大通關、通關一體化的優勢,充分共享香港機場的貨物吞吐量,為公司下一階段的業務發展提供動力。
(原標題:研報精選丨別忘了雄安 9月底之前將展開第二波行情)
最後更新:2017-07-23 20: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