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王健林、馬雲、江南春的第一桶金都是怎麼賺的?

創業必須有啟動資金,早期的創業者都是靠自己的拚搏來賺去自己的第一桶金,也就是接著走下去的啟動資金。白手起家,著實不易,也一直值得我們學習的。今天來看看馬雲、王健林、江南春這些大佬第一桶金是怎麼賺取的。

王健林

王健林有一句名言,“清華北大不如膽大”,江湖人送外號“膽大王”,本來仕途無量,但他卻棄政從商,第一單業務是誰都不願意幹的舊城區改造工程。

這些現在看起來很平常的改動,在當時卻要冒很大的風險。“那時候,隻有局級幹部的住房才能配備洗手間,因為這個,我還差點被紀委調查。”王健林不管三七二十一,全部加上獨立衛生間,城區改造完成800多套房,以每平高於市場價近500元的價格全部售罄,王健林的第一桶金就賺了近千萬。

劉強東

出身於江蘇宿遷農村的劉強東,自考上人大起就開始為賺取學費和生活費而“折騰”。他做過小買賣,開過餐館,最後揣著2萬元存款在中關村租了一個櫃台,賣刻錄機。

2000年,他憑借一個4平米大小的地方和7個員工,將營業額從一個月幾萬元做到了一個月近百萬元。2004年,劉強東創辦“京東多媒體網”(京東前身),並出任CEO。

江南春

大學時代,江南春是華東師大頗有名氣的“夏雨詩社”社長,還出過一本詩集《抒情時代》,而他的人生轉折點出現在華東師大學生會主席的競選中。在競選學生會主席時,他找了很多院係的學生會主席,一頓十塊、十幾塊錢地請吃飯,溝通想法兼拉票,一圈下來,江南春欠下了160元的債。

上任不久,上海電影製片廠下屬一家廣告公司到學生會招聘兼職,每月300元。近水樓台先得月,同時為了還債,江南春前往應聘。第一個客戶給了1500元讓他策劃影視廣告。於是他連夜寫腳本,隨後客戶痛快地投入了十幾萬拍廣告。第一單的成功,讓原本準備隻幹一個月的江南春打消了回校過愜意生活的念頭,於是他全身心幹廣告,沿著淮海路“掃”商廈。

1994年,還在念大三的他與幾個合作夥伴成立了永怡廣告公司,自任總經理。1998年,永怡占據了95%以上的上海IT領域廣告代理市場,營業額達6000萬元以上。2003年,他正式成立分眾傳媒。

馬雲:

1994年,馬雲創辦海博翻譯社後,因幫助杭州市政府與美國一家公司洽談,第一次接觸到互聯網。他意識到,中國在互聯網方麵尚屬空白,機會巨大。

1995年4月,馬雲墊付7000元,並聯合親朋湊了2萬元,創建了中國最早的互聯網公司之一“海博網絡”,並啟動了中國黃頁項目。1997年年底,網站的營業額不可思議地做到了700萬元。然而,隨著互聯網在中國升溫,中國黃頁在一夜之間冒出許多競爭者,最終因激烈的市場競爭,馬雲最終不得不將中國黃頁股份賤賣。

最後更新:2017-08-20 13:04:17

  上一篇:go 張天愛英氣古裝上線,YSL秋季彩妝甜蜜七夕!
  下一篇:go 陳小春曬出兒子的正麵照,可愛帥氣,已確定參加《爸爸去哪兒》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