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03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京東離亞馬遜還差著一個阿裏巴巴的距離?

虧損不可怕,可怕的是被資本拋棄。

所以,每一個備受長期虧損問題折磨的互聯網企業都愛對標亞馬遜,向來不吝惜把“下一個亞馬遜”、“中國亞馬遜”之類的帽子往自己頭上扣,期盼能像這個幸運兒一樣,即使虧損了20年,依然能拴住資本市場的心,最終等來盈利的春天。

在這些亞馬遜的追隨者中,京東無疑備受關注,尤其是今年第一季度財報發布後,全麵盈利的利好一度讓外界以為京東終於要甩掉“戰略性虧損”的帽子,開始踏上長期盈利的軌道。

然而好景不長,8月京東的第二季度財報出爐,結果並不樂觀:營收93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3.6%;基於通用會計準則(GAAP),淨虧損為2.870億元。在第一季度實現盈利後,京東重新轉為虧損。

京東冀望像亞馬遜一樣熬過長久的“戰略性虧損”後進入穩定的盈利期,可惜這個目標短期內是無法實現了。財報公布後,京東美股盤前一度跌逾7%,最終收盤跌3.59%。

不過,這隻是資本市場對京東未來短暫的擔憂,資本並不會完全拋棄京東,因為後者的故事尚未完結,為投資方帶來盈利回報的可能性依然很大。

據8月29日收市的數據,京東、阿裏巴巴和亞馬遜三家公司的市值分別為581億美元、4234億美元和4583億美元。和今年初相比,京東股價已經上漲了近60%,而體量更為龐大的阿裏巴巴同期則上漲近90%。

京東要得到資本市場的持續垂青,有幾個關鍵點:不斷擴張的業務邊界、充足的現金流、強勁的盈利能力......這些仍可以為投資者們描繪一幅充滿想象空間的藍圖。

根據京東公布的Q1財報,京東2017年第一季度的毛利潤率達到16.1%,對比2011年的5.5%,京東的盈利能力不可否認,這種能力也給了資本市場信心。雖然京東Q2毛利潤出現14.69%的跌幅,但主要是由於高毛利潤率的金融業務被剝離,以及京東618促銷活動帶來的影響。而京東上一次出現毛利潤下跌的情況,是2012年與國美、蘇寧勐烈打價格戰之時。

排除僅有的兩次“意外”,長期以來,在低價策略的堅持下,京東的增速其實遠大於亞馬遜毛利潤率從22.9%到37.17%的增長。

京東轉型電商,最早是做3C數碼起家的,這一品類的毛利潤率一般隻有3-5%,所以京東能夠提升毛利潤率的原因,很大程度在於品類的積極拓展。比如圖書(15%+)、日用百貨快消品(15%+)、大家電(7-8%)、小家電(15%+),當然還有一部分是來源於開放平台傭金和廣告收入。總之,豐富的品類、占據優勢的市場規模以及充足的現金流,為資本市場再添一份信任。

但這些還不夠,真正能讓資本留下來,還不在乎“戰略性虧損”的關鍵,是京東的未來前景。

亞馬遜已不再被簡單定義為一家電商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在電商業務之外,亞馬遜的項目還有雲計算、智能語音、影視業、會員服務、物流……不斷創新業務項目、拓展業務邊界,將自己逐漸打造成一個無所不包的龐大生態。

而亞馬遜能夠盈利,得到華爾街追捧,不是它的電商業務,而是AWS、會員服務和智能硬件,尤其是雲服務,截至2017年第一季度,亞馬遜雲計算業務經營利潤8.9億美元,占經營利潤總額89%。隻要你在Adobe網站更新PDF檔版本、上Twitter聊天、上那斯達克網站看美股,背後的服務者都是AWS。

京東亦是如此,除了聚焦電商、金融、技術三大板塊外,還接觸新零售物流、供貨商、企業級客戶市場等,都是在為京東的發展拓展更大的想象空間。京東的多元布局讓資本市場仍有一定的耐心等待京東的回報。

但劉強東還遠未到可以高枕無憂的時候。

京東的雲計算尚未成長為充滿無限錢景的高科技業務,缺乏差異化創新,始終離不開電商雲的圈子;京東金融和京東物流需要長期、大規模的投入,暫時也無法支撐業績快速增長;京東在智能硬件的比拚也差點氣候,去年推出的電子書閱讀器 JDRead 反響平平。

要想繼續得到資本市場穩定的支持,京東還需要更好的故事。畢竟,不是所有長期“戰略性虧損”的公司都能成長為亞馬遜。而如果一旦宏偉的藍圖被逐漸證實無法找到有力的贏利支撐,就算曾經擁有再高的市值,也可能轉眼就成了“鬱金香泡沫”。

本文由虎嘯商業評論(ID:managerclub)原創,如需轉載請通過公眾號後台申請授權。

最後更新:2017-08-30 22:09:33

  上一篇:go “奢侈品暗戰”:京東正從阿裏巴巴撬走海量女性用戶
  下一篇:go 長沙市政府開啟互聯網 采購,京東提供電子化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