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
人物
8月M2增速創近兩年新低 降準唿聲再次響起
8月以房貸為主的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環比少增74億;專家認為,樓市調控扭轉居民預期效果不顯著。
近日,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為164.52萬億元,同比增長8.9%,增速為近20個月新低。不過,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3.1%,增速連續兩個月高於13%。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在M2增速不斷創新低的背景下,市場上關於降準的唿聲再次響起,有分析認為,目前央行主要通過“SLF+MLF+PSL”等工具為市場提供流動性,雖然流動性大致穩定,但金融機構獲得流動性的成本較高。M2增速創新低加上銀行超儲率也處於曆史低位,加大了資金結構性緊張的矛盾,需要適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8月M2增速放緩並不可怕,不能因為一時之需輕易調整貨幣政策。按照經濟現狀和市場預期,目前並沒有進入可以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時期。
社融存量同比增13.1%
9月15日,央行公布的外匯占款數據顯示,8月外匯占款餘額為21.5萬億元,較7月末減少8.21億元,為連續22個月下降,但降幅進一步收窄。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劉健認為,外匯占款降幅進一步收窄,主因是人民幣穩步升值下,市場主體結匯意願增加,資本流動基本平衡。短期內,受人民幣升值預期影響,資本流動有望繼續好轉。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李佩珈認為,在外匯占款降幅收窄的背景下,8月末M2增速再創新低,超出市場預期。整體看,金融去杠杆政策進一步顯效和貨幣供給整體偏緊是重要原因。三季度以來,央行貨幣政策加大了“削峰填穀”操作以確保流動性基本穩定,但實際看資金呈現淨回籠態勢。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8月央行公開市場累計淨回籠5200億元,為五個月來首現月度淨回籠。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分析指出,M2增速去年同期基數較高,也是8月M2增速降至8.9%的一個影響因素。數據顯示,去年同期M2增速高達11.4%,比前一月提升了整整1.2個百分點。
在M2增速創新低的同時,社會融資規模則實現穩步增長。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末,社融存量同比增長13.1%,連續兩個月高於13%,比上年同期多186億元。此外,當月人民幣貸款增加1.09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433億元,超出市場預期。
對此,九州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8月社融增量、人民幣貸款數據超預期,主要在於政策層維穩經濟,銀行發放貸款意圖明顯。
值得一提的是,在8月新增人民幣貸款中,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以房貸為主)為4470億元,占比約41%。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陳冀分析指出,8月住戶部門中長期貸款僅比7月少增74億元,仍保持較快增長,顯示樓市調控對於居民預期的扭轉效果仍不十分顯著。
市場爭議是否“降準”
與社融、人民幣貸款較大幅度增長相對,8月部分經濟指標增速放緩。9月14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0.1%,前值10.4%;8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前值6.4%。1~8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7.8%,增速比1~7月回落0.5個百分點。
李佩珈認為,這表明當前融資環境偏緊和資金利率上行對製造業和民間投資的衝擊比想象中要大。目前,M2增速持續走低,銀行超儲率也處於曆史低位,這加大了資金結構性緊張的矛盾,需要貨幣政策更加前瞻和靈活,及時適當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以防止經濟超預期回落和利率進一步上行。
溫彬表示,在當前人民幣升值預期強化的背景下,降低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不僅有空間,也有必要。最近一次降準是在2016年3月,此後到今年8月末,外匯占款累計減少2.3萬億元,為了對衝基礎貨幣投放減少,央行主要通過“SLF+ MLF+PSL”等工具提供流動性累計超過4萬億元,保證了市場流動性需要。但也存在兩個不足:一是金融機構獲得流動性的成本較高;二是中小金融機構不能直接從央行獲得MLF等工具的支持。
溫彬認為,實施降準後,央行完全可以通過“減少MLF規模+正回購”的工具組合,防止可能出現的流動性過剩,繼續保持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基調不變。因此,適時降準對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進而降低實體經濟部門融資成本有積極作用。
不過,也有分析認為,目前我國經濟處於企穩向好格局,沒有必要通過調整貨幣政策去刺激市場、刺激預期,否則可能產生相反的作用與效果。從M2與經濟發展和居民收入增長的關係來看,M2增速能夠達到8.9%,已遠高於GDP增速,也高於居民收入增速。目前市場的流動性並不緊張,問題的關鍵在於資金的分布結構不合理。現在即便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也很難保證金融機構一定把新增資金用於實體經濟。
(原標題:8月M2增速創近兩年新低 降準唿聲又起)
最後更新:2017-09-18 05:48:12